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1988年1月举行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巴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集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司马迁称他为“至圣”。•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论语》全书20篇,每篇包含若干章节,一章记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论语选读》的编排(一)政治主张及实践(1-4)(二)修身(5-9)(三)学习与教育(10-13)(四)哲学思想(14-15)为政以德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为政:治理国政共:通“拱”,gǒng,环抱,环绕。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道:通“导”,dǎo,训导。:没有羞耻心。无耻:【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二者收到的效果截然不同•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江泽民庶:shù众多。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富之:使他们富起来。《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较好治理。民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所以难于治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地让人民富裕起来。这就是富民政策。《管子》表达的思想正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思想。冉有(前522—前489),名求,字子有,周朝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的直系(第一代)弟子,比孔子小29岁,在孔门中以善于处理政事著名,多才多艺,曾做过鲁国贵族季孙氏(鲁国的正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的家臣。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后封徐公。冉有出身卑微,性格开朗,秉性刚直。问政:询问治理国政的道理。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民无信不立:即“民无信则国不立”。信,信任。立,存在,生存。端木赐,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他口才出众,善于雄辩。孔子称他为“瑚琏之器”。他还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评析】子贡提问层层剥卸,孔子回答一针见血。儒家从来主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故“去兵”“去食”可以,“无信”则“不立”。即执政者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让百姓信任自己,否则国“不立”。谈谈你的认识?为政以德必先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必须诚实无欺,讲究信用。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从古到今,粮食、军备、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千乘:shèng千辆兵车。道:通“导”,dǎo,治理。2、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3、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4、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即按照一定的时节。【评析】我国乃农业大国,以农为本,节约财用,爱惜劳力,不违农时,则国富民强,社会稳定,此乃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的古老政治信条。孔子从实际出发,深谙治国之道。试举出历史上的相关反例。秦始皇隋炀帝•16-1•课文的背景事件是什么?•季氏将伐颛臾。•对于攻伐颛臾,孔子列举了哪几条反对的理由?•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反对攻伐颛臾,证明了他什么思想?以德为政•“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说这话想干什么?•推卸责任(开脱自己)。•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引用名言——既在其位,须谋其政。•巧设比喻——既为辅助,难辞其咎。•对于攻伐颛臾,冉有真的“不欲”吗?如果不是真的,课文中能找到确凿的证据吗?这说明冉有是个什么样的人?•并非真的“不欲”。•证据是冉有的第三句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说明冉有口是心非。•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对内对外各应当怎样做?•对内要:均和安。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孔子在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后,对照这一主张又斥责自己的学生犯下了哪三个错误?•一错——远人不服不能来•二错——分崩离析不能守•三错——谋动干戈于邦内•文中哪一句表现了孔子的远见卓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增加,增益。附益:•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二分之一。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盍:hé何不。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其身正:虽令不从:他自身端正。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康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个地方,孔子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所有这些与这里的论述表达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强调政治领导人的表率作用。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有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草”:好比风。好比草。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孔子的这种理论,我们姑且把它称作“风吹草动”的统治术。它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道德风尚,移风易俗,改造思想,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不能”指优秀者能力差的人。任人唯亲任人唯贤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才会按执政者的意思办事。•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稼:jià耕种,种田。主谓倒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评析」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归纳孔子的德政思想从政思想:以德为政以礼为政富民、教民举贤、正己从政手段: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以时临之以庄用道德治理国政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百姓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饬百姓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状语后置用庄重对待百姓既富矣,又何加焉?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无乃尔是过与?加何,下一步做什么。与孰,跟谁。过尔,责备你们。宾语前置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如之何?如之何其彻也?恐怕要……吧?为什么……呢?对……怎么办?怎么能?固定句式1.众星拱辰2.陈力就列3.开柙出虎4.既来之,则安之5.分崩离析6.大动干戈7.祸起萧墙8.鸣鼓而攻之9.风行草偃10.化若偃草相关成语
本文标题:《为政以德》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8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