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6综合公园、居住区绿地园林
第四章各类园林绿地设计第一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第二节居住区绿地设计第三节专类公园规划设计第四节生产、防护、附属及其他绿地第一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一、综合性公园的类型及作用(一)类型1·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在中、小城市可设1~2处,大城市可设数个,服务半径2000-3000m,面积10-100hm2。2·区域性公园在较大的城市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一般在城市各区域分别设置1~2处,其服务半径1000-1500m,面积5-10hm2。(二)综合性公园的作用1、游乐休息方面2、政治文化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二、综合性公园的面积及选址(一)面积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一般不小于l0hm2,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公园游人容量的计算公式: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近期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低的城市,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15m2。旺季的节假日,游人的容纳量约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全市居民中10%的人同时游园。(二)选址(1)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去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的联系。(2)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建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城市用地,又有利于丰富园景。(3)可选择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景观丰富或现有树木较多的地段建园,这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还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遗产。(4)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可持续发展的余地。三、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原则1.贯彻政府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2.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传统,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3.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避免景观的重复建设。4.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5.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地组织公园各部分。6.要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及日常的经营管理。四、综合性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一)立意、确定公园特色应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定的性质、规模及任务书的要求和所收集、整理的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植物特点等资料,构思公园的特色,尤其要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二)确定公园的出入口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主要、次要和专用三种。主要出入口要求面对游人主要来向,尽量减少外界交通的干扰,避免设置于几条主要街道的交叉口上;同时应直接或间接地通向公园中心区。主要入口的设施一般包括以下3个部分,即:大门建筑(售票房、小卖部、休息廊等),入口前广场(汽车停车场、自行车存放处),入口后广场。次要出入口主要为方便附近居民或为了公园某一个局部而设,应有集散广场。专用出入口主要是为园务管理而设,在节假日有大量游人时才对群众敞开,一般可不设集散广场。目前己建成的公园主要入口前广场的大小差异较大,以(30~40)mX(l00~200)m的居多。入口后广场位于大门入口之内,面积可小些。它是从园外到园内集散的过渡地段,往往与主路直接联系,这里常布置公园导游图和游园须知等。公园出入口是游园的起点,给人以观赏的第一印象。应体现公园特色,美化街景。(三)功能分区(1)文化娱乐区:可设置展览馆、展览画廊、露天剧场、文娱室、阅览室、音乐厅、茶座等。(2)观赏游览区:结合自然、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造盆景园、展览温室,或布置观赏树木、花卉的专类园。(3)体育活动区:一般设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及各种球类活动健身器材的场所。(4)休息区:供休息、散步、打拳、练气功和欣赏自然风景。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溪旁、河边、湖泊等树木茂盛处。(5)儿童活动区:一般靠近公园入口,便于儿童进园后,能尽快到达园地。(6)老人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应当在安静休息区内或附近。要求环境幽雅、风景宜人。(7)公园管理区:设置在便于公园管理,便于与城市联系的地方。适当隐蔽,可设置办公楼、治安保卫、派出所、卫生室等。(四)景观分区1·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分景区(1)开朗的景区:宽广的水面、大面积的草坪、宽阔的铺装广场,往往都能形成开朗的景观。(2)雄伟的景区:利用挺拔的植物、陡峭的山形、耸立的建筑等形成雄伟庄严的气氛,达到巍峨壮丽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景观感染效果。(3)清静的景区:利用四周封闭而中间空旷的环境,如林间隙地、山林空谷等,游人能够安静的欣赏景观或进行较为安静的活动。(4)幽深的景区:利用地形的变化、植物的隐蔽、道路的曲折、山石建筑的障隔和联系,形成曲折多变的空间,达到优雅深遂的境界。2·按复合的空间组织景区一般都是在较大的园林空间中辟出相对小一些的空间,如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形成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复合性。3·按不同季节季相组织景区一般根据春花、夏阴、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为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每景区内都选取有代表特色的植物作为主景观,结合其他植物品种进行规划布局,四季景观特色明显,是经常用的一种方法。4·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景区(1)假山园以人工叠石为主,突出假山造型艺术,配以植物、建筑和水体。(2)水景园利用自然的或模仿自然的河、湖、溪、瀑等人工构筑的各种形式的水池、喷泉、跌水等水体构成的风景。(3)岩石园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岩石等自然景观。其他如山水园、沼泽园、花卉园、树木园等。