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叶少勇十分钟读完印度佛教史(上)
叶少勇十分钟读完印度佛教史(上)十分钟读完印度佛教史(上)叶少勇王舍城神变石雕,犍陀罗地区出土,约公元3世纪(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藏)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创始人为乔答摩·悉达多(GautamaSiddhārtha),属释迦族,被尊称为释迦牟尼(?ākyamuni),意即“释迦族圣人”。他宣称觉悟真理,自称佛陀(buddha),意即“觉悟者”,佛教由此得名。针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的“梵我论”,释迦牟尼提出“无我”的思想和实践体系,制定戒律组建僧团。佛教逐渐声势壮大,并走出印度传遍亚洲大部分地区,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婆罗门教:古代印度正统宗教,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所建立的吠陀文明为基础,其三大原则: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8世纪经改革后,称为印度教。印度佛教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和类型。自佛陀开始传道至佛教分裂之前,称为原始佛教。佛陀灭度后百年(约公元前4世纪),印度佛教逐渐分裂为不同的部派,称为部派佛教。公元前1世纪前后兴起一种自称为“大乘”(mahāyāna)的佛教思潮,称为大乘佛教,这一时期的其他佛教部派则被贬称为小乘佛教(hīnayāna)。六七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与怛特罗(Tantra)结合而趋向神秘化,称为密教。8世纪之后,佛教日趋式微,在伊斯兰入侵的打击之下,于13世纪初在印度消亡。19世纪时佛教又从斯里兰卡等国回传。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公元前6世纪,相传印度有十六大国纷争割据,这些国家多分布于恒河流域,其中最强者为东部的摩揭陀国(今比哈尔邦南部)和中北部的居萨罗国(今北方邦东北部),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即是后者的附庸国。东部的本土思想较为活跃,从西北部进入印度的吠陀文明在东部根基尚浅,佛教就在这里产生并传播。吠陀(Veda):现存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最初由远古先民口头创作,后人汇编成集,是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最古部分约产生于雅利安人的一支离开伊朗进入印度之际,主要内容是神的颂歌、祷文和咒语,涉及大量宗教思想,也包含印度最初的哲学观念。雅利安人(āryan):泛指古代操雅利安语即印欧语的人群。其祖先为游牧民族,原居于南俄罗斯和南乌克兰草原一带,后向外迁徙,向东的一支来到伊朗,并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过阿富汗,从西北进入印度,征服了土著文明,建立了吠陀文明,尤尚祭祀。这一时期印度的物质文明大获发展,吠陀时期以来的阶层排序——四种姓发生了深刻变化。刹帝利由游牧部落的首领转变为定居国家的王族权贵,财富和权力都大大增加,与位列第一的婆罗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佛经中普遍将刹帝利列于四姓之首,也反映了当时宗教话语权的争夺。同时,拥有大量财富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吠舍,在很多方面也与掌握教权的婆罗门形成对立。种姓:印度的社会、宗教阶层的划分。婆罗门教认为人由出身而分属不同的阶层。精通吠陀、掌管宗教事务的祭司为婆罗门种姓,掌握政权的王族和武士为刹帝利种姓,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为吠舍种姓,从事低贱劳役者为首陀罗种姓。四种姓之外地位更低的是贱民,也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旃荼罗。《梨俱吠陀》称这四种姓分别出自人类始祖原人的口、臂、腿、脚。这种社会背景为思想发展提供了温床。印度思想界开始对传统婆罗门教的祭祀文明进行审视与反思,进而分化为两大阵营——婆罗门(Brāhma?a)与沙门(?rama?a),前者在拥护吠陀权威的原则之下进行哲学化梳理改造,后者则直接举起反吠陀的旗号进行新的理论构建。佛教与耆那教即是沙门思潮中的两大派别。原始佛教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于喜马拉雅山山麓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其生卒年代尚有争论,这里暂取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之说。