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高分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作文得高分原因:•书写:笔画规范,字体方正,大小匀称,排列整齐,无一污迹。•篇幅:超出5行以上。•标题:一针见血,切中题旨。•开头:开门见山——扣材料,亮论点。•主体:要点分明,思路清晰,内容连贯有序;紧扣材料,深入分析,适当拓展,说理透彻。分段合理匀称(总起段、总结段、过渡段、主体段对比鲜明)。•结尾:回归材料,解决问题。得高分的关键:立意深刻写议论文如何使立意深刻——居高声远,振聋发聩四川省资阳中学凌彬作文训练三:•一、立意深刻的三条标准:•(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在作文中,通过记叙、描述、议论某种现象,进一步发现现象的真相,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总结出经验教训。•(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多问为什么?)•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预测其导致的结果。•(3)观点具有启发性•提出的观点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警醒和反思。•二、评卷老师的操作标准•1、看立意•一看你能否化大为小,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二看你能否对材料作深入的挖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发“前人之未发”,道“同学之未道”。•2、看“深刻”技法的运用•回答了“是什么,有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会用内外因果法去分析问题•会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3、看能否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使阅卷老师产生共鸣•三、立意深刻的三种技巧技巧一:层层追问法技巧二:领会寓意法(现象-本质)技法三、辩证思考法•叙述、议论性材料:•1、抓关键:对象、话题、事件、观点•2、提问:你怎么看?(谁对谁错?赞成还是反对?有什么启示?反映了什么问题?……)•答问:表明态度•3、再问:为什么?怎么办?•再答:确定中心论点技巧一:层层追问法对材料中的对象、话题、事件或观点,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以弄清真相、原因、结果、办法等。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在封面上郑重地写下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可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抓关键:仪式,三个并列的观点•二、提问:你如何看?(赞成哪一个观点?)•三、答问:•1、仪式不能(能)除去。•2、仪式不能(能)改变。•四、再问:为什么?怎么办?•五、再答:•1、仪式只是形式,仪式背后所寄托的情义、所蕴含的文化、所代表的态度等,才是本质。(如清明节焚香、酹酒祭拜祖先的仪式,寄托的是缅怀逝者、敬重祖先的情怀,蕴含的是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传统文化。)•2、随着时代的发展,仪式的履行形式和具体流程会有所变化,但其内涵却不会改变。(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清明节时不少人选择在网上祭祖,虽然清明节祭祖的形式变了,但对于先人的怀念、对于文化的传承的本质没有变,也不该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o(60分)•据《钱江晚报》报道,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石悦,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拿到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却最终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的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回首自己的人生,她说导师的话坚定了她的信心。“他告诉我,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人生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出来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扑灭你心里的小火苗。“一个不设限的人生,真的是会从你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你如何看待她的人生选择?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抓关键:对象(石悦),事件(清华建筑系学霸成为网络直播者),观点(1、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出来的,不要扑灭你心里的小火苗;2、人生不设限,跟随心声走开出花。”)•二、提问:你如何看?(赞成或反对)答问:•赞成:1、人生可以不按规划走,跟着感觉走;2、人生不设限。•反对:1、不生应该按规划走,不能跟着感觉走;2、不生应设限。•三、再问:为什么?怎么办?再答:•赞成:1、人生(择业)跟着感觉走,更快乐;2、人生(择业)跟着感觉走,才对得起自己;3、人生(择业)跟着感觉走,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4、人生(择业)跟着感觉走,更易取得成功;5、人生不设限,是为了走得更远;•反对:1、学以致用,不辜负自己和他人的付出;2、人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长远的规划更易取得成功;3、人生(择业)不能凭感觉,要考虑自身和现实的条件;4、人生(择业)不能凭感觉,要考虑社会和国家的需要;5、人生(择业)不能凭感觉,要考虑该承担的责任;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微博上,人们习惯性地去点一下赞,温暖了情怀,增进了感情,拉近了关系。点赞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交流互动中离不开的方式。•点赞虽然被视为虚拟世界中人际互动的必备利器,却也出现了质疑声。有人说,点赞难免有敷衍之嫌,人们点赞越来越多,评论交流却越来越少,原本方便我们表达的工具,如今反而让我们变得不善表达;有人认为,点赞这样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如果别人都对你吝啬,那你就该检讨下自己的人际关系了。•对于点赞,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抓关键:对象(点赞)观点(1、点赞,温暖了情怀,增进了感情,拉近了关系;2、点赞有敷衍之嫌,让我们变得不善表达;3、如果别人对你吝啬点赞,那你就该检讨下自己的人际关系了。)