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讲文学常识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世界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先秦时期(春秋战国)1、文学两源:《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之意。兴”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楚辞》:《离骚》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2、诸子百家类——儒家: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传》)《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逍遥游》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3、史书类——《尚书》: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尚书》为“上古之书”之意。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版本有《古文尚书》、《今文尚书》。《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4、“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加个《乐经》即为“六经”。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壁”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汉朝1、汉初政论散文家: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鲁迅称它为“西汉鸿文”)、《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最著名。晁错:《论贵粟疏》2、刘安(刘邦之孙):《淮南子》——共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中书8卷,现仅存内书21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史学、天文地理、水利、养生等。汉朝3、刘向、刘歆父子:目录学4、司马迁与《史记》:《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5、班固与《汉书》: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汉朝6、张衡: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学上代表作是《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构成上下篇。《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形成对比。7、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专论,他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曹植:《七步诗》。汉朝8、建安七子:东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成就最高的是王粲。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9、《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的桓帝、灵帝之世,当是这一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所写。标志五言诗的成熟。(东汉)魏晋南北朝1、诗歌:A、乐府诗: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布,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B、田园诗: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魏晋南北朝C、山水诗:谢灵运: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山水诗的代表作有《登池上楼》和《入彭蠡湖口》等。谢朓: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D、宫体诗:所谓南朝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后期和陈后主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主要的作家是萧梁皇族及其文学侍从,大多描写女性之美,形式工巧,声律严整,形成了梁陈时期诗歌的一道奇特风景线。《玉台新咏》魏晋南北朝E、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F、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庾信:代表作是《拟咏怀》二十七首。他是南北朝时期骈赋,骈文成就最高作家,赋的代表作是叙述梁代兴亡和自己身世的《哀江南赋》。G、辞赋:江淹: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南朝辞赋发展到“江、鲍”,达到了一个高峰。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佳作。魏晋南北朝2、文学理论著作: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典论论文》之后,文学批评史上另一篇重要的作品是西晋陆机的《文赋》;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书于梁代的一部专门评论五言诗的是钟嵘的《诗品》。3、史书:陈寿《三国志》:国别体史书。范晔《后汉书》:4、地理学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洛阳伽蓝记》5、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三、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败如尘烟。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贺知章王之焕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崔颢杜甫岑参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隐李贺贾岛温庭筠唐代传奇:李朝威《柳毅传》四、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五、元明清文学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还有《西厢》留美名。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作家与作品:1、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1918年9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故乡》。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文学革命的发起者,主张白话文。3、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等诗篇。代表作诗集《女神》(1921年出版)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代表作有《女神》《星空》《潮汐集》《天上的街市》等等。4、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夜月》、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
本文标题:语文文学常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0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