(五)设置园路及铺装场地1.园路园路应比较明显、方便地引导游人到主要观赏点;应联系和组织各个功能分区、风景点及主要建筑,沿路可以有组织地欣赏园景。园路一般分为主路、支(次)路、小路。主路是全园最宽的联系主次入口和公园各区的道路,宜成环(闭合)布置。支路一般是各区内的道路,既联系全园的主路,往往又形成一些局部的小环。小路应该遍布全园各处,引导游人深入到园内各个偏僻宁静的角落。一般主、支路采取比较平整、耐压力较强的铺装面,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小路则可采取较美观自然的路面,如冰纹石块镶草皮、水泥砖镶草皮等。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来区别道路级别,还有助于引导游人沿着一定方向前进。2·铺装场地铺装场地的形式一般是依照建筑形式、园路布局及功能要求而定,可自然,也可规则。铺装场地上可有高大遮阳乔木,或花坛、喷泉、雕塑、园椅等设施。(六)种植设计1、一般在公园四周要安排卫生防护林带。2、文化娱乐区以突出遮阳、美化、四季有明显特征的绿化效果为佳。3、体育活动场地附近主要选种生长迅速、无落花、落果和飞扬种子的大乔木。4、儿童活动区的植物要色彩鲜艳、无毒无刺,活动场地上也应以遮阳为主。5、安静休息区的植物种植要求多种多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6、全园美化的重点及特殊点在景点、建筑物附近,这些地方可在植物品种及种植方式上下功夫,以突出各景点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第二节居住区绿地设计居住区环境是居民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家规定,绿色住宅建设不宜低于35%,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一、居住区绿地类型(一)居住区公共绿地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其位置适中,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500-1000m。面积2-5hm2。(二)宅旁绿地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它只供本幢居民使用。(三)道路绿地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进行布置。(四)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二、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的原则(1)各项绿地要统一布局,合理组织,突出特色,使用方便。(2)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原有树木,节约投资。(3)以植物造景为主,改善环境卫生与小气候。(4)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公园(游园)为核心,自成系统,并与城区相协调。(5)各组团绿地既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又要追求变化。(6)充分运用垂直绿化,屋顶、天台绿化、阳台、墙面绿化等多种绿化方式。(7)布局要紧凑、出入口的位置要考虑人流的方向。三、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一)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设计居住区内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不少于1·5m2人。公共中心常常和中心绿地结合起来,居住中心绿地在居住区中应位置适中并靠近住区主路。居住区中心绿地根据其面积大小分为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3级。中心绿地至少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绿地面积的75%,宜采用开敞式。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1·居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是为整个居民区服务的。布局与城市小公园相似,游人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是城市绿化空间的延续。居住区公园内最好有体育活动场所、适应各年龄组活动的游戏场及小卖部、茶室、棋牌、花坛、亭廊、雕塑等活动设施和丰富的四季景观的植物配置。植物配置应选用夏季遮阳效果好的落叶大乔木。绿化树种避免选择带刺的或有毒、有味的树木,应以落叶乔木为主,配以少量的观赏花木、草坪、草花等。2,居住小区游园小游园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相结合。一般1万人左右的小区可有一个大于0·5hm2的小游园,服务半径不超过300-500m。园路宽度以不小于2人并排行走的宽度为宜,一般主路宽3m左右,次路宽1·5~2m。小游园以植物造园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3·居住区组团绿地组团绿地多为建筑所包围的环境空间,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用地规模约40~200m2,服务半径为100~250m左右,组团绿地离居民居住环境较近,游人中老人和儿童较多,要精心安排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绿地率统计中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不少于1/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二)宅间绿地的规划设计住宅四周及庭院内的绿化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最接近居民,具有半私有性质,满足居民的领域心理,在居民日常生活的视野之内,便于邻里交往,便于学龄前儿童较安全地游戏、玩耍。1·宅间绿化应注意的问题(1)选择不同的树种,不同布置方式,成为识别的标志。(2)注意耐阴树种的配植,以确保建筑物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3)根据管线分布情况,在树木栽植时要留够距离。(4)树木的栽植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紧靠南向窗前尽量避免栽植乔木,尤其是常绿乔木。(5)把庭院、屋基、天井、阳台、室内的绿化结合起来。2·宅间绿化布置的形式(1)单元式住宅一般南面可选用落叶乔木,北面宜选用较耐阴的乔木、灌木进行绿化,东西两边乔木宜栽植高大落叶乔木,为进一步防晒,可种植攀缘植物。(2)庭院绿化多以布置花木为主,辅以山石、水池、花坛,园林小品等,形成自然、幽静的居住生活环境,也可以以草坪为主,栽种树木花草。(3)生活杂务用场地、垃圾站点的绿化宜采用绿化将其隐蔽,以免有碍观瞻。(三)居住区道路绿地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点、线、面绿化系统中的线的部分,居住区道路绿地有利于居住区的通风,改善小气候,减少交通噪声的影响,保护路面以及美化街景。小区内路旁绿地的植物配置而要根据小区道路的主次、走向、住宅建筑群的排列形式和红线内除道路外绿化地的面积等情况,采取不同的配置手法。一般南北走向的入口主路,由于两旁住宅楼山墙距离道路各留有较宽的绿化地。为了打破楼群间平直的建筑轮廓线,可以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紧靠两边山墙,配置1~2行比较高大的常绿针叶乔木,如雪松、桧柏、龙柏等,以遮挡东、西晒的太阳辐射和形成高大的绿色竖向背景。东西走向的入口主路,则因直接与住宅门户或其他公共建筑的入口相通,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主路边依据两旁建筑物的距离和各种设施的布局,可间隔栽植落叶大乔木,
本文标题:6综合公园、居住区绿地园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3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