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09_第九章_发展中大国的政治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冯特君主编第九章发展中大国的政治经济南亚大国印度非洲大国南非拉美大国巴西中东大国伊朗重点问题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印度具有如下特征:印度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是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印度是发展迅速的大国。一、印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由于印度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其政治体制深受英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独立后,印度1950年1月26日颁布的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政体。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二、政治体制与经济改革(一)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行政大权掌握在以总理为首的内阁手中。内阁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总理由负责组阁政党的议会党团的领袖担任。议会分为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印度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印度人民党、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简称国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和泰卢固之乡党等。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执政,反对党曾在1977—1979年和1989—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1991年7月拉奥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主要内容有:基本取消工业许可证制度;大幅度修改垄断法;制定了改革国有部门的新措施;实现经济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尽快地融合到国际经济中去;在外贸方面,取消了出口补贴和进口许可证,降低了进口关税等。印度的工业正在经历结构和体制上的变化。(二)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目前,印度经济正在经历着与中国类似的三个转变:其一,从计划经济或者说严格管制的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二,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其三,从封闭的社会向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社会转变。变革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特别是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社会问题。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推行“近核战略”。该战略的特点是:强调核威胁的多元化,突出中国、巴基斯坦核威胁,以及印度洋上外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的经常出没构成一定的核威胁。顽固坚持不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检查,不屈服国际社会压力的“三不政策”,强调保留核选择权。三、核武器诉求及其后果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推行“双轨制”的核发展方针,走军民结合之路。逐步建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体系,增强战略威慑能力。坚持“灵活反应”和“有效威慑”的原则运用核力量。其目标是:保持对巴基斯坦的核优势地位,抗衡中国的核能力和拥有第二次打击能力。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印度核武器诉求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军费开支剧增,经济发展受制。引发了南亚地区的核军备竞赛,削弱了自己在南亚常规军事力量上的优势地位。国际形象受损。形成南亚次大陆优势地位阶段(1947年8月—20世纪50年代末)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确立地区大国地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加快谋求世界大国地位阶段(20世纪90年代—“9·11”事件前)2001年“9·11”事件之后至今四、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独立后至今,印度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自印度独立以来,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是印度对外关系的重点和最棘手的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始终困扰着双方,成为制约南亚地区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自独立以来,印巴几乎从未建立良好的睦邻关系,其症结就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属于印巴分治遗留的历史问题,牵涉到领土、宗教、建国理念、政治斗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五、印巴关系与克什米尔问题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克什米尔问题解决难度极大。其原因在于:它是战略要地。受建立国家“两个民族的理论”的影响。印巴在如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根本对立。核武器已成为两国关系中新的复杂因素。印巴两国国内政治斗争同样也是影响克什米尔问题和印巴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一节南亚大国印度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印巴关系持续对抗对两国有许多消极影响:其一,两国贸易受到限制,经济关系呈停滞状态;其二,印巴边界重兵部署,巨额的军费开支,制约了经济发展;其三,印巴对抗影响了南亚区域合作关系的进程;其四,两国不稳定的边界局势,不利于吸引外资,有碍于南亚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总之,印巴两国关系这种状况将难以使两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较量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节非洲大国南非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一、南非的基本特征战略地位重要矿产资源丰富多种族国家非洲经济大国第二节非洲大国南非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种族主义是一种对不同种族或民族采取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对待的思想、政策、行为或理论。它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南非的种族主义是指南非的白人统治者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实行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对待的思想、政策和行为。南非白人种族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是欧洲殖民主义对南非各民族人民进行掠夺的历史。二、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斗争第二节非洲大国南非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从种族主义制度建立之日起,南非人民就开始了反种族主义的斗争。南非人民坚持不懈地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1989年9月上台执政的德克勒克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消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政策。1993年12月,南非通过了取代种族主义宪法的临时宪法,从而结束了342年的白人统治。