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高峰2008年3月汇报内容一、相关工作背景二、主要工作过程三、技术路线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五、测算分析方法六、计算示例七、全省(兵团、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推算示例八、作物的净灌溉定额计算九、2005年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成果十、测算分析报告编写提纲十一、有关问题解释一、相关工作背景(1)1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反映灌区状况的重要指标灌溉水利用率是指某一时期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地灌溉取水总量的比值(%),用表示。它反映全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用水状况,是衡量从水源取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w一、相关工作背景(2)2我国将灌溉水利用系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末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预期性指标)。《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送审稿)明确将节水灌溉作为“十一五”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十一五”期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到201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左右。一、相关工作背景(3)3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回顾广西自治区80年代在22个灌区采用动水法对渠道水利用系数进行测试,对全省情况进行评价。历时7年。山西省1986年在18个典型灌区采用静水法进行了大规模渠道渗漏试验研究,采用正向递推水量平衡法对全省39个重点灌区进行分析,进而对全省的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评价。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及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于2001-2003年进行了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抽样调查和分析。水利部农水司组织专家分别对2000年和2005年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了初步估算,提出分别达到0.43和0.45左右。一些大学或研究单位结合科研项目开展了有关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典型研究。4存在问题概念与口径不一致测算工作量大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代表性较差缺乏合理统一的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方法缺乏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网络一、相关工作背景(4)4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工作的重要性摸清我国现状条件下(2005年)灌溉水利用状况,分析灌溉水利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总结提出科学合理的灌区、各省(区、市)、分区及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评价方法;建立全国测算分析网络,跟踪分析全国及不同分区重要年份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预测未来灌溉用水效率变化趋势,探讨分析全国、分区、省(区、市)的灌溉用水效率提高的潜力与合理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提出全国和分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建议,对于科学评价全国灌溉用水状况,技术支持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决策,促进全国灌溉节水健康发展,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相关工作背景(5)二、主要工作过程(1)1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将全国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工作列为“十一五”重点工作成立了以李远华副司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专题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成立了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牵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专题研究工作组,具体负责全国测算分析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与指导、省级测算分析数据与成果的复核审查以及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与评价成果的整理分析及报告编制等相关技术工作;各省(区、市、兵团)水利厅(局)按照农水司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依托省水科院(所)、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等技术力量,选择代表本省不同规模、不同取水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以此为基础通过点面结合测算分析确定全省的灌溉水利用率现状值。二、主要工作过程(2)2研究制定工作大纲,统一规范技术方法专题研究工作于2006年4月启动,专题研究工作组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讨论,研究提出了《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技术方案》(初稿),2006年7月20至21日,由农水司主持召开了由部分省(区、市、兵团)水利厅(局)农水处长、省级科研单位和大型灌区技术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的座谈研讨会,就测算分析工作安排和技术方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工作组对《技术方案》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二、主要工作过程(3)3统一进行工作部署,各省启动测算分析工作2006年7月26日农村水利司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农水灌函[2006]24号),并将《技术方案》作为通知的附件一并印发给各省(区、市、新疆兵团)水利厅(局),作为测算分析工作的统一指导性技术文件。各省(区、市、新疆兵团)水利部门按照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成立了以农水主管部门牵头,省水科院所、省灌溉试验站等生产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的测算分析工作组,具体负责和实施测算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调查统计、资料收集、汇总分析等,确定样点灌区,启动测算分析工作。二、主要工作过程(4)4水利部下发通知,全面启动“十一五”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2006年12月,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水农【2006】617号),全面启动了“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为做好测算分析工作,水利部成立了以农村水利司为主,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工作组,负责指导各地开展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的调查测算分析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国“十一五”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报告。二、主要工作过程(5)5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互动交流,保障技术质量为了指导和帮助各省(区、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方案》,确保各省测算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2006年8月17日至18日,农水司委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在北京对各省的技术负责人与技术骨干进行了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班的共有80多人。