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姓乔答摩,是统治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当时迦毗罗卫国处于列国争霸的夹缝之中,国王净饭王希望儿子成为“转轮圣王”来改变宗族的命运,而年轻的释迦牟尼却感悟人生无常,选择放弃王位出家访道。在寻访了几位著名的沙门思想家而未得到满意答案之后,他决定实践当时沙门中较为流行的做法——苦行。释迦牟尼苦行像,犍陀罗地区出土,约公元3世纪(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藏)经6年而无果,于是释迦牟尼放弃苦修,沐浴进食以恢复体力,在菩提伽耶独坐树下冥思,终于悟道,成为了觉者佛陀,时年35岁。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塔与菩提树其后,释迦牟尼来到鹿野苑(今印度瓦拉纳西东北),对最初的五位追随者讲法,被称为“初转法轮”。这五位比丘(bhik?u,意为乞士)成为佛教最初的僧团。僧即“僧伽”(Sa?gha),和合众之意。此次说法的内容首先是对“中道”的阐释,即避免苦行的自我折磨与纵欲的尽情享乐两个极端。苦行与纵欲是沙门中常见的两种路线,体现了对传统婆罗门教的叛逆。初转法轮的内容还有“无我”、“四谛”和“八正道”等,这些思想构成了原始佛教的理论核心。自此佛教的三要素(三宝)——佛、法、僧都已齐备。佛陀初转法轮像,鹿野苑出土,约5世纪,(印度鹿野苑博物馆藏)印度鹿野苑遗址初转法轮之后,释迦牟尼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说法历程,其足迹西至马图拉和毗兰若,东至鸯伽(孟加拉),北止于迦毗罗卫,南止于菩提伽耶。至于远赴克什米尔和斯里兰卡的说法,则不足采信。佛陀接纳了最初几位弟子之后,允许这些弟子各自接收新的门徒,佛教的队伍逐渐壮大。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佛陀离开摩揭陀国,北渡恒河,途中患病,行至拘尸那迦城娑罗双树林,对弟子作临终嘱托之后,于夜晚安然入灭,享寿80岁,佛教称为“大般涅槃”。僧团首领大迦叶主持焚化佛陀,舍利遗骨被八王分领,起塔供养。涅槃(nirvā?a):意为“止息”,又称灭度,指灭除烦恼、脱出轮回的境界。解脱之后尚存身而未死,称为“有余涅槃”,若身灭则为“无余涅槃”。小乘所说涅槃即是证得阿罗汉,亦称“罗汉”,是佛教修行者(狭义指小乘)证得的最高果位。大迦叶闻佛即将入灭而率众赶赴之时,见有比丘感言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大迦叶召集僧团代表(号称五百罗汉)在王舍城外之七叶窟举行结集,以规范教团,维护正法,史称第一次结集。第一次结集据说由阿阇世王赞助,历时数月,其间并未出现大的分歧。“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即佛陀的言教,“持律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即教团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议事制度。佛教文献的另一组成部分——论藏,即经义的阐释,在这次结集上尚未形成。当时印度重记诵而轻书写,所以这次结集只是将佛陀的言教与戒律回顾一遍而取得了统一认识,并未形成书写文献,因此出现了分工记忆而专持一部的僧人,如经师、律师等。此次结集所用的语言已不可考。据载佛陀曾鼓励比丘用“自己的语言”来传教,而反对用上层社会通用的梵语。第一次结集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巴利语五部经藏以及汉译四部阿含之中,尤其是巴利语《相应部》和汉译《杂阿含》。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印”即判断正法与否的标识。其中,“无我”指的是业力因缘的生命轮回之中没有一个贯穿主体,这是三法印的核心,被称为“印中之印”。部派佛教佛灭度时,佛教的流布区域还仅限于恒河中游地区,其后百余年间,摩揭陀国不断扩张,佛教在王室支持下也向西和西南方向扩展,逐渐深入民众,现出世俗化端倪。加之地域广大而距离阻隔,各地异俗影响僧律,当时的僧团又缺乏足够权威的领导力量,于是先是由于持律的不同,后来也因为见解的差异,各地僧团逐渐分裂为多个部派。几个大的佛教部派从出家受戒到安居布萨都遵循着不同的规范制度,并逐渐形成了各自体系的经、律、论三藏,分支传承于印度各地。关于部派分化过程以及各自主张,虽有大量古代记述,但彼此说法不一,成为一段难以厘清的历史。佛教典籍公认的僧团第一次重大分裂,也叫根本分裂,一般认为发生于佛灭后百(余)年、迦罗育王(又称黑阿育王)在位时期(有说公元前396年~前360年)。当时在印度东部的毗舍离有些比丘们开始违背戒律规定接受金钱布施,一位来自西边的比丘耶舍对此表示反对,双方发生争议,于是约集有威望的上座(长老)前来仲裁,裁定接受金银等“十事非法”。为了统一认识,僧众随后举行了结集,称为第二次结集,也称“七百人结集”或“毗舍离结集”。毗舍离一带占多数的比丘并不接受此次决议,而是另行结集,形成自己的戒律,据说有万人参加,称为“大结集”。