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工伤保险法规政策-------------------潘贵泉工伤保险法规政策教育培训工伤保险法规政策《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总理令第375号《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福建省政府[2004]012号《厦门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厦门市市长令第113号第一章总则(一)工伤保险宗旨目的•职工方面;保障工伤职工医疗救治和基本生活,促进工伤职工身体各器官功能康复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恢复,促使工伤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方面;建立用人单位间互助互济机制,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促进工伤事故预防,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二)工伤保险职能•工伤保险三大职能: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事故预防、职业康复(医疗康复与职业康复)•三大职能的排序:我国:(医疗救治)经济补偿——事故预防——职业康复;指导思想、安全生产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外国:事故预防——(医疗救治)康复————经济赔偿;指导思想:零事故、零伤亡,严格的管理制度。事故预防机制事故预防机制:单轨制、双轨制;•单轨制利与弊;监察与服务捆绑•双轨制:国家监察--劳动安全法令实施,工业安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标准.女工未成年工保护、处罚.关停企业.审判责任人—是国家执法;•社团组织检查--预防性检查,检查隐患.指导整改.技术咨询.预防事故.中介性服务性咨询服务---是工伤保险约束。•二者各有侧重和分工,配合、合作、交流,共同发挥作用。构建工伤事故预防制度,实施积极的事故预防办法•1、浮动费率制度。•2、提取工伤事故预防经费,开展事故预防宣传教育培训。•3、服务企业开展预防性检查:检查隐患.指导整改.技术咨询.预防事故.中介性服务性咨询服务。•4、工伤事故预防研究工作。构建工伤康复制度,实施康复治疗办法•“早期康复”,“先康复后评残”的原则;•进行准入控制,康复治疗须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确认;•制定《康复治疗准入的标准和康复评价标准》,为劳动能力鉴定进行康复准入确认和康复疗效评价提供标准依据;•规定了申请康复的途径和操作办法;•规范康复治疗的管理。(三)工伤保险条例适用范围•1、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雇主及其雇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2、参照:除国家机关和依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3、实质范围的扩大:•(附则第61条第1款)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附则第63条第1款)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四)用人单位与职工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1、用人单位有为职工投保的责任和义务;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2、(60条)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职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依法按《条例》规定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项目。•3、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特点;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不能以商业保险替代工伤保险,应当在参加工伤保险基础上,将参加商业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一个补充。现实中未参保的情况:•建筑企业因工伤保险制度的局限性、建筑法规的规定、系统内的建工人力意外险的影响以及临时用工性强、用工时限短、流动性大及层层转包等因素和特点,使建筑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的临时用工一直以来没有参保;•有的用人单位以其他商业保险如雇主责任险、人身伤害意外险替代工伤保险;•因工伤保险与养老、医疗的适用范围不同,现行“捆绑式征缴”造成一些企业认为自己不属参保对象而未能投保,影响工伤保险履盖面.《实施规定》新的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享受定期待遇的工伤职工实行社会化的管理服务;•各有关部门在工伤保险工作中的职责、作用。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一)工伤保险基金的用途、运作管理模式•基金用途: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支出;•设区市统筹;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基金支出的特点:滞后性、长期性、累积性;•费率设定和收缴的科学设定。(二)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行业差别费率(行业基准费率)•行业风险分类低风险行业0.5%中等风险行业1%高风险行业2%首次登记参保:依据营业执照,适用行业范围及风险分类确定行业差别费率;经营范围跨行业的,以经营最高风险行业确定费率;未能记载经营范围的,以中等风险行业确定费率。《条例》与《暂行规定》行业费率的变化1、费率由原来的四档调整为现在的三档;取消了原1.5%的费率,原1.5%费率的行业单位均调到1%的费率档上;2、部分费率原为2%的行业单位(如建筑行业等)现调到1%的费率档上;3、部分费率原为1%的行业单位(如城市公共交通业等)现调到0.5%的费率档上;4、高风险行业的行业及单位数量明显减少,低风险行业的行业及单位数量适当增加了,总体费率下降了许多。(三)浮动费率•低风险行业不浮动;•中、高风险行业实行浮动,可连续上下浮动二个档次,上浮一档为120%,上浮二档为150%;下浮一档为80%,下浮二档为50%;2档↑150%1.5%2档↑150%3%1%1档↑120%1.2%2%1档↑120%2.4%1档↓80%0.8%1档↓80%1.6%2档↓50%0.5%2档↓50%1%行业费率档次:由3个档次衍生为9个档次.一类行业:0.5%;二类行业:0.5%,0.8%,1%,1.2%、0.5%;三类行业:1%、1.6%、2%、2.4%、3%。1、浮动费率发生浮动依据的因素:•(1)工伤保险费收支赔付率:支/收的100%计;•(2)人员伤亡率,按经鉴定达到伤残等级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1000‰计算(备注);•职业危害因素及状况,根据检测结果综合考虑;2、浮动指标及进行上下浮动:(1)赔付率﹥70%、人员伤亡率﹥4.5‰,上浮;(2)赔付率﹤40%、人员伤亡率﹤2‰,下浮;(3)赔付率﹥40%--﹤70%、人员伤亡率﹥2‰--﹤4.5‰,费率不变。