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十世紀東南亞的轉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錢江東南亞簡介「東南亞」名稱的由來東南亞各國的名稱地理與氣候民族與語言宗教第一部份﹕古代東南亞柬埔寨(從扶南王國到吳哥王朝)–「扶南」﹐意為「山王之國」–真臘王國–吳哥王朝古代東南亞越南(從南越國到占婆王國)–文郎國–趙佗建立的南越國–「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占婆王國(ChampaKingdom)古代東南亞泰國(從林陽國到阿瑜陀耶王國)–林陽–墮羅鋍底(Dvaravati)–八百媳婦國–羅斛王國(LopburiKingdom)–素可泰王國(SukothaiKingdom)–阿瑜陀耶王國(AyutthayaKingdom)古代東南亞緬甸(從蒲甘王朝到雍籍牙王朝)–敦忍乙國–撣國(ShanKingdom)–驃國(PyuKingdom)–直通王國(ThatonKingdom)–蒲甘王朝(PaganKingdom)–阿瓦(Ava)﹑勃固(Pegu)﹑阿拉干(Arakan)三個王國鼎立–雍籍牙王朝(AungzeyaKingdom)古代東南亞馬來半島(從狼牙修國到馬六甲王國)–狼牙修國(LankasukaKingdom)–吉打國(KedahKingdom)–彭亨國(PahangKingdom)–丁加奴國(TrengganuKingdom)–柔佛國(JohoreKingdom)–馬六甲王國(MelakaKingdom)古代東南亞印尼群島(從葉調國到室利佛逝帝國)–葉調國(YavadvipaKingdom)–多羅磨王國(TarumaKingdom)–干陀利王國(Kan-to-liKingdom)–室利佛逝帝國(SrivijayaEmpire)小結第二部份﹕近代東南亞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的早期殖民活動–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1518年﹐葡萄牙人進入暹羅(Siam)經商及傳教–1555年﹐葡萄牙人進入柬埔寨–1555年﹐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宿務島(Cebu)建立殖民地–1571年﹐西班牙人佔領馬尼拉–1602年﹐荷蘭人在暹羅北大年(Patani)設立商館–1603年﹐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第一次屠殺華僑商人–1607年﹐荷蘭人在馬來半島的彭亨設立商館–1641年﹐荷蘭人奪取馬六甲–1659年﹐荷蘭人攻佔蘇門達臘島的巨港(Palembang)–1705年﹐爪哇馬打蘭王國蘇丹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締結條約﹐允許公司在宮廷駐軍近代東南亞16-18世紀的東南亞1800年前後的東南亞近代東南亞西方殖民勢力在東南亞的擴張–英國﹕緬甸﹑馬來亞﹑文萊﹑沙撈越﹑沙巴和新加坡﹐面積101萬平方公里﹔–法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建立起法屬印度支那聯邦﹐面積74萬平方公里﹔–荷蘭﹕印度尼西亞群島﹐建立起荷屬東印度﹐面積余190萬平方公里﹔–葡萄牙﹕東帝汶﹐面積1.8萬平方公里﹔–美國﹕取代西班牙﹐佔領了菲律賓群島﹐面積29.9萬平方公里近代東南亞不同形式的殖民地統治方式第三部份﹕現代東南亞I東南亞各國的民族主義運動–東南亞民族主義運動概況現代東南亞–民族主義黨派及其領袖﹑思想和組織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II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對東南亞的影響–宗主國對殖民地經濟的殘酷掠奪–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另類發展模式﹕泰國III日本侵略與東南亞人民的抗日鬥爭日本「南進」政策的制定與目的–三個方面的目的自然資源切斷盟國對中國政府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獨霸太平洋日本侵略與東南亞人民的抗日鬥爭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統治–三種不同的統治方式﹕直接統治區﹔起初由日本直接統治﹐後給予有限自治或名義上獨立的國家和地區﹔聯盟國﹔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抗日鬥爭IV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戰後東南亞反殖民運動概況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與海牙圓桌會議–「三亞運動」–《林牙椰蒂協定》(LinggadjatiAgreement)–兩次「警察行動」(PoliceAction)–海牙圓桌會議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印度支那三國抗法戰爭–1946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法軍戰略的轉變﹔越南前阮朝皇帝保大(EmperorBaoDai)﹔–1950年1月底胡志明秘密訪問中國–奠邊府(Dien-bien-phu)戰役–日內瓦會議與印支半島三國獨立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從馬來亞聯盟到馬來亞聯合邦的獨立–1946年1月,英國殖民政府白皮書–1946年3月﹐馬來民族統一機構成立–1948年2月1日宣佈成立馬來亞聯合邦–1957年8月31日宣佈成立馬來亞聯合邦–馬來西亞的誕生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新馬分治–社會﹑政治﹑經濟與階級層面的矛盾,最後往往以民族矛盾或種族矛盾的形式表現出來–李光耀主張建立一個包括華人等少數民族在內的公平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而馬來西亞總理東姑拉赫曼(TunkuAbdulRahman)等馬來民族主義者則要求建立一個馬來人佔主導地位的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宣佈新加坡獨立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緬甸–英國於1945年5月公佈了恢復統治緬甸的《白皮書》–《康堤協定》–仰光瑞德宮大金塔十萬人群眾大會–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GeneralAungSan)遭謀殺–1948年1月2日,緬甸正式宣佈獨立戰後反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菲律賓–從嚴格的意義上說,菲律賓的民族獨立並不是菲律賓人民經過長期鬥爭或談判爭取得來的,而是美國人主動給予的。