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指南初稿讨论
1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2016年11月农产品安全风险交流目录国外风险交流概况1有效交流的原则3我国风险交流现状2政策建议43科学过程政策管理信息与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WHO)4什么是风险交流?风险交流/风险沟通(riskcommunication):WHO/FAO定义为在风险分析全过程中,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企业、学术界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就某项风险、风险所涉及的因素和风险认知相互交换信息和意见的过程,内容包括风险评估结果的解释和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风险交流目标——通过提供信息,增进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理解,促进理性决定,弥补认知差异,凝聚共识。5信息真空有效的风险交流可以及时纠正片面或错误信息,促进理性消费,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培养公众对于农产品安全的信任和信心。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供应和监管体系的信任,减少农产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负面效应,有利于维护政府公信力。6食品安全与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法农产品安全,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8一、国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概况美国、欧盟、德国美国FDA组织结构局长办公室规划、政策和立法办公室立法办公室政策规制办公室政策和公共健康办公室规划办公室经济学家规划人员项目评估流程改进人员风险交流人员910FDA:规划办公室的风险交流处–专注于和FDA内外的相关人员合作提供高质量、及时的分析和见解。–相关人员是FDA的各中心和办公室以及其他政府机构。11FDA:规划办公室的风险交流处主要职责协调风险交流政策措施和战略计划协调风险交流相关研究议程促进建立和分享风险交流的最佳实践和标准操作程序开展风险交流方法学和跨学科的研究管理和协调FDA风险交流咨询委员会12FDA——风险交流目标促进公众科学认知、知情决策,以保护公众健康。与消费者直接交流指导企业做好产品的风险交流13FDA风险交流的核心领域交流科学交流能力交流政策14FDA——风险交流咨询委员会由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15位专家组成为FDA风险交流提供指导和建议审核和评估FDA开展的风险交流研究。促进公众科学认知、知情决策15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主要任务:负责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工作建立由风险评估者主导风险交流工作的模式:风险评估者与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往往是其它风险交流的基础经常起到主导风险交流事务的作用17EFSA——交流部门(COMMS)主要职责:编辑和媒体事务部(EditorialandMediaRelationsunit)确定交流信息和内容传播渠道部(CommunicationsChannelsunit)整合交流渠道和交流工具传播信息18EFSA——风险交流专家咨询组(AGRC)由社会学、人类学、消费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专家组成为欧洲食品安全局如何实现有效风险交流提供指导和建议;建立最佳实践和交流策略方法通过建立网络的联络点与各成员国展开交流。联络点的定期会议由EFSA主持。EFSA食品交流的对象EFSA——交流策略方法调查了解公众认知状况和需求21EFSA——交流策略方法调查了解公众认知状况建立指南、战略等指导交流工作编写风险交流指南:WhenFoodIsCookingUpaStorm–ProvenRecipesforRiskCommunications建立风险交流战略计划:(三年一次)EFSA’sCommunicationsstrategy22德国食品风险评估中心(BfR)主要工作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工作与评估有关的科学研究合作交流BfR——交流部门1.EFSA联络点和委员会负责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及内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2.风险研究部门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和认知模式等探索早期识别风险问题的方法开展风险影响评估(风险权衡)为优化交流策略方法提供技术支持BfR——交流部门风险认知研究应用举例。欧盟风险认知调查数据显示,德国民众对农药残留的担忧程度高出英国22个百分点。BfR针对农药残留风险开展专项认知调查,了解民众的担忧程度、需求和原因。结果显示:公众对农药残留知之甚少,但误解很深。七成公众认为在食品中使用农药是违法行为。该结果可指导完善交流策略,针对农药使用和残留的相关法律知识等主要问题开展交流,提升交流有效性。BfR——交流部门3.新闻出版与公共关系部门负责告知公众风险信息(风险评估结果和过程)将科学结论翻译成公众可以理解的语言向消费者提供健康保护的建议与媒体沟通BfR——交流部门4.活动策划部门负责事件交流的战略设计组织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相关活动包括:专家会议、两年一次的BfR消费者保护论坛、BfR利益相关者论坛、培训活动(公众健康服务)、开放日、绿色生活周等评估和改善交流策略27BfR——交流策略方法风险交流方式:单向交流:包含官网发布、宣传材料等交流方式双向交流:对话式双向交流:限于对相关信息的问答与解释,具体形式包括讲座,网络问答,开放日等参与式双向交流:交流对象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表达意见并影响风险决策。