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古代的历法与纪年中国古代的天学是一门高度致用的学问,不同于西方的以探索自然为己任。另外,“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以天为镜子来照见地上的人事。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历法包括纪年法,即记录年月日的方法。古今中外,人类使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和纪年法。一阴历、阳历、阴阳历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太阳年,或叫回归年。于是,有了阴历、阳历、阴阳历的不同。阴历全称“太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历月的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29天12小时44分3秒),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和回归年无关,月份也和四季寒暑无关。阳历全称“太阳历”。是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月的长短则由人意规定,和月相盈亏无关。一年中分为若干个月也由人意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是罗马的儒略·凯撒于公元前46年始创的,称做“儒略历”。后经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所用的公历,又叫格列高利历。以耶稣诞生年为公元元年,“公元”的全称为“公历纪元”。阴阳历我国的历法属于阴阳历,俗称阴历、夏历、农历。它既重视月相盈亏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的长度都依据天象。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9.12.44.3,12个月共354天;而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又4分之1天,比月球绕地球十二周多出11又4分之1天。这样,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古人想出用置闰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不单把阴历的月分大小,还三年一闰。但还不精确,又七年三闰,直到十九年七闰。四个十九年整七十六年为一周期。这才与地球绕太阳的时间即阳历完全相合,把时差馀数除尽。阴阳历比阴历优越,但主要缺点是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相差太多。阴阳历古人很重视置闰,最初是年终置闰,称十三月。有时一年再闰,称十四月。也有年中置闰的。到西汉后就年中置闰,直到现在。古书中闰月称“后某月”,如闰五月叫“后五月”。阴阳历二月相夏历是阴阳历,按月亮分月最明显方便。因此历史上往往以记月亮变化来记一月中的时间。朔胐(fěi)望既望晦初一初三大月十六日,小月十五日望的第二天月终一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始出西南隅,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娥眉蔽珠拢,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夜移衡汉落,排徊帷户中。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休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肴干酒未阕,金壶启夕沦。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从未满之新月(玉钩、娥眉)到千里辉映之满月。全诗写景思人,意境深远,结句更得悠远之致。杜甫评鲍诗“俊逸”即指此种情况。三四时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所以后来以春秋指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分出冬夏。《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四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它的产生反映了历法的制定和发展是由生产所决定的。现行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尚书·尧典》把春分叫日中,秋分叫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这两天昼夜平分。《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吕氏春秋》叫日长至,日短至。因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左传·僖公五年》提到“分至启闭”,分指两分,至指两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这通称“八节”。你看那: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翠柏修篁。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那个轨道平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的大圆)的位置确定的,与朔望月无关,所以节气和阴历月份的搭配就不固定。我国历法是阴阳合历,为使节气和月份搭配大体一致,古人就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节气和中气相间。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后依此类推。但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直到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时即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以1990年为例三月初十(清明)三月廿五(谷雨)四月十二(立夏)四月廿七(小满)五月十四(芒种)五月三十(夏至)6月小,29天,夏至以后的节、中二气为小暑、大暑。小暑是夏至以后15天17小时,则为六月十五大暑是小暑以后15天16小时,则为七月初二这样在六月份只有一个节气——小暑。因而古人就把这只有节气的一月作为闰月,所以1990年为闰五月,这一月只有小暑一个节气。闰五月十五(小暑)六月初二(大暑)六月十八(立秋)七月初四(处暑)七月二十(白露)有闰月的年份一年13个月,所以1990年春节是阳历1月27日,而1991年春节则为阳历2月15日,推迟了18天,这是因为阴历多了一个月(29天-阳历比阴历多的11天=18天)。而且阴历1990年有两个立春:正月初九、十二月二十,1991年就没有立春了。阳历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比较固定一致,上半年一月至六月在每月6日和21日左右,下半年七月至十二月在每月8日和23日左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五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合称。它们循环相配,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能组成六十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纪日法干支纪日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使用。《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数字记日法干支记日法有其缺陷。