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欧阳修家教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母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但是)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假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结束),而已能诵其文,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注释编辑先公四岁而孤:指失去父母的孩子,即孤儿。古代多指失去父亲的孩子。[1]家贫无资:贫:贫穷。资:钱财。太夫人以荻画地:以:用。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划。教以书字:以:用。书:书写。教他用荻书写汉字。使学为诗:使:让,派。为:写,做。及稍长:等到(他)稍微长大的时候。(稍:渐渐地)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就:动词,接近,靠近,(此引申为)去。乡里,街坊。((欧阳修)便就近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假而读之:借。或因而抄录:或:有时。因:凭借。以至尽夜忘寝食:达到尽头唯读书是务:唯:只。是:无意义。务:致力。(唯....是.....为固定搭配)中心意思是逆境出人才,不怕困难,不怕贫寒,只要有意志就一定能成功。3译文编辑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十分贫穷,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诗文,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就到邻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没抄完,他就已经能背诵其中的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4启示编辑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司马光幼时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译文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听,马上了解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炎热。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缸上,失足掉了进去,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缸,(缸里的)水涌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词语1.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2.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3.足跌:失足。4.迸:水涌出。5.生:长到。6.退:回去。7.自是:从此。8.释:放下。9.至:甚至。10.没:沉没。11.皆:全,都。12.闻:听。13.去:离去。14.戏:玩耍。15.《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给《春秋》作注的一部史书。16.如:像。17.之:它,指《左氏春秋》。18.了:清楚。19.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句子即了其大旨:(司马光)就明白了其中的主要意思。众皆弃去:很多小儿都扔下他离去了。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释词1、盖:大约。2、暝:同“眠”,瞌睡。3、侍立:陪立在旁。4、去:离开。5、既:已经。6、觉:睡醒。译文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现用来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高凤笃学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3注释笃:专一、专心。常:同“尝”,曾经。之:动词,到……去曝麦于庭:曝(pù),晒。庭,院子。令护鸡:指守住鸡,不让它吃麦子。令:让。护:监护。经:指古代儒家经典著作。潦水:雨后地上积水。乃:才。暴(bào):突然。还:回来省:醒悟。怪问:惊奇地询问。怪:使……感到奇怪。持:拿觉:发觉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经到田里去,在庭院里晒了麦子,叫高凤看护好鸡。正值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感到奇怪便责问他,(高凤)才省悟过来。赵某误子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三子皆不学无术,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勿之听,恣子放荡。寻赵氏卒,其家财竭。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然岂非其父之计浅也!2译文有个姓赵的人,是吴国人,家里很富有,有很多财产,他有三个儿子。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有一位老头好心劝告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靠什么去生活?应当让他们现在学习本事,以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不久赵某死去,资产更加都被他的儿子挥霍光了。三个儿子中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得趴倒在路边。人们都说:“这是自作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在计划孩子的未来时没有远见吗?3注释1.恃:凭借,倚仗。2.恣:放任。3.俱:都。4.寻:副词,随即;不久。5.或:有的。6.仆:向前倒下。7.乃:是。8.戒:同“诫”,告诫。9.叟:老人。10.殁:去世。11.当:应当。12.弗:不。13.益:更加。14.然:然而。15.岂:难道。16.计:计划、策略。