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江苏省《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实就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等。“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这15个文言虚词是高考的考查范围。虽然大多数文言虚词意义比较抽象,却能起组织文言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作用,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因此,这一考点已成为江苏省、山东省和其他一些自主命题省份历年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内容。如:试卷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考查题文言语句翻译题2012年江苏卷《伯父墓表》之、以、于、焉2011年江苏卷《陈公弼传》为、而、之、以、且2012年山东卷《后汉书·阴兴传》而、为、以、乎所、之、其【规律总结】江苏省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采用融合到翻译题中的命题形式来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而其他一些自主命题的省份除了上面的形式外,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具体语境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阳侯,庆弟博为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信息提炼帖】人物主要事迹性格品质阴兴(传主)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帝征伐,随侍光武帝左右,对光武帝照顾殷勤周到忠诚、细心、恭谨好施舍,爱交结,举荐唯贤不唯亲,临终推荐与自己关系不好的堂兄阴嵩忠诚公允辞让关内侯的爵位,推辞大司马的职位;安居于街巷之中不贪图富贵权势,淡泊廉洁人物主要事迹性格品质阴兴(传主)回答阴贵人他辞让官爵的缘故明事理、懂进退、见识非凡皇上(光武帝、明帝)非常信赖阴兴;多次授予阴兴官爵;阴兴临终前前去探望并询问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阴兴去世后下诏褒扬其美德并封赏其家族信赖器重阴兴,从侧面表现阴兴的才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审题推断】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选项释义分析推论A语境中是说阴兴随从并亲自侍奉光武帝;“躬”后面的“履”是动词,因此“躬”应为副词“亲自”的意思错误B从“不相好,知其有用”中可知虽然阴兴和他们并不相好,但仍然称赞他们的长处并推荐其任官;“称”为“称赞”的意思正确选项释义分析推论C“不敢惜身”“不可苟冒”,从中可知阴兴执意拒绝皇帝的加封;“固”为“坚决”的意思正确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中可知虽然两人关系不好,但阴兴对其从兄嵩的优点仍然赞赏有加;“能”为形容词“和睦、融洽”的意思正确【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要做好以下两点:1.知故事。读懂故事是解读文言实词的关键。如本题D项,抓住语境中的关键词“然”,可知两人关系不好,进而推测选项中释义为“和睦”是正确的。阅读全文,弄清文中人物、事迹、品性等要素,把握文章大意,理解语句的意思,这是准确把握句中文言实词含义的关键。2.巧代入。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把选项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代入语境,分析词义、词性、句法是否合乎要求,进而做出选择判断。当然,在验证词语释义正确与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文言知识储备,注意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中思考解决问题。答案:A【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B.C.D.﹒﹒﹒﹒﹒﹒﹒﹒【审题推断】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选项意义、用法分析推论A“华而少实”中“而”连接前后是转折意,因此“而”表转折,翻译为“但是”;“腾跃而上”中的“腾跃”是对“上”的修饰,因此“而”表修饰,不译不同B“卒不为宗亲求位”和“为击破沛公军”中的“为”,均为介词,“替”的意思相同选项意义、用法分析推论C“欲以(之)代吴汉为大司马”中的“以”是“用”的意思,介词;“但以刘日薄西山”结合原文应是因为刘氏身体虚弱,自己不能离开,“以”表原因,译为“因为”,介词不同D“里巷”是具体的位置名称,“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介词;“先乎吾”表比较,因此,“乎”应当“比”讲,介词不同【解题指导】第一步:审读题干,确定选择答案的方向,即选择相同还是不同的一组。第二步:首先确定课内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来推断阅读材料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最后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意义是否相同。第三步:综合检查,确定答案。答案:B得失反思:做高考文言虚词选择题,一定要把题中选项所列出的材料中的语句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再结合所给的课内的语句进行比较,看两句中加点的同一虚词能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如果意义相同,再比较它们的用法(词性)是否相同,最后根据推论,进行选择。高考专家如是说: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每组中后一例是我们学过的课内语句)中的同一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比较、判断能力。此类题目的考查侧重点在所选取的文言阅读文本中的重点文言虚词,这也是高考测试考生对文言虚词理解判断能力的难点。本题中A、C两组区分难度不大,较有迷惑性的是D组,两个语句中的“乎”虽同为介词,但一个是表处所的,另一个是表比较,意义是不一样的。高考状元如是说:我做本题,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先确定选择答案的方向;第二步,力求读懂文章,把握文意,弄清人物关系,准确理解题中选项列出的材料中的语句意思;第三步,结合已确定的课内的虚词意义和用法,来比较验证不同语境中的同一虚词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B项,“为击破沛公军”中“为”是介词,可译为“替,给”;“卒不为宗亲求位”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此相同,因此我选择了B项。阅卷老师如是说:阅卷老师如是说:在阅卷过程中,有两类问题比较集中:(1)部分考生对题中提供的课内语句熟悉程度不够,再加之高考提供的是陌生的阅读文本,因此,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语境来准确判断选择,如有的考生对虚词“而”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和意义拿捏不准,造成了选择失误;(2)文言阅读理解能力薄弱,不能在语境中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如D项两句中的“乎”均为介词,但意义是不一样的,一个表处所,另一个表比较。有些考生没能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而误选了此项。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3分)()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②是以世称其忠平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审题推断】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②是以世称其忠平。推论:是世人对阴兴的称赞,间接体现阴兴的美德。可排除C、D两项。【信息2】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推论:这是明帝说的话,间接体现了阴兴的美德。可排除B项。【解题指导】做好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明确题意。读透题目包含的信息和限制,如本题中的“全都”“直接体现”“阴兴”三个关键词点明题目的要求和范围,“美德”点明话题。第二,准确解读。句不离境,要在语境中对句子进行准确解读,如本题②⑥两句均是间接体现了阴兴的美德。第三,巧妙排除。优先排除“最不是”的信息,灵活地扫除障碍。【答案】A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审题推断】细审本题,结合阅读材料,写出你读取的关键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据此可知,阴兴只是向光武帝介绍了二人的才干。推论:光武帝后来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不是阴兴的请求。因此,C项与原文内容不符。【解题指导】做这类题目:(1)要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2)要细读选项,将总体认识和细节分析结合起来对比阅读。(3)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找出其中的差异。如“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阴兴只是向光武帝介绍了席广和阴嵩的才干,然而C项变成了阴兴请求光武帝让他们二人做官。很明显,这是不符合文意的。【答案】C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审题推断】写出你认为翻译以上三个句子的关键信息。【信息1】“……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推论:“辄”,副词,总是。“清宫”在动词“入”的后面,表“入”的目的,故“清”应为“清理”,“清宫”指“清理宫室”。“甚见亲信”,被动句。【信息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光武帝很赞许阴兴的谦让,没有强迫他。推论:由《陈情表》中“舅夺母志”可以推断出“夺”是动词,改变。【信息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阴兴言语恳切真挚,感动了光武帝身边的人。推论:“中”,心中。“感动”,使动词,“使……感动”的意思。“左右”,指光武帝身边的人。【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包括对实虚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指翻译要准确,“达”指翻译要通顺,“雅”指要有文采,三者结合,才能很好地翻译句子。另外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才能准确翻译。(1)注意“辄
本文标题:【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9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