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doc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当代书法:使命与路径叶培贵书法,在当代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特殊的书法现象,大家其实都不陌生,但仍可略举数端。先说“反面的”、“消极的”特殊现象。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费尽心力才于1981年在文联下属协会中获得一席之地;第二个是,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过去是三级,现在是二级,但是却都隶属于“美术学”(过去是二级,现在是一级);第三个是,全国各地都有“美术馆”,国家级的、省部级的、地市级的、县市级的,不胜枚举,可“书法馆”却几乎没有。再看“正面的”、“积极的”特殊现象:第一个是,“书法热?持续30多年,至今没有衰退之象,可见书法有普遍的群众基础;第二个是,书法几乎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西方观念冲击最少的;第三个是,借助现代技术,古代精美的字迹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书法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随处可见。这相反的两类现象,共同出现在书法身上,耐人寻味。就其消极一面而言,这些现象折射出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曲折历程,之所以会出现,最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书法作为艺术的“身份危机”。而这种危机,是在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比对下才发生的。由此也使得书法在整个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总是逍遥地处于局外,没有做过多少贡献。而就其积极一面而言,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在以西方文化体系为参照的现代化进程中,多多少少都发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前的书法身上,基本上没有出现。这使得书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其复兴历程时,几乎是从原汁原味的传统中起步的。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诸领域,主要是以西方学术为参照而形成自身发展历程的。由于东西方文化本身的差异,西方学术的过于强势,多多少少给原本的中国学术带来了困扰。在西方文字学理论的主导下,汉字长期被视为低等级文字,拼音化的浪潮持续了几十年,使得现代汉字陷入了诸多尴尬,直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之解围。幸运的是,被边缘化的书法,几乎没有受到干扰。启功先生曾有系列汉语研究论文结集为《汉语现象论丛》,试图从汉语现象本身出发来归纳汉语的语言规律,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书法有没有可能呢?回答是肯定的。书法家邱振中先生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实,这条路径的空间十分巨大,中国书法的创作、欣赏、批评,与其他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如果能够立足中国书法,以现代思维提炼概念和命题,构建现代的学术体系,那么一定是有别于西方艺术理论乃至文化理论的重大学术构建。书法由于在形式和表现上的特殊性以及艺术理论的独特性,可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特殊的魅力。书法在当代艺术活动中处于一种奇特的状况:一方面,传统的书法几乎完全没有参与进去,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书法家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国际艺术界的焦点;另一方面,书法的元素却屡屡通过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手,活跃于当代国际艺术,比如谷文达、徐冰等。徐冰的“新英文书法”,几乎已经成为当代跨文化艺术创造的一个经典案例。在中国本土,邱振中先生所定义的“源于书法”的当代艺术,也一直比较活跃。这种类型的“书法”当然已经不是“中国书法”,但是彼此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其中所出现的任何新形式、新意蕴,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归功于“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需要指出的是,书法的发展任重道远。一系列根本性理论、历史问题的研究,近30年来虽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严格讲都还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更谈不上真正现代的建构与转化。由此,我认为,当代书法界有一项迫切的任务,那就是脚踏实地,从根本抓起,真正解决基础理论问题.并在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中真正落实,不断完善。(选自《中国艺术报》2014年12月24日,有删节)1.下列不能作为“书法,在当代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A.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文联下属协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隶属于“美术学”,过去是三级,现在是二级。B.从现实来看,全国各地都有“美术馆”,上至国家级、省部级的,下至地市级、县市级的,不胜枚举,“书法馆”却几乎没有。C.借助现代技术,古代精美的字迹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书法这种传统古老的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随处可见。D.这些现象折射出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曲折历程,之所以会出现,突出显示出书法作为艺术的“身份危机”。而这种危机,是在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比对下才发生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书法热”持续30多年,至今没有衰退之象,可见书法有普遍的群众基础;从实际来看,书法几乎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西方观念冲击最少的。B.书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其复兴历程时,是从原汁原味的传统中起步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以西方文化体系为参照的现代化进程中,书法没有受到过任何冲击。C.要想构建有别于西方艺术理论乃至文化理论的现代学术体系,就必须立足中国书法,研究其创作、欣赏、批评的过程,以现代思维提炼出概念和命题。D.邱振中所定义的“源于书法”的当代艺术虽然已经不是“中国书法”,但其中所出现的任何新形式、新意蕴,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归功于“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中国特殊的书法现象主要有反面、消极和正面、积极的两个方面,这两类相反的现象,共同出现在书法身上,的确耐人寻味。B.在西方过于强势的文字学理论的主导下,现代汉字陷入了诸多尴尬,长期不能与西方拼音文字相提并论,直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之解围。C.书法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本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出特殊的魅力,但事实是传统的书法几乎完全没有参与进去,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书法家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国际艺术界的焦点。D.书法的发展任重道远,当代书法界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脚脚踏实地,从根本抓起,真正解决基础理论问题,并在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中真正落实不断完善。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C..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或退休。........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5..分.).⑵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9题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望江南南唐·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看花人。8.你认为皇甫松在词中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请简要分析。(5分)9.两首词都写到怎样的梦境,这两处“梦”各自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常常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两句是“,。”(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士在我们的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邻居吴老先生叶圣陶一天早晨
本文标题:江西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9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