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佛教“宗教”一词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佛弟子之言为“宗”,二者合称为“宗教”,意为崇尚、奉行佛陀及其弟子的教诲。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渐进的发展过程,成为一种自发、自在的宗教。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自发的原始宗教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人为的宗教。此时宗教产生了具有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建立了相应的宗教机构,而且宗教理论和教规、仪式日趋完备。它的存在和发展,客观上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此,受到了统治阶级普遍的提倡和支持,并不断发展、演变、向外传播。第一节宗教知识简述一、宗教的产生本土道教多神教一神教佛教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中国四大宗教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信仰具有民族性和务实性的特点,中国公民依照宪法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二、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1、多种宗教并存•2、对外来宗教的兼容并蓄中国佛教“八大禅宗”的产生、藏传佛教的传播等都集中反映了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过程,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3、显著的民族性、地方化•4、汉族宗教信仰的务实性为适应中国儒家学说以伦理纲常为治国之本的国情,汉族在宗教信仰上强调务实性,特别体现在公益事业方面,要求信徒立功德、行善事、忠君孝亲、戒杀生等。三、中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4、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二节佛教•一、佛教的产生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所创。后世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为佛陀、佛。佛是梵音,意为觉悟者,即自觉、觉他、觉行三觉圆满的智者。释迦牟尼生活在约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孔子)。佛教界“八相成佛”的传说扼要地概括了释迦牟尼的一生:即兜率来仪相、兰毗尼花园降生相、四门游观相、逾城出家相、雪山修道相、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相、鹿野苑初转法轮相、娑罗林下涅相。大意是说释迦牟尼从兜率宫降临人世。80岁时,释迦牟尼在据尸那迦娑罗林下圆寂。四月初八——佛诞日摩诃波奢婆提夫人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十二月初八——成道日佛陀收徒双林灭度二月十五——佛涅磐节释子、释氏四大圣迹出生地兰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佛教,就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为佛法,它包括佛、法、僧“三宝”。•佛即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僧即信奉佛教的信徒。•佛、法、僧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二、佛教的发展(一)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四个阶段、三个600年:(1)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2)部派佛教:分裂为大众部佛教和上座部佛教(3)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革新发展。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因循守旧(4)密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而形成的特殊的宗教形态初600年中600年后600年初600年:BC6世纪-AD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BC6世纪—BC4世纪)部派佛教时期(BC4世纪—AD1世纪)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中600年:AD1世纪中叶-AD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后600年:AD7世纪-AD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佛教发展简史20教派传播路线—中国佛教三大体系传播国家或地区经典语言大乘佛教北传佛教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汉语系佛教小乘佛教南传佛教中国云南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巴利语系佛教密乘佛教藏传佛教中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俄罗斯蒙古藏语系佛教佛教的体系、传播与分布21三论宗江苏南京栖霞寺天台宗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华严宗陕西长安县华严寺法相宗陕西西安慈恩寺律宗江苏扬州大明寺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净土宗江西庐山东林寺山西交城玄中寺禅宗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密宗陕西西安大兴教寺青龙寺汉传佛教八宗祖庭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部派佛教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对佛的看法世界只有一佛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目标追求自我解脱最高果位:罗汉(重在利己)普渡众生以成佛罗汉—菩萨—佛(重在利他)生肖对应的本命佛属鼠本命佛:千手观音菩萨属牛本命佛:虚空藏菩萨属虎本命佛:虚空藏菩萨属兔本命佛:文殊菩萨属龙本命佛:普贤菩萨属蛇本命佛:普贤菩萨属马本命佛:大势至菩萨属羊本命佛:大日如来属猴本命佛:大日如来属鸡本命佛:不动尊菩萨属狗本命佛:阿弥陀佛属猪本命佛:阿弥陀佛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佛(释迦牟尼)主张修行重在自我解脱,即自觉众生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自称接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的教旨和其密传亲授的教义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特征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个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自我解脱,同时还要普度众生,最终目的在于成佛小乘佛教密乘佛教大乘佛教三大教派的区别三、佛教的向外传播中国佛教包容了三大体系:北传佛教(大乘佛教)南传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北传佛教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汉语系佛教南传佛教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巴利语系佛教藏传佛教中国(藏、蒙、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俄罗斯(布里亚特地区藏语系佛教路线语言地区佛教的外传•(一)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宗佛教,从古印度向北经过中亚细亚陆路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它是中国佛教的主体部分,因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称为汉语系佛教。