–1934年3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案》(Tydings-McDuffieAct)V獨立自主後的東南亞社會與經濟戰後至80年代初東南亞國家政治發展的主要特徵–中央集權主義政治是此時期政治發展的主流軍人統治模式一黨獨大的政治統治模式專制的家族統治王朝印度支那三國(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社會主義模式–形成了不同的政治體制和政治力量–培育民主體制和推行精英政治獨立自主後的東南亞社會與經濟戰後至80年代初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80年代初至2000年東南亞歷史發展的變化﹑趨勢與特點VI東盟的建立與發展東盟組織建立的背景–東盟創建之前的三類區域組織「東南亞條約組織」(SEATO)東南亞開發部長會議和亞洲開發銀行「東南亞聯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馬菲印聯盟」Maphilindo–東盟誕生的三個方面因素東盟的建立與發展東盟組織發展的三個階段–從1967年東盟成立至80年代中期的起始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1993年–1993年到今天東盟的建立與發展從雙邊合作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菲律賓早在1982年就曾提出過類似的基本設想–1991年10月,東盟經濟部長會議一致同意在未來的15年內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1992年1月,在第四屆東盟國家首腦會議上,各國領導人讚同並通過了建立自貿區的宣言,簽署了《有效普惠關稅協定》,準備從1993年到2008年的15年內,分階段把東盟各成員國的進口商品的有效關稅稅率降到5%至0%東盟的建立與發展小結–爭取民族獨立的四種類型–國際形勢的突然變化給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局勢帶來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兩種不同發展方向的國家–不同的政治體制第三部份﹕總結與教學建議二十世紀東南亞史的主要線索–不同時期政治制度的變化–從殖民地到非殖民化–戰後的迅速發展與變化總結與教學建議講授本課程時應注意的教學重點–歐洲人的殖民活動與特點–東南亞民族主義的興起–東南亞各國戰後的民族獨立運動與類型–東盟的建立及其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的作用總結與教學建議如何在有限的十節課時間內安排教授二十世紀的東南亞史﹖–以一節課的時間先向學生們簡單地介紹東南亞的地理和基本狀況﹐以及古代及近代的歷史。–以兩節課的時間﹐講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東南亞社會。–以一節課的時間﹐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東南亞。–以四節課的時間﹐講解戰後東南亞各國的民族獨立運動。–最後﹐以兩節課的時間﹐講解東盟組織的建立及其發展﹑作用等。擬建議閱讀的教學參考書MarySomersHeidhues,SoutheastAsia:AConciseHistory,London:Thames&Hudson,2000.MiltonOsborne,SoutheastAsia:AnIntroductoryHistory,Sydney:Allen&Unwin,2000.NicholasTarling,SoutheastAsia:AModernHistory,Melbourne: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NormanG.Owened.,TheEmergenceofModernSoutheastAsia:ANewHistory,Singapore:SingaporeUniversityPress,2005.擬建議閱讀的教學參考書D.R.SarDesai,SoutheastAsia:Past&Present,Colorado:WestviewPress,1997.(此書有台灣蔡百詮翻譯的中文譯本,由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出版,但由於譯者不懂東南亞歷史,中文表述能力很差,書中錯誤的地名﹑人名比比皆是,建議使用此中文譯本要小心,最好核對英文原著一起使用)NicholasTarlinged.,TheCambridgeHistoryofSoutheastAsia(2volum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此書有賀聖達﹑王士錄等人合譯的中文本,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譯者雖然熟悉東南亞歷史﹐但由於英文水平有限,很多地方誤解了英文原著的意思,翻譯自然也就不準確。建議使用此中文譯本要小心,最好核對英文原著一起使用)擬建議閱讀的教學參考書梁英明﹑梁志明﹑周南京﹑趙敬﹕《近現代東南亞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北京崑崙出版社曾於2001年再版)余定邦﹕《東南亞近代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賀聖達﹑王文良﹑何平﹕《戰後東南亞歷史發展1945-1994》,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本文标题:二十世纪东南亚转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7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