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民版必修一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PPT
叙永一中2014年9月民族地区高中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导学式教学模式在高一新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必修一外交关系的突破为例•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授课教师:章浩说课提纲研究缘由2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研究内容412454研究缘由1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说课提纲研究缘由7板书设计教学评价412954研究缘由6教学过程8课堂巩固练习教材分析•(1)本节地位:在教材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新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编者分新中国初期、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编写了《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按照三个阶段编写,体现了阶段特征,便于学生掌握新中国外交的发展线索。本节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的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2)教材内容:分三个子目: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学情分析•民族地区初中忽视历史学科教学,学生历史学科基础薄弱。•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形象思维发展较快,抽象概念理解较差。•高一学生形象记忆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能力较差。•高一教学立足点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并适当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确定确定本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力培养: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导学式教学模式:了解史实—理解历史—感悟历史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归纳基本史实,掌握主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系统。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展示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历史。放飞思维,得到人生启迪,更好感悟历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周恩来、乔冠华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悟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并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概括我国在70年代外交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依据:课标、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突破方法:1.学生主体——学案导学——建立框架2.教师主导——精要讲解——深化理解3.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寻新知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难点中美关系解冻及影响•依据:课标、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突破方法:材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教法)利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规律性认识Title读书指导法问题式教学法参与式情境教学法材料分析法教学方法(学法)利用上述方法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实现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Title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学案导学(了解历史)•教师指导(理解历史)•探究学习(感悟历史)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导入第一部分教学过程(导入)《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23年3月由亨利·R·鲁斯和布里顿·哈登创办,刊名最初为《事实》,后该用现名,该刊的宗旨是要使“忙人”能够充分了解世界大事。出示两幅图片两则材料:周恩来步入国际会议会场乔的笑教学过程(导入)材料一:1954年3月10日,《时代》标题“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时代》标题“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写道:“今天,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设问导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关系方面,根据材料列举这两次的重大外交活动?•设计意图:体现参与性、简洁性、关联性。教学过程(学案导学)•展示学案,指导学生完成•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1)美国支持_____________占据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国政府为恢复自己的___________进行了长期斗争。•(3)20世纪70年代后,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4)美国______________的政策逐渐破产。•(5)中国_______________逐步提高。•2、过程:•(1)美国“___________”方案的破产。•(2)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_____________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_______________。•3、意义:是中国__________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__________的作用。•二、中美关系的解冻。(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1、原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美国方面:(1)中国的不断提高。(根本)(2)孤立的失败。•(3)与_________中处于守势。(直接)(4)陷入__________的泥潭。•中国方面:(1)有利于改善中国的。(2)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3)有助于实现问题。•设计意图:建立基本知识框架,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解决知识繁杂问题。教学过程(学案导学)•2、过程:(最敏感问题:台湾问题)•(1)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被称为“____________”,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2)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之后,中美两国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____________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_________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___________》,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国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5)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__了_______________。•3、意义: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_____________的关键。•三、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最敏感问题:历史问题)•1、原因:•(1)的提高对日本国内产生影响。(根本)•(2)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3)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争取________________。•(4)日本对华友好的________________的推动。•2、过程:•(1)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随后,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2)__________年正式建交。中日两国互设_________,互派大使,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3、意义:结束了两国____________,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______________,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意图:建立基本知识框架,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解决知识繁杂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指导)•中国为什么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的背景,从中国、美国两方面思考原因。从中我们得到什么认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影响?•设计意图:深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为探究学习做准备。教学过程(探究学习)探究一:理性看待中美关系材料一: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印度阿萨姆邦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总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国空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人。总共运输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次,更加坚定了中国四万万同胞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和决心,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引自刘小童《驼峰航线》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美国政府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引自《曲折发展中的中美关系》教学过程(探究学习)材料三:展示四幅图片:“朝鲜战争战斗场面”“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美国侵越战争”教学过程(探究学习)材料四:而真正称得上破冰之旅,有人这样评价: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引自环球网材料五: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较长的相对稳定发展期。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美关系第一次赢得了四、五年这样一段相对较长的持续稳定期。中美关系尽管有争议和分歧,但总的来看,中美关系在向前推进,各方面的合作均在深化,这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阮宗泽《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负责》设计意图:论从史出,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教学过程(探究学习)设问:(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思考出现这些的原因有哪些?(2)依据材料四,指出“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远东地区和世界的影响。让学生自主概括建国以来中日关系,联系近来钓鱼岛事件,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近期的错误行径激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义愤。同时,引导学生要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3)依据材料五,指出当今中美关系发展的特点,并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思考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深入解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美关系发展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从而进一步理性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教学过程(探究学习)探究二:中外名人对周恩来评价的话语: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说:“中国共产党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蔡元培说:“周恩来先生的人格真是伟大!”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原北大校长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设问:结合中外名人对周恩来评价的话语,谈谈个人对周恩来的看法并思考我们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方式和标准。教学过程(探究学习)•探究三:出示三幅图片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乔的笑教学过程(探究学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旧中国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区别在哪儿?从中可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学生讨论后回答:清政府对外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新中国则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教师进行总结: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国家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设计意图: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小结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要讲解——学生体验与思考内容上完成了对70年代外交成就的概括。在合作中突破重点,在史料分析中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形式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情感上让学生感悟伟人的外交智慧,并理解了在外交活动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板书设计•1.重返联合国•2.中美关系正常化•3.中日关系正常化•设计意图:建立基本知识框架。课堂巩固练习基本依据:《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学习要求中“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课后巩固练习:对主干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和运用对生僻知识的提示性练习课堂练习选择示例1.改善中美关系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A、都希望解决台湾问题B、都面临苏联的威胁C、都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都符合各自国家的利益2.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推动了两国经济的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一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1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