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会计从业资格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产物。(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选择题)(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以凭证为依据3.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三)会计的分类: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一)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1.进行会计核算须经历的四个环节(1)确认。(2)计量。(3)记录(4)报告(最终环节)。2.会计核算具体表现形式:(1)记账。(2)算账。(3)报账。3.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七种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会计凭证;(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二)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三)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计量标准,即计量属性。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①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②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③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④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⑤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一般情况下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例1】(单选)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B.会计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分C.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D.进行会计核算须经历确认、计量、计算、报告四个环节[答案]D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工业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为了从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的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会循环与周转。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公司聘请经理)。【例2】(判断题)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应当考虑其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答案]×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基础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解决会计人员的立场。二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三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对会计主体概念还应明确: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法人)都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并非都是法律主体(法人)。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一旦进入破产清算,持续经营的前提就不存在了,企业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了。在非持续经营状况下,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囚,以及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通常表明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1.企业已在当期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2.企业已经正式决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3.企业已确定在当期或下一个会计期间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而被迫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清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四)货币计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单位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区别联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没有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没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没有现代会计。二、会计基础会计分期假设,使得企业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和应归属期间不一定完全一致。在收支期间和应归属期间不一致时,产生了制定有关费用和收入的确认、计量的会计核算基础,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1:销售款未收例2:预收销售款例3:应付借款利息例4:预付下期租金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非经营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企业单位的所有业务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例3】(单选题)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空间范围的是()。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期间D.货币计量[答案]A【例4】(单选题)一般说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A.并非对等的概念B.是相互一致的C.是不相关的D.是相互可替代的[答案]A【例5】(单选题)会计分期是建立在()基础上的。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权责发生制[答案]B【例6】(单选题)我国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是基于()的基本会计假设。A.会计主体B.货币计量C.会计分期D.持续经营[答案]C【例7】(判断题)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本年度末以银行存款支付下年度的财产保险费不应当算为本年度的费用开支。()[答案]√【例8】(判断题)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择以人民币或外币为记账本位币。()[答案]√【例9】(判断题)企业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答案]√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占用:资产,资金来源: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合计必然相等,表现资金运动静止状态。收入、费用、利润表现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收入、费用及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因而这六项会计要素又称为财务报表要素。【例10】(单选题)下列会计要素中,表现为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的是()。A.资产B.负债C.利润D.所有者权益[答案]C【例1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会计要素。A.负债B.支出C.收入D.费用[答案]B(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资产的基本特征: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注意: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l—1】某企业的某工序上有两台机床,其中A机床型号较老,自B机床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再使用;B机床是A机床的替代产品,目前承担该工序的全部生产任务。A、B机床是否都是企业的固定资产?A机床不应确认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该企业原有的A机床已长期闲置不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应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B机床已经投入了使用,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所以应该作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②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例l—2】甲企业的加工车间有两台设备。A设备系从乙企业融资租入获得,B设备系从丙企业以经营租入方式获得,目前两台设备均投入使用。A、B设备是否为甲企业的资产?这里要注意经营租入与融资租入的区别。企业对经营租入的B设备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因此B设备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而企业对融资租入的A设备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权利,即拥有实际控制权,因此应将A设备确认为企业的资产。③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例l—3】企业计划在年底购买一批机器设备,6月份与销售方签订了购买合同,但买际购买行为发生在10月份,则企业不能在6月份将该批设备确认为资产。(2)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
本文标题:会计从业资格的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8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