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概述(PPT-59页)
1一切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用判断推理的方法,使文化实践上升为理论;用全面的历史观点去考察分析组织文化的过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唯物辩证法一、普遍性方法第三节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2对大量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由抽象的规定上升为思维的具体;包括了从具体到一般,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2.抽象法具体一般具体归纳现实抽象演绎指导实践3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把事物、现象、属性或对象的关系分解为组成因素,并把这些因素有机地、条例逻辑地、整体性地结合起来。它既包括了联合、综合、组成,也包括了分析、分解。3.综合法事物现象属性对象分解分析联合综合组成4文化普遍主义认为,组织文化有共同点或存在可以比较的因素。它强调文化的共同标准和作用。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任何文化即使有共同的构成要素,其表现也是特殊的、具有相对意义的。文化不存在共同评判标准,文化现象也不应遵循一种标准。1.文化普遍主义方法与文化相对主义方法二、特殊性方法5文化相对主义属人类学的一个流派,强调人类学应属于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学科,主张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来看待不同文化。按照这一观点,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都来自一定的社会情境,任何一种行为(包括信仰、风俗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而不是其它标准。对此,赫斯科维奇强调:“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6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这明显是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初衷相违背的。而且,文化相对主义还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因素的渗入分不开的。以文化相对主义来进行文化比较,会采取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沉迷于封闭的环境中虚构一个又一个“文化原貌”。这只会阻碍比较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7功能主义认为:组织体系的维持必须满足文化上的功能要求,因而应当以此作为确定文化结构要素的依据。象征主义认为:组织文化是概念隐喻,每种文化都包含着一套通用的要素(如生存模式、宗教、经济系统、政治系统、语言、社会结构和艺术等)。2.功能主义方法与象征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画作8部分主义:其研究集中于管理者以及他们所构建的文化。整体主义:其研究集中于组织的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并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3.整体主义方法与部分主义方法9主位方法:要求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他要摆脱既有模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组织文化中的文化现象。客位方法: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文化。4.主位方法与客位方法5.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定量方法:数学方法,假定严格,严密。定性方法:依赖知识、经验、能力,主观成分多。10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企业文化测评体系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矛盾: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的矛盾。根据管理学基本原理,人的行为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因而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文化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但大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却会感受到:在以感性思维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单纯采用定量测量方式将使文化本身以及文化实践变得索然无味,而且确实难以全面揭示文化应然的面貌,因为企业文化并不是仅仅是管理技术问题,更多涉及管理哲学的问题。对于管理技术是可以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与应用的,但对于管理哲学却很难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分解,毕竟管理的最大难度在于人的关系是复杂微妙的。简言之,管理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数学关系,由于人的因素,有时一加一就不等于二了。11我们认为,鉴于企业文化的复杂性,完全依赖于某个方面的测评并不能得到较客观的分析结论。从文化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纯粹的文化普遍主义者(对被研究的文化领域大多只有知识而无丰富经验,试图寻求“过硬的”数据来验证假设)或者纯粹的文化相对主义者(对研究的文化领域大多只有丰富经验寻求基于非定量的“软”资料的答案)都不是最佳的研究之道。正如对于“幸福”的感觉,你是很难通过绝对的量化指标来测量的,因为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企业文化也是一样,它是员工一种精神上的集中反映,是一种感受,仅用定量分析法得到的结论往往和现实有较大差距。因此集两者研究所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得到的结论将最接近企业的文化真相。12第二个矛盾:企业文化定量指标设计的矛盾。即如何确定定量分析方法的设计原理以及分解测评指标。定量分析的难点是如何将企业文化分解成不同方面的内容(即维度)。因为,不同的分析维度所产生的分析结论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分析维度体系下,不同维度如何分析成不同的关键问题,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同的切入点又影响着最终不同的应用方向。对此,我们认为在应用企业文化测评的定量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当时的文化建设需要确定具体切入点。目前对企业文化现状进行测量的方法大致有:基于组织氛围的测评、基于文化四层面结构的测评、基于员工满意度的测评、基于价值观取向的测评、基于企业文化类型的测评、基于企业文化现状的测评、基于领导风格或员工士气的测评等。这些方法多采用问卷法,从面上情况进行摸底;而从国外传入的方法则通常采用量表的方法,确定关键维度进行分解及设计量表。(叶生陈育辉)131.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理论的特点是什么?2.企业文化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在此前的西方管理理论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3.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文化各有什么特点4.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主要有哪些流派?各流派理论内容是什么?第二章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14本章重点基本知识:1、《Z理论》等四部企业文化著作的意义2、组织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3、麦肯锡“7S”理论的基本内容4、大内A型组织和J型组织的特点5、圣吉“五项修炼”的基本内容6、沙因关于组织文化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及其意义7、企业再造理论15第一节管理学与企业文化一、什么是管理早期的管理行为见于军事活动。原始人为了争夺土地、获取财物、抵御进攻、反抗入侵等,需要逐渐学会有组织管理的军事行动。