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差异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1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体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3主要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开放性下列区域具有明显界线的是A.行政区B.干湿地区C.自然带D.热量带区域的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气候和地貌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划分依据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差异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40°N30°N20°N50°N北回归线120°E130°E110°E100°E80°E90°E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风力大、太阳辐射强[图片资料——不同地域气候的差异]1-1华北平原1-4内蒙古高原1-5青藏高原1-3塔里木盆地1-6喜马拉雅山脉1-2江南丘陵[图片资料——不同地域地形的差异]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在1000m以下,多数都在500m以下以高原、高山、盆地为主;海拔较高,多在2000米左右,但差异显著以高原、高山、盆地为主;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纳木错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以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荒漠土棕壤草原土红壤冻土黑土[图片资料——不同地域土壤的差异]针叶林(棕色针叶土)针阔混交林(暗棕壤)落叶阔叶林(棕壤)落叶、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赤红壤)雨林、季雨林(砖红壤)中国三大自然区(植被)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气候水文特征植被和土壤区域特征形成主导因素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是决定其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比较农业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梯田水稻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最为稠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不足:1、东北地区是热量不足;2、华北地区是水资源不足;3、旱涝、盐碱、风沙严重,南方红壤需要改良;4、人多地少,环境问题突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1、畜牧业历史悠久,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2、靠近季风区或有河流、地下水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布(主要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主要问题:水源不足,以及与之相伴的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问题。青藏高寒区青稞主要是畜牧业,少数地区可以开展适度林业和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不足:高寒、缺氧、低压、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形崎岖聚落交通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农业活动方式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聚落交通矿产资源广发而深刻较东部微弱最微弱以种植业为主,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以畜牧业为主,还有部分灌溉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还有部分河谷农业人多地少东北热量不足华北缺水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气温低,热量不足;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密集,多大城市较稀疏很稀疏密集不便较稀疏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太阳能、地热能等天然气、石油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以及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北方南方1月均温年降水量干湿地区河流结冰期小于0℃大于0℃小于800mm大于800mm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有湿润地区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无冰期无霜期3-8个月8-12个月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地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丘陵面积广阔,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北方南方1月均温年降水量干湿地区河流结冰期土壤植被小于0℃大于0℃小于800mm大于800mm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有湿润地区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无冰期黄壤,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地区有盐碱土水稻土,红壤、砖红壤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差异地理位置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相对位置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43°N—48°N东北地区中部气候条件差异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相对较少生长期短不足:缺少热量松嫩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长江三角洲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松嫩平原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低长江三角洲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平均气温高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松嫩平原降水较少,基本呈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原因是该地东面有长白山阻挡等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45°N松嫩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黄海东海长江三角洲30°N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土地条件差异•生产力较高的土壤•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生产力较高的土壤•旱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水稻土黑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距煤铁等资源近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有长白山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少黑土分布广泛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水产业较发达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工业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口,商业贸易发达商业贸易落后轻工业:当地发达的农业重工业:进口矿产资源丰富的石油资源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重化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123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建筑物景观的差异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墙体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墙体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4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建筑物景观的差异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制约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经济社会文化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黑、吉、蒙、晋、豫、皖、赣陕、甘、宁、青、新、渝、川、云、贵、藏社会经济特征1、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开发历史悠久;3、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基础好;4、利于对外开放,经济国际化程度高;5、主要的农业基地;6、交通运输便利,科技文化水平高。1、我国经济次发达的地区;2、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东北林区和内蒙古牧场广大;3、北方重工业及南方有色金属工业发达;4、北方以铁路运输为主,南方以内河运输为主。1、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2、工农业基础薄弱;3、能源、矿产、水力和旅游资源丰富;4、科技和文化不发达,目前交通尚不便利。
本文标题:区域与区域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6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