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小说常考题型小说常考题型一、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和表现特色)1、(2013,山东)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09,浙江)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分析作用。3、(08,浙江)指出第五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10,江苏)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6、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情节(概括情节、情节作用、情节的结构特点)1、(09,安徽)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09,安徽)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小说结尾,写了“从来没有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町大醉”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08,江苏)小说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5、小说中老人反复念叨自己的小动物,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6、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7、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匠心独运,特点鲜明,请简要分析其结构特点。三、人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人物形象概括;物象和次要人物的作用)1、具体分析小说中画线句子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2、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3、(08,江苏)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请探究”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5、统关全文,简要分析女人形象?6、(12,江苏)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7、请简要概括猫婆的形象?8、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9、(10,江苏)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10、文中两处写到小黄猫,有何用意?11、简要分析”红酒“和'朋友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12、”我“在小说中有怎么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四、主旨1、(10,江苏)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2、这篇小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情节和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五、标题(含义、意蕴、作用)1、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2、“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3、小说以”朋友“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4、小说标题”痕“意蕴丰富,试做探究。5、小说主要写的是名叫婉的女人,为什么以”墙“为题?6、本文以“故乡的芦花”为题,却没有重点描写芦花,而是重点记叙了故乡的人和事,请探究这一标题的作用。六、小说结尾(作用、赏析)1、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2、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3、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结合做过的四篇小说,整理题型人物1人物的心理和情感;2人物形象概括;3物象和次要人物的作用题型1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典型例题:•1、《走眼》:淡淡,朗声,反映了赵老板怎样的心理?(3分)•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③对隔壁店主疑惑微露不悦。•2、《审丑》: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答案:①复杂矛盾的心理;②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还是理解了老人的一片苦心;③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顺,却仍原以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讨论:你总结了那些规律方法?•提问方式:文中的划线部分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例题1:(08,江苏)《侯银匠》: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例题2:(11,江苏)《这是你的战争》: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例题3:(14,江苏)《安娜之死》: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分)•一般考察是某一处的心理、情感,要明确答题区域。•1、先整体把握主题及人物,这是理解细节的基础•2、然后抓住句子的关键性描写(如细节描写)如本文中的“停了好大一会儿”•3.关照上下文情节,如《走眼》•4.深入解读文本,化身为小说中的人物,体味人物的心理、情感•5.人物的心理、情感往往具有复杂性,要点应全面•6.用词要准确,答题要规范2人物形象概括;典型例题:1、《活着》:概括老人与牛的形象的相似之处。答案:①老迈年高;②饱尝活着的痛苦与艰辛;③表现出生命的韧性2、《审丑》: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答案:①外貌丑陋;②吃苦耐劳;③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隐忍小臭儿的不孝);④晚景凄凉在提问方式,答题思路,和规范作答方面你有什么高见?(1)(10,江苏)《溜索》: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2)(12,江苏)《邮差先生》: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3)(14,课标全国卷1)《古渡头》: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4)(14,课标全国卷2)《鞋》: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5)(14,湖北)《六指猴》:请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6)(14,江西)《抻面》:概括文中铁良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答题思路:人物形象=身份+性格特点人物形象的概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特点,还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人物形象概括的方法:a答题格式:按点赋分,概括加分析b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相同正面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自然、社会评价)相结合提醒:如果题目中已经出现人物的身份,就不用单独概括出来。注意分析形象和概括形象的区别•历年高考试题中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着、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势力……小结:•1.分析人物形象时,注意考虑以下几个要素一看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看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描写,它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正面描写)三看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或自然环境。(侧面描写,环境烘托)四看作者及周边人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侧面描写)五看情节,注意人物性格随情节变化发生的变化。特别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2.阅读时做好标记和批注,文本中出现的概括人物心情、性格、品质的关键词一定要在阅读时就划出来。3物象和次要人物的作用典型例题《猫婆》中:文中两处写到小黄猫,有何用意?答案:①侧面烘托猫婆的仁慈善良;②小黄猫感念旧恩,和某些人的冷酷形成对比;③批判人性的冷漠。答题方向:(背下来)物象的作用①突出人物的性格,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全文线索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次要人物的作用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推动情节发展④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高考试题回顾1、(08江苏)《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早已打算要花轿,可见其聪明;②改装花轿,表明她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2、(10,江苏)《溜索》:本文用了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①溜索前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失神、浑身发抖,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出牛此时的惊恐失态之状。此时我也“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牛的惊恐与我的恐惧相互映衬,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②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而赶牛溜索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牛的失态反衬出汉子们的沉着、果断。③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离开,我“顺风出一口长气”,我与牛仍然相互映衬。而我发现溜索前后领队始终气定神闲。牛和我与领队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领队的冷静、沉着地性格。结合做过的《陶虎臣》《朋友》《活着》小说,整理环境考点题型环境1、环境描写的特点2、环境描写作用3、环境描写表达特色/表达效果•2、环境描写作用典型例题:1、《陶虎臣》: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的作用答案:情节本身①叙写“阴城”的历史现状,②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指向人物③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④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陶虎臣》: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答案:情节①“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显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撼;人物②正侧结合,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主旨③“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结局形成映衬,凸显主题。3、《朋友》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环境本身①交代自然环境的寒冷;②暗写社会环境的冷漠;③奠定全篇悲凉的感情基调;人物④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情节⑤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4、《活着》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答案:环境①点出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人物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自然的规律;主题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情节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总结归纳答题步骤:•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先概括内容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景物特征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3、渲染……的氛围(篇首:奠定了……的感情基调)•第二步: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1、烘托人物形象、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2、暗示人物的命运•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1、为下文……内容作铺垫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第四步:结合文章主题作答深化(寄托,暗示,揭示)文章……主题(中心)注意:小说不同位置(开头、中间、结尾)的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的总结注意:小说不同位置(开头、中间、结尾)的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的总结。•链接高考:•1、《这是你的战争》,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邮差先生》“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3、环境描写表达特色/表达效果典型例题:1、《陶虎臣》赏析划线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答案:语言风格①灵活运用淳朴自然地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②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手法③并巧拟比喻;效果④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的不同凡响。比较题型A组模拟题《溜索》、《麦天》第一篇、《提审玛丝洛娃》第二题第二篇、《瓦斯科夫凯旋》第一题第六篇、《早餐》第一题总结赏析/分析表达特色,表达效果区别表达特色答题思路•选取典型事物、场景或代表性事物•描写顺序:方位的变化•(远近、高低、俯仰、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层写景、)•描写角度:感官的变化•(视、听、嗅、味、触觉、内心感受)•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表现手法(动静;虚实;对比、衬托、反衬;烘托、渲染;联想、想像;白描)•语言特色:语言质朴、典雅、诗化、富有蕴味等。小结:1、先概括特点(景,人,场面)2、手法要点明3、赏析特色,在最后加上效果4、分析表达效果,逐一分析内容上的效果情节考点:1、概括情节2、情节作用《猫婆》、《瓦斯科夫凯旋》3、情节的结构特点概括情节总结方法:1、认真审题,明确概括方向2、从情节展开的过程或阶段性来概括文本所写的主要事件。3、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思路走向情节的作用:典型例题:1、《猫婆》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答案:内容上:①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先前讨厌的态度;(人物);结构上②为下文找猫的情节提供依据。(情节)2、《瓦斯科夫凯旋》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这样写意义是什么?答案:内容上①强调瓦斯科夫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人物)②增强作品的悲壮意味。(主题)方法总结:1、基本思路:以内容上结构上,和指向四要素为基本思路点。注意审题2、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术语(必须背下来)①
本文标题:高考小说常考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7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