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法成分
第五节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独立成分一、主语、谓语主语是说话人所要陈述的对象,在汉语里主语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话题。谓语是来陈述主语的。•(1)弟弟在看电影。•——施事•(2)信寄走了。•——受事•(3)她很聪明。•——主体•(4)他家里有一只猫。•——处所•(5)今天是星期三。•——判断的对象(一)构成主语的材料•名词性主语•1、春天到了。•2、前头出现一盏红灯。•3、现在有,将来也有。•4、这是实话。•5、贵的不要。•6、谁来了?•7、教室里很冷。•8、上课的时候别说话。•9、一米等于三尺。•10、他老人家也来了。•11、人民总理爱人民。•12、吃的穿的都有了。•13、一人一个太少了。•汉语的主语缺乏形态标志,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也比较松散,因此,分析主语和谓语,只有从形式上的语序和语义上的施受关系来考虑。•动词性主语•1、说比做容易。•2、专心地听才能听懂。•3、来中国不止一次了。•4、记不住怎么办?•5、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6、上来挤挤也行啊!•7、叫他来可以吗?•8、他不来也成。•形容词性主语•1、勤俭是美德。•2、太随便也不好。•3、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4、劝大家冷静点是必要的。•5、作风泼辣是她的特点。(二)构成谓语的材料•谓语中心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抽出它,句子就散架了。认准谓语中心十分重要。•动词性谓语•1、您坐!•2、我们马上下课。•3、他是学生。•4、他站起来。•5、你记得住记不住?•6、你进来坐吧。•7、他请我吃饭。•8、面包我吃了。•形容词性谓语•1、你好!•2、他的成绩最不好。•3、歌声优美极了。•4、湖水清澈美丽。•5、和平使他高兴。•6、我嗓子疼。•名词性谓语•1、明天春节。•2、这件衣服我的。•3、每人一本。•4、我温州人。•5、她长头发大眼睛。•6、他们一人一碗。•(三)主谓的意义类型•主语的意义类型•1、施事主语(广义):动作的发出者(包括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施事者+动作——我们学语法。•——演员的表情抓住了观众的视线。•2、受事主语(广义):动作的承受者(包括动作结果、对象)。•受动者+动作——语法学完了。•——窗花剪好了。受事主语句有以下特点:•第一、含有被动意义。•(1)自行车被偷走了。•(2)信寄走了。•第二、主语是有定的•(3)书买来了。•(4)什么都吃一点儿。•第三、谓语一般要求是复杂的•(5)这孩子嘴刁,瘦肉吃,肥肉不吃。•(6)“你不喝啤酒?”•“啤酒喝。”•(7)苹果不买了。•3、当事主语(中性主语):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1)鸣鸣很聪明。•(2)今天星期四。•——谓语不用动词而用形容词、名词•(3)汪洋是我的同学。•(4)床上有个漂亮的绒毛狗。•——谓语是动词,主语却并不具施受关系,而是表判断、说明意义或是与动词有关联的事物。•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要看谓语对主语的作用。•1、着重于叙述:羊被狼咬死了。谓语由动词性词语充当•2、着重于描写:远近高低各不同。谓语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3、着重于判断说明:鲁迅是浙江人。谓语动词一般用“是、有、像”等二、动语•谓语如果是动宾短语,就可以分析出动语和宾语。•动语是谓语里支配或关涉某一事物的动词性成分,即带宾成分。•(一)构成动语的材料:•1、我写字。•2、她涨红了脸。•3、你看不看电影。•4、他看了一本新书。•三、宾语•宾语跟动语相对待,是动语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一)构成宾语的材料:•名词性宾语:•(1)外面停着一辆小轿车。•(2)扎小辫的是我姐姐•(3)我爱祖国。•(4)我前年去了一趟北京。•(5)大会讨论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6)这杯子很漂亮,我买了两个。•(7)电脑是新的,电脑桌是旧的。•(8)肇庆特产有端砚、茨实、和莲藕。•(9)卖东西的人找给我三块五毛钱。•谓词性宾语:•1、“感到主张打算希望禁止”这些动词可以带单个的动词、形容词或各种谓词性词组作宾语,例如:•主张打•主张迅速转移•感到骄傲、打算放弃、希望明天会更好、禁止吸烟•2、“进行给以受到严加发现”这些动词能带的宾语范围比较小,充当宾语的单个动词一般是双音节的,以及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进行改造、受到责备、进行彻底的改造、受到严厉的责备•给以奖励、严加管理、发现出问题了•3、“同意赞成反对喜欢担心”这些动词既能带名词性宾语,又能带谓词性宾语,例如:•赞成这个方案、赞成写个报告交给她、•喜欢这种人、喜欢交朋友、•同意买房子、同意这种观点、•反对拆迁、反对这种做法、•担心出事儿、担心你的身体•(二)宾语的意义类型•1、受事宾语:动作行为直接支配关涉的人或事物。如:我读书。你写字。他洗衣服。•动作的结果:写诗、打毛衣、照相、•动作的承受者:审稿子、带学徒•动作的对象:尊敬老师、教育孩子、•2.施事宾语(存现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例如:•前面来了一个人。村子里死了两头牛。•门外蹲着一条狗。•3.当事宾语•也叫中性宾语。指受事、施事以外的,或难以断定是受事还是施事的宾语。•表工具:照镜子弹钢琴•表方式:跳伦巴写楷体•表处所:写黑板上飞机•表时间:起五更过春节•表目的:考大学挤汽车•表原因:避风头养病表存在:学校的周围是新建的住宅区。四、定语•(一)定语的构成材料,除副词外,其它实词和短语一般都可以做定语。•(二)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1、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充当。•如:绍兴老酒三本书烤羊肉红帽子•2、描写性定语: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一般由重叠式形容词充当。•如:高高的个子金灿灿的阳光•(三)定语和助词“的”•“的”是定语标志•(四)多层定语:•1、定语本身是定中偏正短语•鲁镇的酒店的格局一位老师的建议•└--------------)--┘└------------)---┘•└----)----┘└---)--┘•2、定语中心语本身是个定中偏正短语•一项老师的建议一道金色的阳光•└--)----------┘└--)------------┘•└--)----┘└--)-----┘•3、这两种情况也可能同时存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①•└--)--------------------------------┘②•由定中短语整体加上定语的情况就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多层定语,以左统右•例:一弯纤尘不染的银色月亮•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语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的是:•(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3)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表示“多少?”)