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考一轮复习.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2.欧洲西部海洋性显著的气候(了解成因)3.欧洲西部主要河流及分布4.欧洲西部的经济(工业与农业)特点欧洲西部概况【学习目标】一、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和范围(2)、海陆位置(1).经纬度位置纬度:35ºN-70ºN(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经度:10ºW-30ºE地处亚欧大陆西部,三面环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1.地理位置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二、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1.地形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低(300m)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大;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峡湾),地形破碎.东欧平原一、自然地理概况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中欧平原)(2)主要地形区莱茵河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南部:阿尔卑斯山1.地形一、自然地理概况(3)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斯堪的纳维亚山)南部:冰斗、角峰、U谷,湖泊(阿尔卑斯山脉)中部:平原波状起伏(丘陵)1.地形冰川:高山和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地表常被冰雪覆盖。这些冰雪经过挤压和重新结晶,并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运动,形成冰川。记下来冰蚀地貌和冰积地貌思考:挪威的峡湾是什么作用形成的?据图简要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冰川侵蚀(1)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发育初期:冰川向下运动过程中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拔蚀和磨蚀,形成U型谷。到冰川发育后期:随着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形成峡湾。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冰川在海岸刨蚀而形成芬兰——千湖之国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思考:冰蚀湖的的形成过程?冰蚀湖: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对地表松软的岩石进行强烈的侵蚀,形成洼地,随冰川消融后,洼地积水形成湖泊。阿尔卑斯山及勃朗峰②冰斗、角峰、湖泊——(阿尔卑斯山)角峰指金字塔形尖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顶峰突出成尖角。由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便成了角峰。③平原地形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分布(波德平原)---冰川堆积而成(土壤肥力低下)冰碛物:被冰川从基岩侵蚀,并随冰川运动而被搬运的岩石碎屑称为冰碛物。(2)冰川堆积地貌非洲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岛屿.半岛.内海.边缘海.海湾(4)海岸线曲折参照地图P36(1)类型及特点2.气候A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比北美洲大?气候成因40°N60°N海陆轮廓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洋流地形海陆轮廓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位于40-60°N之间(地处温带)平原多,山脉东西走向北大西洋暖流西风带控制增温增湿冬温夏凉降水均匀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分布广记下来•欧洲自西向东气温和降水是如何变化的?(2)气候分析思考:分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原因: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小,大陆性逐渐增强。看图“欧洲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是什么?自西向东、越往内陆,气候海洋性减小,大陆性增强,(受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减弱,)冬季气温越来越低,而墙壁厚度越来越厚,越利于御寒保暖。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一、自然地理概况(2)气候分析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温和多雨)对农业影响: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下面的记下来植被特点:叶子较小,叶片一般较厚,有蜡质层、且坚硬,皮厚,根系发达。(2)气候分析思考:结合下图联系所学知识归纳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点:探究:(2)气候分析植被特点: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较小,叶片一般较厚,有蜡质层、且坚硬,皮厚,根系发达。故地中海的植被类型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副热带常绿硬叶林。思考:地中海气候特点、成因及其植被的特点。探究:夏季:炎热干燥,水分蒸发剧烈,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但需解决灌溉问题;冬季:气温较高有利于植物安全过冬,充分的水资源满足植物的生长。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油橄揽、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等)。(2)气候分析思考: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记下来【探究】读图查找:①多瑙河②莱茵河③基尔运河(北海和波罗的海)④莱茵河一多瑙河运河⑤卢瓦尔河⑥易北河3.河流归纳欧洲河流的特点特点:河网密集,流程短,水量丰富稳定,利于航行。记下来莱茵河发源在瑞士,流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全长1300多公里,近一半在德国境内。莱茵河全年水量充沛,自瑞士巴塞尔起,通航里程达886公里;两岸的许多支流,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多瑙河、罗讷河等水系连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分析莱茵河河流的水文特征及航运发达的原因?莱茵河特征分析原因流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流速分析莱茵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从气候、地形、植被等角度,分组讨论:欧洲西部的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降水分配均匀,河流径流量稳定②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大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流域内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④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强,河流径流量稳定且河道不易淤积;记下来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降水多且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②最冷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平缓,利于航运;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原因:①干支流流经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航运需求量大;②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同时与铁路、海运配合较好。思考: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一、自然地理概况(1).内河航运发达记下来自然条件:①地形→流速;②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流量、水位;最冷月气温、冬季长短→冰期(通航时间);③植被→含沙量;④水系:支流、河道→通航里程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区经济、人口→航运需求量;②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提高航运价值总结: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记下来(1)人口分布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分布特点:人口稠密区多沿煤矿和主要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增长缓慢、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的地区二、人文地理概况(1)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2、发达的经济①乳畜业区位条件、分布及特点②混合农业区类型、分布及生产特点。③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注意:联系必修二思考: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牧草和饲料的生长;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气候湿润,多雨多雾,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社会经济市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有喜食乳畜产品的习惯,市场广阔;交通:交通发达、冷藏保鲜技术先进,有利于产品的存储运输;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记下来本区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灿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曲折的海岸线、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胜地;南部: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日光浴;历史名城与古迹:巴黎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3)繁荣的旅游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如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2)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3)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4)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课堂练习】(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2)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方法: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本文标题:高考一轮复习.欧洲西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7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