第二节非洲大国南非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1994年4月,南非举行了首次多种族大选,占人口75.9%的黑人第一次参加了选举。非洲人国民大会以绝对优势取得了大选的胜利。1994年5月,国民议会选举曼德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各种族和主要部落政治力量都被吸纳到了新政权之中,组成了以黑人居领导地位的民族团结联合政府。三、新南非的诞生及其意义第二节非洲大国南非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新南非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南非种族主义问题通过政治谈判解决的方式,为非洲其他国家处理国内民族、种族矛盾与冲突树立了榜样。新南非实行的“一党为主,多党联合执政”的模式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为非洲大陆各国探索政治民主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新南非逐渐成为非洲稳定与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的一支建设性的力量。第二节非洲大国南非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的对外关系基本上可以以1994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片面外交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93年12月通过临时宪法)。后一阶段为全面外交阶段(1994年至今)。这个阶段又可分两个小阶段:重返国际社会阶段(1994—1999年)和全方位外交阶段(1999年至今)。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五、新南非的对外关系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古代巴西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巴西拥有世界第五大国土和人口。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异常丰富。巴西享有“21世纪的世界粮仓”和“咖啡王国”的美誉。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一、巴西的基本特征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民众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拉美最有影响的一种政治思潮。在巴西以“瓦加斯主义”为代表。民众主义的基本思想是:(1)在政治上,反帝反封建,主张劳资合作,实行政治改革;反对独裁统治,奉行多党民主政治,扩大城市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权益,建立工会并将其纳入政府政治的轨道;削弱城市和农村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势力。二、民众主义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2)在经济上,奉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扩大国内市场,赞成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国家统治经济,实行土地改革,消除社会分配不均的现象。(3)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反对外国资本,主张减少对外国市场和原料的依赖;通过高关税与限制汇兑等手段,来保护民族工业。(4)在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民众主义主张要走第三条道路,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瓦加斯1930年上台执政后,以民众主义思想为基础,创立了内向型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把国民经济的重心从过去粗放式的外向型农业经济转变成内向型的工业经济;生产替代进口的工业品,满足国内需求;其具体步骤是从发展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到发展耐用消费品生产和基础工业,再到发展其他工业部门,最终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的发达工业体系,进而以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施该模式的目的在于摆脱巴西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增强自身的独立自主性。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执政。1964年巴西发生的军事政变有着深刻的内外原因。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巴西内向型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已逐渐丧失了活力,引发了结构性的经济危机;二是迅速推进工业化的政策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三是巴西军人对文人政权的治国政策不满;四是文人政府的激进改革触犯了右翼保守派的利益和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垄断资本的利益,代表右翼势力的军人便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文人政权。三、军人政权与“巴西经济奇迹”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军人政府建立后,高举发展大旗,提出高投资、高增长的口号,用高度集权的方式来鼓励、领导和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此,军人政权启用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了经济发展纲领,实行开放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创造巴西经济发展的奇迹。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1985年1月巴西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束了长达21年军人政权,建立了文人政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巴西受高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的困扰,经济出现停滞甚至严重衰退。整个80年代,低经济增长率、低投资率、高通货膨胀率以及资金流入下降、外债急剧增加、各种稳定计划失败是巴西经济“失去的10年”的基本特征。它表明巴西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调整发展战略,深化经济改革。四、回归民主政体与经济改革受挫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巴西中右政党联盟内部逐渐分化,左翼政治力量不断成熟壮大。2002年10月26日,最大的左翼政党劳工党的领导人卢拉赢得大选,并于2003年1月1日宣誓就任巴西第40任总统。这是巴西历史上首位民选左派总统,也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由于其政绩,2006年10月卢拉再次当选巴西总统,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五、左翼政府执政及其内外政策第三节拉美大国巴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卢拉政府上台后采取了稳健的经济政策。在外交上,巴西确立了谋求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在国家关系上:巴西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把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作为其外交工作的重点;继续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平等互利关系,把对美政策置于对外关系的优先位置;重视发展与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俄罗斯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两国关系的框架。第四节中东大国伊朗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4版)第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第二,重要地缘政治经济地位。第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第四,中东地区的军
本文标题:09_第九章_发展中大国的政治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9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