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证券法(第四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叶林著总主编曾宪义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证券的基本概念•关键术语证券有价证券资本证券完全证券证权证券股票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证券衍生品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书证与证券•一、民事普通法上的书证(一)纸制书证(二)数据电文•二、特别法上的证券(一)金券(二)资格证券(三)有价证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节有价证券的理论分类•一、记名证券和不记名证券记名证券,是指券面上记载权利人姓名或名称的证券不记名证券,是指券面上不记载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的证券•二、完全证券与不完全证券•三、设权证券和证权证券•四、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五、物权证券、债权证券和社员权证券•六、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和公司证券•七、上市证券与非上市证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节证券法上的证券•一、境外证券法规定的证券•(一)不完全列举定义法•(二)功能定义法•二、我国证券法规定的证券(一)股票股票,专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股东按照所持股份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根据股票票面和交易币种,我国现有股票还可分为A股、B股和H股股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公司债券《公司法》第154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三)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借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到期偿还本息的格式化债权债务凭证,有时也称政府证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四)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基金单位是基金发起人向不特定投资者发行的最小基金单位,表明持有人对基金享有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和其他相关权利。(五)证券衍生品种1.权证2.存托凭证(DR)(六)认定证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节证券的基本法律属性•一、证券是直接投资工具•二、证券是证权证券在理论上,证券分为设权证券和证权证券证券法上的证券,通常是指证权证券,即证券权利因投资者缴纳投资、发行人交付证券而产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证券是标准化权利凭证证券标准化提高了证券和民事权利的流通性,避免了对实物资产的实际分割,实现了证券交易的快捷和便利•四、证券是流通证券必须注意到,流通性不等于集中竞价交易,而是指公众投资者进行买卖的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如何理解证券是民事权利与权利载体的结合物?•2、如何看待资本证券与货币证券的区别与联系?•3、如何认识证券的融资功能和流通功能?•4、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某商业银行向公众推出了公司理财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分为稳健型、平衡型和成长型三种,产品期限从1个月至7个月,预期收益率为2.2%~5.3%。三款产品分别为保证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产品,分别投资于债券、认购新股和短期融资券领域。请问:•(1)商业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属于什么性质的产品?是否属于证券法上的证券?•(2)商业银行向公众销售理财产品,是否应当适用《证券法》?•(3)结合证券法理论,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性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证券法概述•关键术语股票公司债券衍生证券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法证券法渊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证券法的调整对象•一、证券法的概念1.形式意义上的证券法2.实质意义上的证券法二、证券法的调整对象(一)证券发行1.证券发行与证券交易存在密切关系2.证券发行和交易,都属于广义上的证券交易3.《公司法》关于股票和公司债券发行的规定,无法代替《证券法》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补充性规定(二)证券交易在狭义上,证券交易即证券买卖;在广义上,证券交易包括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以证券作为标的的买卖、赠与、担保等行为(三)证券服务1.资产评估和土地评估2.财务审计3.证券法律服务4.证券投资咨询(四)证券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节证券法的法律渊源•一、域外证券法渊源(一)统一证券法(二)单行证券法(三)公司法(四)民事普通法(五)特别法规则(六)政府监管规则(七)自律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我国证券法的主要渊源(一)基本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二)行政法规1.《股票条例》2.《企业债券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4.《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6.《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7.《期货交易管理条例》8.《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9.《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三)部门规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四)自律组织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1.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2.证券业协会自律规则(五)司法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节证券法的地位和性质•一、证券法的地位(一)民商分立体系与证券法民商分立体系,是指民法典和商法典并存的法律体系。(二)民商合一体系与证券法民商合一体系是与民商分立相对应的私法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证券法与公司法的关系“关系法学说”“特别法学说”•三、证券法的性质(一)证券法是行为法(二)证券法兼具任意法和强行法的属性(三)证券法兼具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特点(四)证券法兼具国家制定法和习惯法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如何确定证券法调整的证券种类?•2、如何理解证券发行与证券交易的关系?•3、如何理解证券法的性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章我国证券法制的产生与发展•关键术语“327”国债期货事件亚洲金融风暴股权分置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1999年《证券法》的制定•一、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二、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建设•三、《证券法》的制定背景“327”国债期货事件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节1999年《证券法》的实践•一、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相对应,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二、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趋势(一)股票配售方式(二)市场询价机制•三、推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四、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五、逐步开放B股市场•六、启动网上委托交易•七、启动网络投票•八、发布实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九、完善证券公司治理机制(一)境外投资者参股证券公司(二)证券公司的内部治理•十、完善亏损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一、逐步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一)建立中小企业板(二)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十二、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节2005年《证券法》的修订•一、证券法的二次修改•二、预留混业经营的政策空间•三、预留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四、预留国有企业买卖股票的空间•五、开放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六、取消禁止银行资金入市的规定•七、承认自律组织的监管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八、加强对证券发行的监管1.