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正确把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
正确把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熊发涯专业负责人的作用▲专业建设的总设计师▲教学团队的引领者▲人才培养资源的组织者▲人才培养实施的协调者▲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汇报内容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关系2掌控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能力3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内涵1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内涵1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影响质量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师”结构教师团队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如何培养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由谁培养需要条件如何保证专业六大要素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内涵1培养目标的确定为什么要开这个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满足市场需求针对岗位要求服务面向:区域、行业、企业;针对岗位:具体细化,定位恰当;培养规格:具备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类型: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培养层次:专门人才?通用人才?明确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点:——专业设置能否与市场需求接轨——服务面向定位是否符合行业或区域要求——规格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否具体到位——人才类型定位是否准确——人才层次是否是高职的培养层次明确•职业范围与人才规格职业范围:专门化方向就业岗位职业资格人才规格:知识技能态度•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层次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就业岗位的基层性人才类型的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面向**区域(行业)、服务**企业,适应**岗位,具备**知识、**态度和**能力的高素技能型专门人才。采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三个系统从岗位任务要求,参照职业标准,设计职业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设计课程体系。公共课、职业技术课、素质课的系统设计。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应对关系。核心课程的描述,考核办法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三个系统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如何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构建系统的职业素质培养明确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程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学期/课时/地点/方法)教学重点知识要点职业行动能力明确•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现场教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条件:–师资–场地–设备–时间安排•教育目标活动设计:–学期–活动主题–教育目标–活动形式–考核评价方式工学结合,能力为本契合需求,强调特色夯实内涵,创造精品系统推进,制度保障课程建设的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能够进行专业建设、工学结合、社会服务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组织,制度,互惠表现)。培养模式、组织模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提炼,突出工学交替,符合专业特点。重要环节的把握(实训,实习,素质教育)关键字: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实现六个融合•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这个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各个教学环节。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技能(一级)专业技能(二级)综合技能(三级)9-1月2-5月6-8月10-1月2-5月6-8月10-1月2-6月学段Ⅰ学段Ⅱ学段Ⅲ学段Ⅳ学段Ⅴ学段Ⅵ学段Ⅶ学段Ⅷ学段基本技能职业入门技能职场体验实习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岗位专业技能岗位综合技能岗位综合技能地点校内教室校内教室校中厂企业现场厂中校校内教室校中厂校内教室校中厂企业现场厂中校校内教室校中厂企业现场工学学学工学学工学工教师校内专任校内专任企业兼职企业专家学校挂职校内专任企业兼职校内专任企业兼职企业专家学校挂职校内专任企业兼职企业专家关键——校企合作•学校层面的•学院层面的•专业层面的•课程层面的•教师层面的•人才培养上合作•技术开发上合作•社会服务上合作•对外交流上合作•资源互用上合作•(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2)单元集中式教学;•(3)项目式教学;•(4)工学交替式教学;•(5)“产品”式教学;•(6)体育俱乐部式教学•(7)情景教学•(8)工作室式教学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是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温家宝)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骨干力量建设?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教学团队的组成。专任教师的能力要求,培养措施。兼职教师的聘任要求,选聘与培养办法。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制度、办法。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分工和作用发挥。关键字:双师素质,双师结构,融合专任教师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结构社会服务与科研能力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能力资源建设与利用能力教育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师资队伍建设遴选培养国家、省、院三级教学名师,实施名师挂牌授课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从事新技术研发、旧设备改造、高新技术推广和申请技术专利聘请和引进一批兼职教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鼓励支持教师在职读博,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积极申报国家、省、市自然科学项目、社会科学项目、青年人才基金、教学成果奖等项目与英国考文垂大学互派教师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国际交流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访学与省内高校(高职)交流合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老中青教师结对互帮互学开展学生满意课堂活动实施名师优教优化双师结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达到50%以上;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达到60%以上;获得三级职业资格证书以上专业教师达90%以上增强服务能力强化素质提升注重教研科研加强交流访学开展岗位练兵重视人才引进现有师资培养师资培养态度观念转型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知识技能更新培训进修挂职锻炼考核淘汰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环境?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生产性,真实环境厂中校,校中厂自主学习,开放性培养目标,任务项目与实训室功能对应关系。实训设备数量质量与学生规模的对应关系。校外基地与专业目标落实的对应关系。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期、中期、短期思考。关键字:五位一体,整合,使用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共同管理闭环系统企业参与教学管理与评价。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反馈、改进机制。关键字:共同管理,弹性,教学质量评价控制设计标准执行标准收集信息反馈调节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资源管理监测评价改进教学实施组织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系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政策导向检查评估校企合作、学生实习与培养教学实施与监控主体教学过程评价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教学标准教学组织监控评价教学实施过程评价过程改进专业建设核心要素间的关系2专业建设目标的整体性。专业建设结构的有序性。专业建设要素的相干性。以市场需求分析这一外部环境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关键以教学团队建设为保证以实训条件建设为基础以专业教学管理为平台启示——该怎么做•打好管理基础——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夯实队伍基础——长久、全面、合力•改善模式基础——两广(基地,朋友)•牢记工作重点——模索有效模式•采用正确方法——改革创新掌控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能力3尽快提升组织管理的能力,提高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教师所需的四大能力,提高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透彻理解培养目标的针对性,理解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讲究方法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运用改革与创新的力量,注重打造品牌与优势。扎实过程以任务和项目为抓手,以教研活动的载体,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能力欢迎批评指导
本文标题:正确把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