许多省份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家对本省参与测算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在测算分析工作期间,部专题工作组专家与各省(区、市)测算分析的技术人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各省技术工作开展。二、主要工作过程(6)5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互动交流,保障技术质量二、主要工作过程(7)6各省完成样点灌区测算分析与全省现状评价成果各省以技术依托单位为主体,调动科研院所和灌区技术人员,针对大、中、小、纯井灌区等不同规模与类型代表性样点灌区开展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典型测算等工作,各省专家对样点灌区测算分析成果进行了复核和现场调研,以样点灌区成果为基础,对全省不同规模灌区和全省灌溉水利用率现状值(2005年)进行分析评价,完成全省现状灌溉水利用率分析报告,测算成果得到了省水利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审查认可。二、主要工作过程(8)7在各省成果复核审查的基础上,完成全国测算分析成果及总报告专题工作组专家实行分省(区、市、新疆兵团)负责制,与省(区、市、新疆兵团)里有关技术人员一起对测算分析中的技术方法、典型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计算等方面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把关,对完成的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相关资料数据等进行汇总整理和复核审查。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告初稿,并召开内部专家咨询会征求意见,修改形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告。2007年7月3日,由水利部刘宁总工程师主持召开了测算分析成果专家咨询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办公厅、规计司、水资源司、国科司、农水司以及茆智院士和科研院校的专家20余人,专家认为,测算分析工作扎实,成果可信,对于宏观评价灌溉用水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修改完善成果报告以及今后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三、技术路线(1)1研究内容(1)确定微观测算与宏观评价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科学方法;(2)分析评价各省、分区及全国灌溉用水现状,测算分析各省、分区和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建立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跟踪分析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确定“十一五”末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3)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与灌溉水利用系数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灌溉用水效率变化趋势;(4)探讨分析全国、分区、省(区、市)的灌溉用水效率提高的潜力与合理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提出全国和分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建议;(5)基于灌溉水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评价灌溉节水对灌区产生的各种效应。点上研究面上研究点面结合全国级典型区省级典型区全国研究成果九大分区成果各省研究成果实验观测计算分析调查统计总结分析由点及面推广应用三、技术路线(2)2基本思路三、技术路线(3)3技术路线各省选择不同规模(大、中、小、纯井灌区)、不同取水类型(提水、自流引水)、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样点灌区,通过调查观测、计算分析,得出样点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以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成果为基础,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按不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推算各省灌溉水利用系数均值,然后由各省均值按水量加权平均推算全国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三、技术路线(4)3技术路线各省灌区基本情况调查确定省典型代表测算灌区典型代表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省现状灌溉水利用率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点面转化点面转化省大/中/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平均值点面转化三、技术路线(5)4开展步骤(1)、各省对本省灌区情况进行整体调查分析,统计分析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灌溉状况。根据本省灌区实际情况,确定代表不同规模、不同水源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典型样点灌区;(2)、利用《技术方案》中推荐的方法进行典型样点灌区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得出各典型样点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值。根据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和大、中、小型灌区、纯井灌区状况分析,以典型样点灌区测算值为基础,推算全省大、中、小、纯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平均值;三、技术路线(6)4开展步骤(3)、根据本省大、中、小型灌区、纯井灌区等不同类型灌区各自的毛灌溉用水总量和平均灌溉水利用率,按水量加权平均得到本省灌溉水利用率的现状平均值。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1)1测算方法要求为了规范统一测算方法,便于分析汇总,点面结合,准确推算灌溉水利用率,要求各省灌溉水利用率的测算统一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进行(方法见后)。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2)2样点灌区选择(1)样点灌区选择方法根据全国灌区的特点,拟采用配额抽样法选择样点灌区。就全国而言,按规模分为4个类型,即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前3类型灌区再分为自流引水、提水等不同层次,纯井灌区根据不同灌水方法分为土渠输水、防渗渠道输水、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不同层次。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3)2样点灌区选择(2)样点灌区选择鉴于各省(区、市)灌区数量较多,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以样点灌区的平均值代表不同区域的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并以其测算成果为基础由点到面分析估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然后推算全省(区、市)及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确保代表性,典型样点灌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4)2样点灌区选择应分别代表大型(大于等于30万亩)、中型(大于等于1万亩、小于30万亩)、小型(小于1万亩)、纯井等四种不同灌溉规模的灌区。同规模的样点灌区应考虑灌区工程设施状况、管理水平、灌溉水源条件(提水、自流引水)、作物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观测条件和灌溉用水管理资料等,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5)2样点灌区选择不同灌溉规模样点灌区选择的类型与个数以能够代表本省(区、市)不同
本文标题: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5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