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我国医疗领域垄断现象的分析及其法律规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医疗领域垄断现象的分析及其法律规制姓名:夏嫔嫔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竞争法指导教师:许光耀20080420我国医疗领域垄断现象的分析及其法律规制作者:夏嫔嫔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庆对荆门市500名居民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调查分析-现代医院2004,4(3)湖北省荆门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经济较为发达,医疗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为深入了解市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作者于2003年6月对荆门市城区的龙泉居委会和泉口居委会的500名居民进行了医疗卫生服务意向调查.2.学位论文张建国新形势下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对策探讨2007民营医院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出现的新兴经济主体,它的出现对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界定了民营医院的范围,分析了民营医院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我国医改的方案和方向,医疗市场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市场的现状等对民营医院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国家在医改方向和医改方案的选择上倾向于鼓励多种渠道融资办医院,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我国人口多,医疗市场巨大,医疗需求的总量和特色医疗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而医疗供给相对不足。同时由于外资的介入,医疗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些因素都将给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文章中分析了当前民营医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表明,因民营医院的出现时间不长,政府对民营医院不够重视等原因,民营医院面临着政策歧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政府指导监管不到位等外部问题和市场定位不准确、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自身问题。文章最后针对民营医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民营医院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3.期刊论文杨建南.李世云医改对铁路医院医疗卫生服务量的影响-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5)目的:探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铁路医院医疗卫生服务量的影响.方法:对医改前后某铁路中心医院2004~2008年门诊与住院工作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①医改后该院住院工作量得到显著提升;②门急诊诊次明显下降,5年来没有明显的回升趋势.结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方面促进了铁路医院的学科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医院如何应对医疗市场的需求与竞争,提升门诊工作量提出了新的课题.4.期刊论文李芳.LiFang医疗市场中的利他行为与利益限度-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利益的需求,医疗市场中的利他行为主要包括无私利他与为己利他,一个医疗行为是应无私利他、还是应为己利他,关键是要做利益限度的分析,在对医疗行为进行利益限度分析时,应注意把握使患者有利、利益互赢、利益自主三个原则.5.期刊论文胡宏伟.邓大松.HUHong-wei.DENGDa-song垄断均衡与破除:我国县乡医疗市场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14(3)我国县乡医疗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低效率和数量短缺的局面.我国县乡医疗市场正在出现新的、医政联合的垄断格局.县乡垄断医疗市场短期与长期均衡形成及持续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垄断医疗机构从中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而农民却支付巨额成本.在模型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准入性竞争医疗体系、提升农民的组织和谈判能力、变革政府职能和完善公共卫生政策三大破除县乡医疗市场垄断均衡的对策性思考.6.学位论文陈鑫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2007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开始改革,历时20多年到现在改革还没有完成。改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以至于人们无法承受,医疗医院配置不合理、缺乏公平性,公立医院的垄断,医疗投入来源单一等等。本文从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认为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应由政府完成最基本的供给,同时吸收个人、企业和第三方共同参与提供,形成多元化的供给制度体系,从而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同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提高供给质量,降低服务价格,这样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相结合并相互分工。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场范围广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旧体制的运行成本太高而收益太低,与此相比,新的制度设计的预期收益要高于改革成本。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和目前对新制度的强烈需求,改革势在必行。在政府的主导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自上而下地推进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现在还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于医疗服务市场存在市场失灵,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不足,原有利益格局难以打破等,归纳起来即不到位的市场化和缺位的政府,也可以说是目前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对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边界没有合理界定,两者的作用都没有合理充分发挥出来。我们介绍了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比较成功的医疗体制模式,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向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是其自身不可推卸的职责,这是由政府的公共职能决定的,然而,在具体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政府应该想方设法,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共同兴办医疗事业。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经验归纳起来为:首先,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应适时而定;其次,改革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以人们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机会公平为主,兼顾结果公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在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前提下,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作为指引,放开医疗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让市场在医疗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应定义为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制定完善的法规监督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私人医院、社区医院的发展,同时推进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其运转效率,引入“第三方购买”机制。最后应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医疗行业的行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改进医生服务质量和态度。各种政策综合推进,改革才可以顺利进行。7.期刊论文安彦彦.罗标.ANYan-yan.LUOBiao我国县乡医疗市场垄断均衡与破除对策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9(2)中国县乡医疗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低效率和数量短缺的局面.但是,中国县乡医疗市场正在出现新的、医政联合的垄断格局.中国县乡垄断医疗市场短期与长期均衡形成及持续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垄断医疗机构从中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而农民却支付巨额成本.文章在模型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准入性竞争医疗体系、提升农民的组织和谈判能力、变革政府职能和完善公共卫生政策三大破除县乡医疗市场垄断均衡的对策性思考.8.期刊论文丁魁礼.刘建平过度市场化与市场化不足的双重克服--医疗体制改革的一种可行路径分析-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4)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问题是当前政府决策部门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医疗体制的弊端集中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差、监管不力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供给不足.这些问题并不是医改的市场化取向导致的,而是由当前医疗市场中过度市场化与市场化不足并存以及供给结构失衡导致.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恰恰需要强化政府职责,而更关键的是必须继续推进医疗的市场化改革、整合社会资源以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供给.9.学位论文王景春WTO机制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贸易法律对策研究2007医疗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的整体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必然对我国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只是医疗服务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首先应当是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修订、制定或废止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我国对外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承诺,并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10.期刊论文陈文辉.CHENWen-hui论医疗卫生的公共产品特性及其实现形式-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20(2)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公众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公平,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依然经受着取向模糊的痛苦.本文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医疗卫生公共产品特性的认定入手,分析医疗卫生产品多元化提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责任和医疗市场中的正确定位,并提出了卫生改革发展框架性的对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41d8c9f-37bb-4e3a-97d5-9de50162d536下载时间:2010年9月2日
本文标题:我国医疗领域垄断现象的分析及其法律规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