具体途径包括听证,消费者会议,公开论坛等。28二、我国的农产品风险交流现状交流的主要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常见的认知误区我国农产品风险交流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信息发布交流渠道以传统媒体为主投诉、举报渠道和公开征求意见提供信息咨询健康教育活动29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缺乏与日常工作的融合,连续性和一贯性不足;•缺乏过程交流,“小事闹大”,再“大事化小”。布局短视技巧缺乏•风险交流意识淡薄,保守僵化,技巧缺乏,经常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风险交流专业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缺乏专业专职机构支持,缺乏工作机制,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的角度来自多方(风险/社会转型、公众科学素养、媒体本身属性等)的挑战,让中国农产品风险交流难上加难。31农产品安全风险本身的极度不确定性extremeuncertaintyofthefoodsafetyrisk科技进步暴露更多风险新技术革新的不确定风险统计学假设的不确定风险农产品安全的不公平性风险公众科学素养沟通的核心是科学素养Scienceliteracyisthecoreofcommunication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洗手行为和知识状况都不容乐观,正确洗手率仅为4%。•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洗手行为和知识状况都不容乐观,正确洗手率仅为4%。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2010年11月•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洗手行为和知识状况调查显示:中国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洗手行为和知识状况都不容乐观,正确洗手率仅为4%;•女性正确洗手率为5.1%,高于男性的2.8%。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2011年10月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一些媒体在风险交流中的负面效应dominantnegativeeffectfrommedium假作真时真亦假喧嚣中良莠不齐媒体的猎奇属性从业人员的素质新媒体碎片分众网络民粹主义的挑战牺牲科学屈从网络民意民粹的狂欢中践踏科学反对相对论不需要100个人,1个就够了justonlyonecanchangeE=mc2常见的农产品安全认知误区要求农产品安全“零”风险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过度重视化学性污染,忽视食源性疾病检出农残的农产品是有害农产品安全农产品是检测出来的国外的农产品比国内的安全36面对当前的交流环境,如何有效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农产品安全问题、科学认知?充满挑战!◦农产品安全风险本身的极度不确定性◦社会经济形态转型期的愤懑抱怨犹疑心理状态◦公众科学素养的匮乏与不平衡共存◦政府顶层设计的前瞻性全局性欠缺和技巧匮乏◦媒体本身属性的推波助澜◦科学家应自重和对科学不可撼动的尊重38三、有效交流的基本原则能力信任competence从技术层面显示职责胜任力与公众保持一致的关注点,回应公众关切caring从情感层面显示同情和共同价值观意识,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培育公信力关注点一致salientvaluesimilarityBuildTrust打造可信的信息来源/机构。原则方法2——及时准确尽早发布,持续更新确保准确原则方法3——开放透明积极主动,提供充分信息原则方法4——通俗易懂,渠道多样运用新媒体与公众更直接、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原则方法5——回应关切回应公众的农产品安全信息需求和关注,挤压谣言空间41四、政策建议从政府的角度从媒体的角度从风险交流学科的角度对策建议——政府角度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农产品风险交流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和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完善农业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构建风险交流工作体系。研究编撰农产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加强风险交流队伍的组建和培育,开展风险交流技巧培训,进一步促进风险交流能力建设。培育以科学家为主的意见领袖群体,发挥科学界在舆论中的导向性。风险交流对策建议◦从媒体角度:培育懂行记者队伍,提高媒体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风险交流学科的角度:逐步建立涵盖认知科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教学体系,探索建立风险交流专业;加强风险交流相关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了解民众认知状况和规律,探索适合国情、民情的交流方法和技巧,提升交流效果。明天会更好
本文标题: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指南初稿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