此后僧团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派,其后的几百年间这两部继续分裂,相传有十八部。第二次结集后不久,摩揭陀国更迭为难陀王朝,公元前4世纪末又变为孔雀(Maurya)王朝,其第三代就是阿育王(A?oka,公元前268~231在位)。阿育王的连年征战使印度首次获得统一,其版图覆盖了除南端之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阿育王信仰并极力弘扬佛教,使得佛教流布范围更广,僧团人数激增,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僧团之中鱼龙混杂,导致一些正常的僧伽管理程序和诵戒仪式不能实行。众人一致认为应请出德高望重的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主持大局。于是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帝须主讲法义,肃清僧团,恢复了寺院的正常僧务。为进一步巩固成果,约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帝须召集高僧千人举行结集,史称第三次结集。据传这次结集编辑了一部《论事》以记载各派观点。第三次结集后,阿育王分派上座去各地弘扬佛教,所到一处,自成一派。昙无德到了西部,后来形成了法藏部。大天到了南印案达罗东部,后来在此形成了制多部。大天认为阿罗汉有五点不如佛,称为“大天五事”,对此法藏部表示反对。由“大天五事”也可窥见大乘思想的萌芽。分派至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地区)及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的上座形成了另一个大派——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主张三世实有,大行经院哲学之风。其另一特点是一反早期佛教抵制梵语的惯例,开始使用梵语重新编辑经典。后来从有部分出经部,反对有部的以论藏为中心,转而注重经藏,故而得名。经部是最晚分出的部派。有部、经部与大乘的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合称印度佛教有代表性思想的“四宗”。有部所传梵文《长阿含经》,吉尔吉特出土,抄于约8世纪公元之后迦湿弥罗与犍陀罗发展成为有部的两大中心,分别称为东方有部和西方有部。东方有部较为保守,集有巨著《大毗婆沙论》,自恃有部正统。西方有部则较为开放,并逐渐接受了经部思想,至世亲(Vasubandhu)造《俱舍论》集其大成,对《大毗婆沙论》有所批判与总结,传习甚广。众贤曾造《顺正理论》以东方立场来破斥《俱舍论》,但他也受到了《俱舍》的影响,对东方传统有所革新,又称为新有部。上座部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之后,形成了代表保守思想的大寺派。该派僧人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将口传的三藏经典以巴利语写出。这一时期在锡兰也出现了无畏山寺派,接受了大乘以及后来的密教思想。5世纪时印度僧人觉音(Buddhaghosa)来到锡兰大寺,整理注解巴利三藏并作撰述,自此巴利三藏成为现在的形态。上述两派长期对立,至12世纪时锡兰国王取缔无畏山寺派,扶持大寺派为正统。锡兰大寺派将上座部佛教和巴利语经典传至东南亚各国,发展成为南传佛教,也称上座部(Theravāda)佛教。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各个小乘部派依然强盛,据7世纪玄奘和义净记述,如果将各个小乘部派合计起来,则比大乘更为流行。佛教艺术初兴印度各地出土的阿育王石柱雕刻,是孔雀王朝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件精品是鹿野苑出土的四狮子柱头,象征佛教传遍四方,被选用为印度国徽图案。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和巴尔胡特佛塔遗迹是早期佛教艺术的代表。桑奇大塔始建于阿育王时期,至巽伽王朝扩建,其大塔石门的雕刻堪称精品。建于巽伽王朝时期的巴尔胡特佛塔,包含大量佛本生故事浮雕。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一大特点是不用人形描绘佛陀,而是以菩提树、法轮、伞盖、脚印等符号暗示佛的存在,称为“不表现原则”。关于佛在世时优填王造佛像的传说应是后世杜撰,佛像的出现一般认为始自公元1世纪前后的犍陀罗以及马图拉地区。桑奇大塔与石门为波斯匿王说法,桑奇大塔北门门柱雕刻,约公元1世纪中下部的菩提树代表佛陀三十三天下凡,巴尔胡特佛塔雕刻,约公元前2世纪宝阶顶部与底部各有一只脚,代表佛陀从三十三天下到人世(印度国家博物馆藏)十分钟读完印度佛教史(下)叶少勇大小乘佛教并行的时代,正值印度宗教、文学、艺术的繁盛时期,南北印度历经案达罗(公元前2
本文标题:叶少勇十分钟读完印度佛教史(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4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