增加了对证券公开发行的界定2.创设证券发行申请的预披露制度3.采纳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4.增设证券发行失败的规则•九、改革证券交易和结算制度•十、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1.增加或者完善了违法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条款2.增加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条款•十一、加强监管机构的职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节证券法制的最新发展•一、深化发行制度改革•二、重视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三、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四、完善上市公司的收购制度•五、规范证券公司监管制度•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七、完善登记结算规则体系•八、加强期货市场法制建设•九、落实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结合“327”国债期货事件和亚洲金融危机,分析原《证券法》的制定背景。•2、结合我国证券法制发展,分析《证券法》的进步性和变动性。•3、简述现行《证券法》的主要修改内容。•4、简述现行《证券法》配套法规的要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章证券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关键术语证券法的宗旨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证券法的宗旨•一、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1.证券发行和交易主体复杂多样2.证券发行和交易之标的具有特殊性3.证券行为必须遵循特殊规则4.证券行为涉及公众投资者利益•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1.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存续和发展的基础2.投资者是最缺乏证券市场信息的参与者3.投资者人数众多、力量分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1.国家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2.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助于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3.维持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最大的社会公共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节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一、概述(一)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与交易法(二)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与特别法(三)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与证券法的宗旨•二、公开原则•三、公正原则(一)公正以立法公正为前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公正是对证券监管者和裁判者的法律要求(三)司法公正是公正原则的最终保护机制•四、公平原则(一)结果公平与程序公平(二)机会平等与规则相同•五、诚实信用原则•六、兼顾安全的效率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试述证券法的宗旨。•2、试述公开、公正和公平原则的具体含义。•3、试析诚实信用原则的证券法含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章证券市场及其监管体制•关键术语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证券交易市场证券发行人中介机构证券监管体系集中监管形式审查自律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证券市场的基本结构•一、证券市场的概念•二、证券市场的特点1.证券市场是证券权利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形式2.证券市场是从事投资活动的场所3.证券市场遵循特殊的交易规则4.证券市场遵循特殊的监管规则•三、证券市场的类型(一)证券种类与证券市场分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股票市场2.债券市场3.基金市场4.衍生证券市场(二)市场功能与证券市场分类1.证券发行市场2.证券交易市场•四、证券市场的主体(一)证券发行人(二)投资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证券公司(四)证券服务机构(五)政府监管机构和自律监管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节境外证券市场的监管•一、美国的监管体制(一)集中式的行政监管体制(二)金字塔式的监管体制(三)以信息公开为基础的证券监管体系(四)以反欺诈为核心的证券监管体制1.禁止发行人的证券欺诈。2.强化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五)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动态平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英国的监管体制(一)分散立法向集中立法的转变(二)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三)自律监管向行政监管的转变•三、欧陆法系的证券市场监管(一)商业银行主导证券市场(二)信息披露规则相对宽松(三)法律规范比较分散(四)以自律规则为基础的监管体制四、日本和韩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节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一、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形成•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特点(一)政府监管占据主导地位证券监管体制,分为政府监管主导型和自律监管主导型。(二)证券发行资格实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是指根据法律对证券发行、交易的明确规定,监管机构负责审核证券发行、交易的适法性,有权拒绝不具有适法性的证券发行和交易(三)形式上的集中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证券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一)证券监管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二)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的关系实质审查是我国证券监管的重要特点,我国应当逐渐淡化实质审查,走向形式审查。(三)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关系在我国证券监管体制中,政府监管向来居于主导地位,对自律监管重视不足对于涉及金融安全或者社会公众利益的事项,应该交给政府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其余事项,应该更多地借助自律组织实施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章证券发行制度•关键术语证券募集公开
本文标题:证券法 第四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1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