一场稍具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涉及很多环节,例如行军、布阵、宿营、撤退、后勤供应等。这些环节都需要详细计划和周密部署。16管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有效地利用人才、财力、物力等要素,以达到人们预期目的的运动过程。韩德乾《现代管理学概论》孙子兵法上卷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中卷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下卷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17管理的目的和作用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在任何组织中,作为整体的能力并不是其所属成员能力的算术和,不是1+1=2;而是1+12。管理组织具有巨大的威力,能使各个本来是分散的个体和具有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人,组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相互协调的整体。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不断发展,使企业文化得以生长繁衍。对管理的几点基本认识18在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最根本的。对人的管理,其宗旨就是使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其基本精神就是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使每个人的才能都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管理的基本法则管理之道在于借力中层主管(脑力)基层主管(脑力+体力)高层主管现场员工的身体和机械力19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是使企业产生效率、凝聚力和生命的根本手段,是企业内在机制得以发挥的可靠保证。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它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是根植于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管理的关键在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协调人才。人才的使用艺术、管理艺术也是企业文化的生长点。管理从最初的他律性规章、守则发展到人的自律规范,即从“人家要我这样做”到“我自己要求这样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文化认同。20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管理丛林时期二、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21百年来,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管理理论大致有35种:1.管理运动(1886)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3.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1907)4.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1911)5.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思想(1912)6.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916)7.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933)8.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1938)9.勒温的领导风格类型理论(1939)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11.团体力学理论(1944)221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956)13.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1957)14.坦南鲍姆的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1958)15.戴尔的比较管理经验研究(1960)16.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1960)17.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1961)18.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1964)19.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1965)20.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965)21.菲德勒的权变管理思想(1965)2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23.本尼斯的组织发展理论(1966)2324.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1966)25.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1968)26.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及管理决策新思想(1969)27.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研究(1974)28.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1975)29.西蒙的管理决策学派(1977)30.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学派(1980)31.大内的Z理论(1981)32.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1985)33.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1985)34.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1990)35.企业再造理论(1993)24(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人们开始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并由此诞生了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有泰勒、法约尔和韦伯。25泰勒(FrederickW.Taylor,1856~1915),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进行实地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和《科学管理》。这两部书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并适用于各种活动的科学。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泰罗:《科学管理原理》26结果:通过知识共享,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劳资双方利益观察工人的工作、发现其中好的工作方法总结、研究科学的工作方法作为标准的作业规程选择合适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27最佳动作原理合理设计动作提高劳动产量第一流工人制根据体质禀赋选择培训工人刺激性付酬制差别计件工资超额者收入多《科学管理原理》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职能管理原理分割管理职能每人承担一二例外原理向下级授权只管重要事项精神革命论对工人进行思想压制28科学管理“可以算是自从联邦制度拥护者论文问世以来美国人对西方思想做出的最有影响、意义最为深远的贡献。只要工业社会还存在,我们就决不会忘记,人做的工作是可以加以系统研究、加以分析,可以在它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上下功夫而加以改进的。”德鲁克《管理实践》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
本文标题: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概述(PPT-5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4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