•汉族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形成了众多的教派。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伊存授经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融合阶段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汉语系佛教在中国的3个发展阶段创造阶段译传阶段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八个主要宗派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天台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密宗•(二)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的佛教教派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并进入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影响了中国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南传的上座部佛教至今保持着精进修学等早期佛教传统,重视禅定并遵守早期佛教的戒律;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等佛祖纪念物。南传佛教传入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信教人数约70余万人。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傣族每个男子都要遵俗在少年时期当一次和尚,3~7年后还俗。有些人成为终身僧侣。没当过和尚的男子被人瞧不起。•(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因其经典属于藏语,故又称藏语系佛教。它主要影响我国西藏、青海及内蒙古地区。•1.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藏传佛教现在有四大教派,即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和格鲁派(黄教)。由于清朝政府的册封和扶持,格鲁派成为西藏地区执掌政权、势力最大的教派。•上述藏传佛教四派加上当地原始宗教苯教(因该派僧人穿黑色僧衣,俗称黑教),合称西藏五大教派。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宁玛派(因该派僧人穿戴红色袈裟、僧裙、僧帽,俗称红教)萨迦派(因该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纹,俗称花教)噶举派(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桃形僧帽,俗称黄教)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教派,其后世弟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由于明清两朝的册封和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也最大原始宗教苯教(因该派僧人穿黑色僧衣,俗称黑教)西藏五大教派•2.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早期大小活佛的继承均采取世袭制。13世纪宁玛派首先设立转世制度。格鲁派创立后,规定喇嘛不许娶妻,所以,活佛转世制度更为流行。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活佛圆寂后,其灵魂转移,化身为另一肉体的人,即转世灵童。•此外,藏传佛教信奉咒术,而且对喇嘛异常地尊崇,这些都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特点。3.达赖和班禅“达赖”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意为“大学者”,无量光佛转世。达赖和班禅即活佛中地位最高者。布达拉宫须弥福寿庙普乐寺普陀宗乘庙(小布达拉宫)雍和宫四、佛教的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谛”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本质的认识。•“集谛”是佛祖对造成人生痛苦和烦恼原因的分析。•“灭谛”是佛祖为点化芸芸众生所指出的理想境界。•“道谛”是佛祖为众生指明解脱痛苦、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八正道: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四、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涅槃——四圣谛•四圣谛即佛教所讲绝对正确的四个真理。这四圣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苦谛”道苦果“集谛”(习谛)道苦因人生本质及形成原因“灭谛”求解脱“道谛”语修行人生解脱方法和归宿四圣谛(根本教义)——佛教中的四条真理(谛:真理、实在,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一)苦谛:•苦谛是指现实世界中充满了苦。•佛教将人生之苦总结为八种,生、老、病、死(是肉体遭受的四种痛苦)碰到自己所憎恨的人或事情,怨憎交加是苦、与自己所爱的人或事情离别会痛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痛苦、人对永恒生命追求而不得所产生的痛苦(是精神遭受的四种痛苦)。1.苦谛•(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恩爱别离苦•(6)所求不得苦•(7)怨憎相会苦•(8)忧悲恼苦•日本著名佛教学者木村泰贤说:“苦对我们来说成为征服的对象时,便发挥其伟大的道德价值。反之,任己被苦征服,人生便可谓无价值的存在。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大乘佛教思想论》•集,“生起”之意。集谛的内容是阐明众苦如何生起、以何为因。•苦之生起非由外力,而是源自人的内心的“三毒”——贪、瞋、痴。•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二)集谛:•即苦灭圣谛。只要从自心中消灭产生苦的根源,就会从众苦中获得解脱、超越生死,达到息灭一切烦恼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涅槃需要亲证。(二)灭谛罗候罗法师《佛陀的启示》总结阿罗汉的心理和人格特征说:“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错综’(complex)、迷执、忧、悲、苦恼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状态所拘缚。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将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他是喜悦的、雀跃的,享受着纯净的生活。他的感官怡悦,无所烦忧,心灵宁静而安详。他既无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痴、骄慢、狂傲以及一切染着,就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他不求得、不积储,甚至不积储精神的资粮;因为他没有‘我’的错觉,而不渴求重生。”•太虚大师:“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四)道谛:•灭烦恼得解脱的途径和方法,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简说为“三学”:戒(遵守戒律)、定(要通过禅定、止散乱心)、慧(又译“般若”,明了佛理)。•大乘佛教又将三学发展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即苦灭道圣谛。讲息灭诸烦恼、达到涅槃的路径
本文标题:佛教-教师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4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