•(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例:(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小说。(2)(她的)(那件)(新做)的(翠绿)(仿毛)(孔雀)旗袍•注意:联合短语做定语的情况•红的白的黄的花•——不是多层定语•五、状语•状语是动词性和形容词性词语前边起修饰作用的成分。•(一)状语的构成材料•1、副词:非常高兴。•2、形容词:少抽烟。•3、介词短语:他对自己很严格。•4、数量短语;一把拉住。•5、时间名词:他昨天来过。•6、能愿动词:你愿意干吗?•7、拟声词:大雨哗啦啦地倾泻而下•(二)状语和助词“地”。•“地”是状语标志•(三)状语的位置:•1、状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前边•(1)快跑!•(2)学校‖明天开大会。•(3)他‖从椅子上跳起来。•(4)吴莉‖特别老实。•(5)杨经理‖不同意我们的方案。••2、有时也用在主语前面,对全句起修饰作用,如:•〔对于目前局势〕,我‖持乐观态度。•3、状语有时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后边,成为状语后置的句式。例如:•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四)多层状语:以左统右•(1)激动地从椅子上一下子跳起来。|]|•|]|•|]|•多层状语的大致的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例如:•(2)祖冲之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兴趣。•(3)他已经在会上向大家详细地说明了情况。•总之,语序排列顺序的前后,最后要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的需要。六、补语补语是动词和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一)补语的构成材料•1、形容词:他讲明白了。•2、动词;他讲完了。•3、代词:他讲得怎么样?•4、偏正:他讲得很透彻。•5、联合:他讲得深刻动人。•6、数量:他讲了两次。•7、主谓:他讲得天花乱坠。•8、介词短语:他讲到哪儿了?•(二)多层补语:•排列顺序是:结果补语,处所补语或数量补语,趋向补语(来、去),例如:•(1)听懂一点•(2)病倒在工作岗位•(3)走到深山来•(4)草丛中跳出小松鼠来•(5)滑倒在地上两次•分析多层补语可以先远后近。•(三)补语和宾语的区别•1、看关系:“喜欢安静、考虑清楚”•2、看词性:买几本;看几遍•3、能否变成把字句:•他浪费了两个钟头—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他干了两个钟头—他把两个钟头干了。•七、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1、定语中心语;指与定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如“学术界的主要注意力”。•谓词性词语也可做定语中心语,如“重视智力的开发”。•2、状语中心语:指与状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如“已经来了。”•但在名词谓语句里状语中心语可由名词充当,如“现在已经深秋了。”3、补语中心语:指与补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或短语充当,•如“病得厉害”、“惊慌失措得像个孩子“。八、特殊成分•(一)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在句意上必需的成分,位置上,它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置于句末,还可以插在句中。•一)插入语•1、表示肯定或强调的口气,“毫无疑问、不用说、尤其是“•2、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看来、算起来、说不定“•3、表示消息来源,“据说、听说“•4、引起对方注意,“你看“•5、表示总括的意义,“总之“•6、表示注释补充举例,“也就是、包括、正如“•7、表示对语意的附带说明,“严格地说、不瞒你说”•(二)称呼语,引起注意,•“老师,……”•“喂,你在干什么?•(三)感叹语•哎呀,想不到是你老兄来了。•啊,多么令人心醉的秋色•(四)拟声语•呜,呜,呜;——汽笛叫声突然从那边远远的河身的弯曲地方传来了。•砰,砰,我正在擦枪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二)复说语:句中有成分与它指称同一内容九、中心词分析法(成分分析法)•(一)中心词分析法的主要特点:•1、把主谓词组看做句子,而且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词组组成的。(非主谓句叫“无主句”)•2、碰到偏正短语时首先找出它的中心语,碰到动宾或动补短语也要先找出谓语中心语,既把主语和谓语看成句子的主干成分。•3、设立句子的六大成分,而且分为三个层次,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附加成分。•4、每个实词都和句子成分一一对上号,只承认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二)中心词分析法的步骤:•1、先用两根竖线把句子分为主谓两大块。•2、再找出谓语中心词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补语•3、在主语部分找出主语中心词及其修饰的定语,在谓语部分找出修饰谓语中心词的状语•4、宾语如果有定语修饰的话继续寻找。•5、一些特殊的成分,比如“兼语短语”、独立成分也有相应的符号•(三)优点: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四)缺点•1、其层次不是真正的句法结构的层次,只是句子六大成分的层次•2、不讲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致使多个定语状语补语在一个层面上出现•3、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可直接做句子成分,而其它短语不行,致使句子成分有的是词有的是短语,在理论上显得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语法之句法成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5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