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一全)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2003年11月气象法律法规规章气象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情况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通过,2000年1月1日实施)行政法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02年3月13日通过,5月1日实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2003年1月10日签发,5月1日实施)气象法律法规规章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情况部门规章:《气象行政处罚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号令)《气象行政复议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3号令)《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4号令)《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5号令)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气象法》的效力(1)空间效力:A:领域:领陆(陆地、岛屿、领土延伸部分)、领水(内水、领海)、领空B:管辖的其他海域: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200海里)(2)时间效力A:2000年1月1日生效B:不具有溯及力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2.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A:明确了气象事业的性质:基础性公益事业B: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D:明确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E: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艰苦贫因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气象台站建设和运行。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3.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象工作B: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工作C:对专业台站实施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D:国家对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实行统一的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4.涉外气象活动A:主体:外国组织和个人(包括合资、合作)B:行为:气象活动C:范围: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D:审批机关: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5.重要气象设施的规划A:气象探测设施、传输设施、大型技术装备等B:重要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C:重要气象设施建设规划调整、修改及批准制度D:编制的原则: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和长远、减少重复建设E: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权及审批原则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6.气象探测资料的规定A:气象主管机构的职责:应当进行气象探测的任务、适时向发布基本气象探测资料B:其他从事气象探测的组织和个人汇交气象探测资料方面的义务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C:气象信息资料交换:按照共享、共用原则,与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交换气象信息资料D:海上钻井平台、航空器、船舶进行气象探测并报告气象探测信息。E:气象探测资料保密的原则。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7.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A:基本气象资料提供和使用:通过网络适时、滚动向社会发布的下列资料,供公众无偿下载。B:免费提供和使用:向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事业单位开展的公益服务、非营利性科研和教育机构从事的非商业性活动提供所需的气象资料。C:合作单位间提供和使用:按双方建立合作关系时商定的原则和方法处理。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D:收取加工费的提供和使用: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性活动提供和使用气象资料,收取成本费和补偿性资料加工处理费。E:不收费提供:为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及其防灾减灾机构,以及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联合国驻华机构提供其开展公务活动所需的气象资料。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F:提供和使用从其他国家气象部门交换来的气象资料规定:必须遵守有关国家气象部门提供交换资料时附加的使用限制条件。G:提供和使用从其他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交换来的资料规定:应当遵守有关机构、部门和单位提供交换资料时附加的使用限制条件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8.统一发布制度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职责发布公众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B: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发布供本系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C: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D: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负责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空气清洁度预报、各种指数预报等)、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城市、草场、森林等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E:配合军事部门做好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服务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9.气象信息播发A:广播、电视、报纸等安排专门时间或者版面、每天播发或刊登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保证其制作的气象预报节目质量C: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气象台站的名称D: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0.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职责A:政府职责: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组织实施B:气象主管机构职责:跨地区和部门的联防、及时提供防御措施、对灾害评估、提供防灾决策依据。C:其他有关单位职责:提供气象探测信息和有关的水情、风暴潮等监测信息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1.人工影响天气的法律制度A:政府职责:加强对人影工作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影工作。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职责:对全国人影工作的管理和指导。C: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职责:制定人影作业方案,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影作业。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1.人工影响天气的法律制度D:有关部门职责: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人影的有关工作。E:资格条件:实施人影作业组织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F:设备要求: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定点企业生产;不得转让。G:规范要求:遵守规范;在规定空域和时限作业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2.雷电灾害防御规定A:明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权:如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设计施工审核、资质和资格管理、防雷产品管理、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等(3号令)B: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指导:定期检测制度(3号令)C: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防雷产品进行鉴定合格后使用、使用接受检查(3号令)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3.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A:政府职责: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作出规划。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职责:负责全国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组织气候监测、分析、评价,对引起气候恶化的大气成分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全国气候状况公报。C: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职责: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的区划等成果的建议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4.气候可行性论证及环评气象资料使用(1)气候可行性论证A:主体:各级气象主管机构B:范围: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利用等项目(2)环评气象资料的使用A: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资料B:使用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查的气象资料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5.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共分三类:一是刑事责任:二是民事责任三是行政责任: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这三种法律责任,在气象法律法规中都有所体现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5.法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的执法主体各级气象主管机构(3)涉及气象的行政法律责任种类A:行政处罚:警告、一定罚款数额(最多10万元)、取消资格B: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5.法律责任(4)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一是《气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A: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的;B: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的;C: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5.法律责任D: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E:非法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F:媒体传播预报、警报,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G:环评使用的气象资料不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审查的H:无资格实施人影作业或作业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的。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5.法律责任二是《人影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A: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的;B:未按批准空域和时限实施作业的;C:将人影作业设备转让非人影作业单位或个人的;D:未经批准,人影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影作业设备的;E: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的。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6.术语解释、授权立法和国际条约适用(1)术语解释(2)授权立法A: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B:军事气象工作管理办法由中央军委制定(3)国际条约适用1.优先适用2.声明保留除外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16.术语解释、授权立法和国际条约适用(1)术语解释(2)授权立法A: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B:军事气象工作管理办法由中央军委制定(3)国际条约适用1.优先适用2.声明保留除外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行政法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部门规章:《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5号令)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1.适用范围适用:在我国境内从事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活动,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不适用:因气象业务、科学试验施放气球活动,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参照执行:群放单个总质量小于4千克的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施放直径小于1.8米或体积容量小于3.2立方米的系留气球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2.术语解释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是指无动力驱动、无人操纵、轻于空气、总质量大于4千克自由飘移的充气物体系留气球:是指系留于地面物体上、直径大于1.8米或者体积容量大于3.2立方米、轻于空气的充气物体。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3.活动的审批和授权立法A活动审批:进行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必须经设区的市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B授权立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4.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规定A申请批准:在拟升放2天前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管制部门在升放1天前作出决定,通知申请人。B申请内容:联系方法;气球的类型、数量、用途和识别标志;升放时间、地点和计划回收区;预计飘移方向、上升的速度和最大高度。C报告:升放动态;取消升放。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5.资格管理A条件:经培训取得合格证,体检查取得健康证明、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B不得从事的规定:身体健康状况及年龄不符合国家有关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规定。C申请程序:由所在单位向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申请—提供材料——审查—批准——发证。气象法律法规规章(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5.资格管理D定期培训:取
本文标题:气象法律、法规讲稿(一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