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选修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迫在眉睫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标内容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理解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进行改革的目的;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注意从当时黄河流域已有的文明基础和冯太后推动学习汉文化等方面来考虑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条件。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理解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体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在侧重点上的不同之处。■教学要求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与意义:从北方经济的发展、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的加速、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和先进文化的价值。北方南方25东汉220220魏蜀吴280265西晋317十六国前秦一度统一317东晋420386北魏→分裂581420宋齐梁陈589581隋朝618北朝北魏386-534孝文帝改革东魏534-550西魏535-557北齐550-577北周557-581宋[刘裕]420-479齐[萧道成]479-502梁[萧衍]502-557陈[陈霸先]557-589南朝南北对峙五胡乱中原(羌、氐、羯、匈奴、鲜卑)十六国名称简称国名一成汉、夏(匈奴)两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五凉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刘宋北魏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北魏骑马武士陶俑1、从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图片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这和北魏的崛起有什么关系?2、马背上得天下,能不能马背上治天下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其统治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北魏向何处去?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政权的更迭(386-534,存在近150年)在位帝王在位年代主要事件道武帝珪386-409建立北魏定都平城明元帝嗣409-424太武帝焘424-452统一北方文成帝濬jùn452-466献文帝弘466-471孝文帝宏471-499推行改革七个帝王500-534最后灭亡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条件:1、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2、拓跋珪、拓跋焘学习汉文化,推动政权封建化进程。3、冯太后掌握实权并积极推动汉文化。4、孝文帝收到良好汉文化教育并深刻认识民族差距。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前期改革:创立新制吏治有所好转保证国家对人民控制推动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国家租调收入大为增加卓有成效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本身的内意,然而人们大多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什么?(从迁都洛阳的原因及迁都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地位等方面考虑。)孝文帝后期改革的措施和前期相比,有何侧重?假设那时你到洛阳游历,你可能感受到洛阳哪些新的气象?(1)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礼乐教化是汉族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并直接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上。“孝”是儒家所极力推崇的道德准则。孝文帝要使其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政策乃至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要素都符合儒家的礼教规范。后期: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全方位吸收汉族先进文化(2)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改革有什么作用?改革成功了吗?成功?失败?就北魏政权而言……就北方各族而言……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分析图片合作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学习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请阅读下列两幅图片:请回答:左边的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一历史现象有何影响?答:(1)反映了鲜卑族服饰、生活方式逐渐汉化.(2)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归纳、比较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鲜卑族的统治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3、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1)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发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4、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比较相同点: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主要活动,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判断的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议一议:2、对孝文帝改革我们应充分肯定,因为改革的目的是……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作用来看,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吸取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加速了…促进了…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在改革中孝文帝表现出了胆略和卓识。因此,对孝文帝的改革应该…孝文帝是杰出的…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错在未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不能从文或武,或某一民族的衰亡来评价文明冲突是文明发展演进的动力。历史上每一次文明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文明共存与进一步的融合,……文明共存是融合各种文明不同的特质,扬弃不合时宜的文明,形成多元化的新的文明体系。——肖川朝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无论松柏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无论你来自地北抑或天南。我们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措施主要内容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手工业……,还改革币值与度量衡制,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原则等颁布“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人以人身抵押;废除“六一汉”制度,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以财产多寡为依据,将所有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重组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包括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壮大城邦实力,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债务奴隶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民主政治的公民群体;限制贵族侵吞平民财产和扩张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氏族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为民主政治发展开辟道路;作用评价梭伦改革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削弱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尽管只有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当选,但它取代“贵族会议”的权力,三个等级的公民集中议政,体现一定民主色彩;这是梭伦首创,使贵族对司法审判的长期垄断被打破,保证司法民主发展。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标准等级名称财产标准权利和义务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年收入>500麦斗300~500麦斗200~300麦斗年收入<200麦斗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可担任一切官职;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可担任低级官职;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无权担任公职;提供轻装步兵和水手,带棍棒
本文标题:选修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8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