17.术:学问,也可指技术。18.竭:竭尽,用尽。19.殁:死。20.尔:你。21.或:有人。22.挥霍:浪费。23.仆:趴有一叟相劝:有一位老人好心劝告他将何以自食: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寻赵某卒:不久赵某死去然岂非其父计浅也:这不是他们的父亲计划孩子未来没有远见吗?王充市肆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逐博通众流百家之言。2翻译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后来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板地拘泥于文章的章句。(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铺,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时间久了,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3注释1.王充,字仲任。2.京师:京城。3.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早创的。4.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5.市;集市。肆;店铺。6.称:称赞、赞扬7.师:拜······为师8.辄:就9.遂:就10.太学:中国古代专攻经书的大学。11.好:喜爱12.少孤:少年死了父亲13.之:代词,···的14守;守候。15章句;章节句子。16肆:书铺17太学:东汉时最高学府18不守章句:不死扣子句19屏居:隐居20教授:从事教学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译文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十分疲惫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注释①闵,同“悯”,担心,忧虑;揠,拔②芒芒然归,很疲劳地回到家里。芒芒然/茫茫然,疲劳的样子;归:回家③其人,他家里的人。④病矣,累极了。⑤趋,急行,跑;之,代词,它,代禾苗。赵伯公肥大赵伯公为人肥大,夏日醉卧。有数岁孙儿缘其肚上戏,因以李子内其脐中,累七八枚。既醒了不觉。数日后,乃知痛。李大烂,汁出,以为脐穴,惧死乃命妻子处分家事,乃泣谓家人曰:“我肠烂将死。”明日,李核出,乃知是孙儿所内李子也。2翻译赵伯公身体长得肥胖高大,夏天喝醉了酒仰卧在床上,他几岁大的小孙子爬到他的肚子上去玩耍,乘机用李子塞进他的肚脐里,累计有七八枚之多。赵伯公醉得完全没有感觉到。几天之后,他才感觉到疼痛。这时,李子已经腐烂,流出李子汁来,他以为是肚脐破洞穿孔,害怕死去,就叫他的妻儿赶快安排家事,他就哭着对家人说:“我的肠子烂了,快要死了!”第二天,李子核掉出来,才知道这是孙子塞进去的李子。3注释1、缘:攀援(爬)。2、累:积累,共计,一共。累计。3、既:已经。4、穴:破洞穿孔。5、且:将要。6、处分:安排。7、了:一点也……8、因:于是。9、内(na):放入。10、且:将要。11、因:顺着。12、因以李子内其脐中:(他)借机把李子塞进赵伯公的肚脐里。13.乃知痛:才。燕人返国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冢。”乃涓然⑤而泣。”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⑨若,此晋国耳。”及⑩至燕,真见燕国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2译文有一个燕国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到他老了的时候回自己的国家。路过晋国的时候,同行的人欺骗他。他指着晋国的城市说:“这就是燕国的城。”那人的脸色变得凄怆。同行的人指着一座土地庙说:“这就是你们乡里的土地庙。”那人便喟然叹息起来。同行的人指着一座坟墓说:“这就是你先人的墓。”那人便伤心地哭得无法控制了。同行的人哑然失笑,说:“我刚刚都是骗你的,这里是晋国啊。”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燕国的城楼和土地庙,真的见到先人的房舍和坟墓,悲凄心情反而淡薄了。3注释1、诳(kuáng):欺骗。2、愀(qiǎo)然变容:凄怆悲伤地变了脸色。3、若:你。里:乡里。社:祭祀土神的地方。4、喟然:叹息的样子。5、涓然:流泪的样子。6、垅:坟墓。7、冢(zhǒng):坟墓。8、哑(è)然:笑出声的样子。9、绐(dài):哄骗。10、及:等到。11、禁:禁得起,受得住。12、庐:房舍。13、愀然:凄怆的样子。14、社:古人祭土地神的地方。15、里:乡里。16、更微:(反而)更少了。17,城:都城。18、昔:以前砚眼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仆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2字词1、于:在2、待用:等待(朝廷)任用。3、尝:曾经。4、佳:好的5、砚:砚台6、议:议论7、定:确定8、既:已经9、还:返回10、邸:官办的旅馆。11、使:派12、往:前往13金:银子。14、易:换15、归:返回16、持:拿17、坚:坚持18、是:正确19、鸲鹆:鸟名,俗称“八哥眼”。20、何:为什么21、幸:幸好22、余:多余23、平:使.......平坦24、大:非常译文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数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2译文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以后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看见了讥笑他,说:“你这个农夫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这样耕田几个月也耕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耕地,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没有多长时间,他的力气用完了,气喘吁吁,汗如雨下的样子,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向前倒在田里。他对农夫说:“
本文标题:走进文言文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9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