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法律常识1843528976
1法律常识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法的特征:规范性、强制性、国家意志,普遍性、国家强制性、程序性法的作用:规范作用(指引、教育、评价、预测和强制)和社会作用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和常委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人大制定修改基本法,常委会制定修改基本法以外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效力等级低于地方性法规自治区的自治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县的自治法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并由后者报人大常委和国务院备案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成文法,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又称习惯法创制主体和适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法、国际法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和程序法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法律效力低于2宪法法律事实分为两类:法律事件(客观)和法律行为(主观)立法规定的四个原则:1、首要原则是合宪性,遵守宪法2、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3、体现人民意志4、从实际出发立法程序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提出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30人以上或者是一个代表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10人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法律草案的审议3、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这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法律草案要有过半数的代表同意,这里的代表是全体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4、法律的公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法律没经公布的不具有效力,必须在法定的媒体上公布,宪法的修正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法律的实施:法律遵守是主要的法律实施方式;第二是执法,国家行政机关主动的依照法律进行社会事务的管理;第三是司法,法律适用;第四是法律监督司法原则:司法公正(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为重点);公3民在法律面前一切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专门的行政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法解释分类法的解释: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有权解释或法定解释;正式解释又分为立法解释和应用解释,这里的法律解释是指正式解释中的立法解释法律解释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对资本主义法影响最大的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又称民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大陆法系有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英国法系,以它的普通法发展起来的法律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为:引导作用、促进作用、协调作用、制约作用、保障作用宪法学宪法的法律特征:宪法是根本法:内容上,根本性;效力上,最高性;程序上,严格性宪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得外在表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领导原则4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延长至5年)国家机构的构成: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又是国家的立法和监督机关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任期五年全国人大的职权:修改宪法和监督权;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权;中央国家机关的任免权,选举产生人选有五个(国家主席、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中央军委主席)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国家重大问题决定权批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5任期同全国人大的相同,任期不得超过五年,委员长、副委员长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宪法的解释和监督权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国家重大事务决定权有权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全国总动员和局部总动员;决定国家或个别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任免权:在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监督权: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职权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1、提出议案的权利2、提出质询和询问的权利3、言论免责权4、刑事豁免权,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国务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6国务院的每届任期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批准市县级建置及区域划分省政府批准乡级建置及区域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和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向全国人大和常委负责汇报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检察权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为领导关系上下位阶级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一位阶级法: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政府规章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政府之间:当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政府规章出现冲突时:先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就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之间,由国务院裁决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自由7三、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权四、宗教自由信仰五、人生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财产权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年老、疾病、丧失劳动力)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文化权利和自由选举制度1、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但由于无法行驶选举权,而不列入选民名单2、因犯违反国家安全罪或其它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的、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驶选举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没有选举权,而停止行驶是有选举权的,但不允许行驶8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中-------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间接选举中--------全体代表的过半数民法学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法人、自然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人格利益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请求权: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形成权:是之权利人以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就能行驶权利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债权抗辩权是指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出生时间的认定:户籍证明,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监护人的设立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当然法定监护人指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未经有关组织指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9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为:配偶、父母、成年的子女、其他近亲属宣告死亡的条件和效力失踪:普通------四年特殊期间------2年,仅适用于意外事故法院的受理与宣告:公告期为1年,因意外事故失踪的人的公告期为3个月。判决宣告之日就是被宣告人死亡的日期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只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宣告失踪的是近亲属和利害关系人;而宣告死亡的是:配偶、子女、父母宣告死亡的效力丧失民事主体资格,原先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灭,婚姻关系自然解除,个人合法财产变成遗产继承。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问题-------有效的死亡宣告的撤销产生如下效力1、被宣告死亡人的婚姻关系,如果配偶已婚,自行解除;如果配偶未再婚,自行恢复。2、其子女依法被收养的问题3、本人可以请求返还财产,因继承法而取得的财产的,应当返还原物或适当补偿企业法人超越经营范围所签合同的效力问题企业法人超越经营范围的,除违背法律规定的禁止性经营、限制性经营和特许经营的外,其所签合同有效10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的报酬、赠与、奖励的行为有效,不存在其监护人追认的问题限制民事行为的能力人接受报酬、赠与、奖励的行为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进行的与其能力不相适应的合同行为效力待定无效民事行为种类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2、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欺诈、胁迫国家利益时无效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4、以合法行为掩盖非法目的的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如果撤销权人未撤销或在一年内未行驶撤销权,该民事行为为有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类别1、因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3、受欺诈、受胁迫而实施的且非损害国家利益的4、乘人之危的合同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向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申请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为两年11诉讼时效为1年的有: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期限为4年,因污染环境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中止:诉讼时效的中止发生在时效进行中的最后6个月中断: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交付--------动产物权登记--------不动产物权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失主,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失主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相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失主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失主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遗失物自发布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为国家所有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与隐藏物归国家所有,能确定的归个人担保物权------抵押权(不动产的抵押必须登记)、质权、留置权债的担保有五种:保证、订金、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合同法相关的基本知识(订立阶段、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抗辩权)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1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无效婚姻和撤销的婚姻可撤销的婚姻是一方以胁迫手段进行结婚登记,对此受胁迫的一方可依法请求撤销的婚姻。被胁迫人行使撤销权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法院作出夫妻财产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收益4、继承或赠予所有的财产,但明确归个人的除外5、其他应当共同所有的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是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继承权继承权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法定继承第一顺序人: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13遗嘱的形式公正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人身权人身权: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身份权包括:荣誉权、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发表权,亲属权(配偶权、亲子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1、过错责任制原则2、无过错责任制原则
本文标题:法律常识184352897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