如不知朔日的干支,就不知道某个干支日是该月中的第几日。在阅读只记干支的史籍时须要有专门的朔闰表来查检。最早的数字记日法资料是1972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武帝七年(后改为元光元年)历谱竹简。为份历谱在三十支竹简的顶上标了从一至三十的数字,这是每月内各个日子的序数。在每简下写着各日的干支日名。七纪月法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纪,如一月、二月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月”。战国以来的一些文献中流传有一种三正交替的说法。《左传·昭公十七年》:“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即认为夏代历法是以夏历的正月为正月,殷代则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代则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三代历法,三种正月,故称“三正”。但有不少近代学者不认同这种看法。如清末王韬《春秋长历考证》认为《春秋》一书中所用的历法是有变化的。借用三正名词,春秋前期历法属殷正,中期以后才改用夏正。钱宝琮《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历史研究》1960年第3期)认为三正的不同实际是春秋战国不同地域不同部族所用的历法制度不同的缘故。秦颛顼历(我国古六历之一。“颛顼历”在周末已经制定,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以十月为岁首[即以哪月为一岁之首,如把冬至所在月称为子月,则下月为丑月,依此类推。《春秋》所记鲁国历日表明:宣公以前冬至多在十二月;宣公以后,冬至多在正月。同时,晋国地区所用历法则是以寅月为正月。晋属夏民族后裔,鲁属周民族。]。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以寅月为正月,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此种岁首符合我国人民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等等的季节划分法。如以子月、丑月为正月,其时正冷,不符合春季的要求。在先秦时代,每月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正月为孟陬,四月为除,九月为玄,十月为阳。《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国语·越语》:“至于玄月。”后来进一步繁琐,别称越来越多。月份别称正月:建寅、太簇、寅月、孟春、孟阳、孟陬、陬月、泰月、端月、嘉月、冠月、征月、初月、元月、三微月、首春、春王、首阳、新正、夏正、岁首、三之日、发岁、献岁、肇岁、芳岁、华岁、早春、开岁。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二月:建卯、夹钟、卯月、仲春、如月、丽月、令月、杏月、花月、酣春、竹秋、大壮、四之日。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三月:建辰、姑洗、辰月、季春、病月、蚕月、桃月、桐月、末春、暮春、晚春、杪春、桃浪、藇时、樱笋时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韩致光《湖南食含桃》诗云:‘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蠙蛛。’自注云:‘秦中谓三月为樱笋时。’”四月:建巳、中吕、巳月、孟夏、余月、乾月、槐月、除月、麦月、阴月、梅月、清和月、纯阳、正阳、初夏、维夏、槐夏、朱明、麦春、麦序、槐序、麦候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又叫余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以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即月建。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八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上面两种纪年法是传统纪年法,下面讲讲两种特殊的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岁星即木星。木星在星空中绕行一周的周期是11.86年。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分为星纪等十二次。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十二次中的一个星次。如岁星运行到降娄,就叫“岁在降娄”。以十二年为周期,周而复始。《国语·晋语》:“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太岁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十二支,其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应用起来不方便。於是人们假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而与十二辰一致,并给太岁运行到某一星次取一太岁年名,如摄提格、困敦等。太岁运行到寅这一年就叫:大岁在寅曰摄提格。西汉年间,历家又造了十个岁阳之名,以与十二太岁年名相配,组合成六十个年名。这样可与干支纪年相对应。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另有十二生肖法王充《论衡·物势》提到有所谓“十二辰禽”,即子鼠、丑牛等,说明十二生肖在当时已很流行。藏族接受十二生肖法,并配上来自汉族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和阴阳,构成六十循环的纪年法。九纪时法古人纪时原先主要是依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或叫“时辰”、“时分”。到汉武帝后,十二时段之划分通行。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徐陵《玉台新咏》卷一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题《焦仲卿妻》):“菴菴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这样就是二十四个时辰,跟现在的24小时一致。子初就是23点,子正就是24点。现在我们所说的“小时”,其意为小时辰。历史纪年的查找与换算1、将中国帝王年号纪年换算为公元纪年利用历史纪年表2、将干支纪年换算为帝王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比如汉灵帝光和六年,张角起义,提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查出“甲子”是哪一年首先在年号索引的第6画中找到光和第二步再在公元178年找到汉灵帝第三步找到光和6年第四步从光和6年以后去找“甲子”年3、将太岁纪年换算为帝王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熟悉岁阳、岁阴的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干支,另一方面又要尽量排除名称上的障碍,直接用干支代替。清朱彝尊《谒孔林赋》:“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第一步查出相对应的干支第二步查出朱彝尊的生卒年第三步查朱彝尊的生卒年之间的那个己酉年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序》记载其写作时间:太岁在阏逢摄提格九月既望阏逢摄提格就甲寅年4、将民国纪年换算
本文标题:古代的历法与纪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