•二、提问:你如何看?(赞成或反对)答问:•赞成:点赞,温暖了情怀,增进了感情,拉近了关系;反对:点赞有敷衍之嫌,让我们变得不善表达;•三、再问:为什么?怎么办?再答:•赞成:1、人们需要关注和赞美;2、点赞,能表现善意、真诚、热情,3、点赞,给人温暖、增进感情,拉近关系;4、点赞,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喜爱;5、不吝点赞,会获得更多的朋友;6、点赞要适当;点赞要有诚意;7、如果连指头一动的点赞都得不到,就该检讨自己的人际关系。反对:1、只是点赞,显得没有诚意,会给人随意、敷衍之感;2、点赞不当,还会伤害别人;3、恶作剧的点赞,污染网络环境,危害人际交往。4、点赞不如说几句实在的鼓励性的话语。•祛官话说“人话”•《人民日报》日前公开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请公众为转变作风建言献策。此举引发社会强烈共鸣,网友纷纷吐槽,“贡献”出官场上常见的空话、套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为什么这些“官话套话”让群众热议反感呢?是因为这些“官话套话”,表面上看是“语言艺术”,实际上折射出某些党政机关里的“假大空”现象,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是不求实效的空洞之词。(是什么?为什么?)•“官话”的背后,是难以服众的虚假之词。古语说,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知。无论是心里话还是敷衍话,无论是正经话还是玩笑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只要肯说、敢说、能说,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再也难以隐藏。即使都是些漂亮话,也难以逃离群众的切实感受。•“官话”的背后,是不负责任的逃避之词。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字正腔圆的中国话,讲的就是要落地有声,吐口唾沫也要砸出个“坑”。但是有些“官话”却不切实际、大包大揽,敢说不敢做、敢作不敢当,嘴上抹油、巧舌如簧,百般狡辩、翻云覆雨,尽是些钻头不顾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弟子规》告诉我们:“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2012年12月19日晚,王岐山在出席美国商贸团体主办的晚宴上发表的一次演说,没有一句套话空话,他的坦率、真诚和幽默风趣,折服了到场的美国政商界人士,在近20分钟的脱稿演讲中,多次赢得全场掌声与笑声。王岐山没有一句“官话套话”,正是体现了“惟其是,勿佞巧”,体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务实、高效的从政作风。(怎么办?)•讲话是一种艺术,需要技巧,但这种技巧不能异化成“花言巧语、胡言乱语、大话套话”,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让“说人话”成为正道!•思考评点•这是一篇内蕴丰厚、思维严密的时评文。•文章开篇用新闻材料引入话题,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官话套话”为什么让群众反感入手,条分缕析,层层深入。•文章论证有力,论据充分,让人信服。全文行文一气呵成,议论分析中透出作者严密的思维过程,且语言干练,于了无痕迹中显示出锋利之思想,是一篇优秀的时文佳作!技巧二:领会寓意法(现象-本质)寄寓性材料:寓言、童话、漫画等1、抓关键:对象、现象2、联想:物--人现象--本质(人生哲理、社会现象、自然规律)对材料中的现象,从人生(学习、工作、生活)、社会(文化、教育、政治、科学、军事、历史)、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思考。以小见大。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天,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到山里去挖野菜。她们到达了目的地。母亲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大女儿回答:“我看到了野菜、绿树,还有高一座低一座的山峰。”二女儿回答:“我看到了野菜,还有母亲、姐姐、妹妹。”三女儿回答:“我只看到了野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现象一:大女儿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了既定的目标,更留心路上的风景,享受游历的过程。•寓意:心怀诗意,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不必汲汲于名利。•现象二:二女儿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看到“野菜”,也关注到人的存在,更在乎亲情的价值和家庭的温情。•寓意:人生路上,我们或许不能功成名就,却可以尽情享受亲情的美好。•现象三:三女儿的角度看,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眼睛永远盯着既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向往简单的生活。•寓意:人生路上,面对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只要心无旁骛,专注而执着,摘得芬芳“野菜”。•现象四:三个女儿在同样的路径、相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却看到了不同的景物。•寓意:心是怎样的,世界便是怎样的。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适,厚薄均匀,形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现象一:铜锣要臻于完美,必须要经过千锤锻打•寓意:人,完美的人生需要打磨、历练。•1、“千锤”,“锻打”是成为新锣的基础-----人生要学会锻造自我;•2、“一锤”,定音之锤是成为新锣的关键,是对锻打的超越-----人生要学会超越自我;•3、“千锤”和“一锤”,二者不可缺,前面是基础、准备,后面是提升、超越----既要打牢基础,锻造自我,又要超越自我,提升自我。•现象二:铜锣定音是关键,寻找定音的位置是关键中的关键,这需要老匠人的经验和智慧。•寓意:•1、解决问题需要抓住重点,找准关键•2、经验是宝贵的财富•3、成功需要果断出击•4、成功需要专心、洞察力、勇气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木桩和绳索----生活中的某种制约或羁绊绵羊----受到束缚的某个个体或者某一状态最外侧的草地阴影部分-----生命中、生活中未知的领域或更广阔的世界。•现象一:绵羊要想走出被限定的圈子,就要想办法
本文标题:高考高分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9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