3、每二个年度浮动一次,以浮动后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以浮动费率这一经济杠杆作为调控手段,促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伤事故预防,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四)缴费基数及申报•缴费基数: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缴费额:=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缴费率;•实行缴费与用人单位工资总额挂钩,职工个人没有缴费、与缴费没有直接联系,又如何计算缴费工资和待遇?•要求: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全部职工个人工资额之和;•用人单位报送职工工资总额时,必须同时报送用人单位全部职工花名册、每位职工上年度职工个人工资额(按月或按年);•经办机构根据职工个人工资额按《条例》第61条规定确定并记载职工本人工资。•职工个人工资额、个人月缴费工资、个人12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的概念;•(根据)职工个人工资额--(确定并记载)个人月缴费工资---12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享受待遇的本人工资);比例:张三:18万元/年--1.5万元/月--社平工资300%--月缴费工资为4475元/月--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4475元/月--本人工资4475元/月;李四:3000元/月--社平工资300%、社平工资60%--月缴费工资为3000元/月--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3000元/月--本人工资3000元/月;王五(外来工):580元/月--社平工资60%--月缴费工资为951元/月--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951元/月--本人工资951元/月。(为方便用人单位,规定外来工按社平工资60%为个人工资额缴费--月缴费工资为951元/月)。申报缴费办法•缴费基数: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缴费额:=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缴费率;•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全部职工个人工资额之和;•实行缴费与用人单位工资总额挂钩,职工个人没有缴费、与缴费没有直接联系,又如何计算缴费工资和待遇?•要求:用人单位报送职工工资总额时,必须同时报送用人单位全部职工花名册、每位职工上年度职工个人工资额(按月或按年);•经办机构根据职工个人工资额按《条例》第61条规定确定并记载职工本人工资。《条例》中的本人工资•职工个人工资额、个人月缴费工资、个人12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的概念;•(根据)职工个人工资额--(确定并记载)个人月缴费工资---12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享受待遇的本人工资);举例:张三:18万元/年--1.5万元/月--社平工资300%--月缴费工资为5643元/月--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5643元/月--本人工资5643元/月;李四:3000元/月--社平工资300%、社平工资60%--月缴费工资为3000元/月--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3000元/月--本人工资3000元/月;王五(外来工):650元/月--社平工资60%--月缴费工资为1128.6元/月--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1128.6元/月--本人工资1128.6元/月。(外来工平均工资高于社平60%的,按其实际个人工资额缴费--2500元/月)。现实情况和要求要求:1、参保实名制。用人单位如实报送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个人工资额及职工花名册,并及时报送增减职工个人工资额、增减职工花名册;2、参保全员制。3、参保时效性(前置性或先决性)。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用人单位的申报,并出具加盖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用人单位所报送的职工花名册上载明的职工的工伤保险关系自申报的次日起生效。限制用人单位选择性参保。4、参保透明化和知情权。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职工有知情权,用人单位有被监督的义务。《实施规定》新的规定•以浮动费率这一经济杠杆作为调控手段,促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伤事故预防,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工伤事故预防费用于开展事故预防及宣传教育工作。•规定了参保的时效性。•规定了少报职工个人工资额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三章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的实体内容•工伤认定的情形(范围、条件);•工伤认定的四要素及核心要素:•1、工作时间•2、工作场所•3、工作原因•4、事故伤害方式。第三章工伤认定•调整主体:•工伤认定的前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劳务派遣,•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其他各种表现形式:人事代理,人才代理,人才派遣,承揽用工,松散用工,学生实习见习用工,等等主体:形成劳动关系的两个方面的主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要依法成立,劳动者要有合法资格。主体,是指适用《劳动法》的主体,主要有三类:一是境内所有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是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三是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雇工。(一)存在劳动关系的几种特殊情形:(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时,未按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常渠道招聘、录用的)(2)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并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与用人单位形成的劳动关系;(3)劳动合同期满后当事人既未续签、亦未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而形成的劳动关系;(4)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劳动者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滿10年的)(二)《条例》第四十一条条文的理解第一款: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第二款: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1)承包经营者是用人单位职工的,招聘或临时聘用的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
本文标题:工伤保险法规政策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