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朝阳鸣凤马致远马致远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马致远的杂剧、散曲创作均为一流。在散曲创作方面,他被称为“曲状元”;在杂剧创作方面,他开创了神道剧创作传统,使其在元杂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他的历史剧代表作《汉宫秋》被评为元杂剧五大历史剧之一、四大悲剧之一。马致远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约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历代评论家对马致远都是极力推崇:“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马致远为180位元曲家之首)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將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置于百种杂剧之首。马致远生平马致远的散曲多有自述身世之作,由此可对马致远生平行踪有一粗线条了解。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早年生活在大都。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双调]《拨不断》奔走京华期间他有志于功名,但始终未求得一官。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南吕·金字经]《未遂》马致远生平元朝统一中国后,马致远到南方,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入仕之初有颂圣之作。“寰海清夷,扇祥风太平朝世,赞尧仁洪福天齐。”“九五龙飞,四海升平日。”“才万里,锦绣簇华夷。”[中吕·粉蝶儿]官微言轻,加之官场险恶,马致远很快从现实中清醒,萌生归隐之意。“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我头低气不低,身屈心难屈。”[南吕·四块玉]马致远生平中年后,马致远隐居杭州,高龄而死。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亩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南吕·四块玉]《恬退》东篱本是风月主,晚年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住处。——[双调·清江引]《野兴》马致远生平归隐后的马致远,思想感情是复杂的,他有时还表现出往日荣华富贵的留恋和追怀;但其主要倾向无疑是日趋消极。“上苍不与功名侯,更强更会也为林下叟,时乖莫强求。”——[幺篇]这种消极包涵了对现实社会的否定。“自隋唐,数兴亡。料这一片青旗,能有几日时光!”——《岳阳楼》马致远的杂剧创作“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庾:元杂剧家庾吉甫,早逝。——明·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双调·凌波仙]小令吊马致远马致远的杂剧创作留存7部作品中,《岳阳楼》、《黄粱梦》、《任风子》、《陈抟高卧》4部为神道剧,且前3者均写全真教故事;《荐福碑》、《青衫泪》为文人剧;历史剧《汉宫秋》为其代表作。马致远的杂剧创作神道剧《任风子》描写马丹阳以中原文化劝化定居在甘河镇的蒙古色目人,改变“吃腥荤”草原生活习俗的情节。这表现出一个非常重大的时代主题——马致远希望全真道士、中原文人,都能肩负起“以夏化夷”的历史重任;希望定居在中原的蒙古民族,能够接受中原文化,改变残杀中原百姓的恶俗,“放下屠刀,立便成仙”。如此立意,在元代这个令中原文人精神极度痛苦的特殊时代,无疑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马致远的杂剧创作马致远是元曲家中创作神道剧最多、成就最高的曲家,后世神道剧无不受其影响。其神道剧作以否定黑暗的元代社会为主,不乏强烈的民族意识。此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道家一脉不可或缺,马致远之神道剧以金元时期全真道教为基本思想,有鲜明时代特点,有特殊文化价值。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1.史传记载:①“单于自言愿壻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汉书·匈奴传》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②“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后汉书·南匈奴传》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王昭君出塞和番,确有冷宫积怨、负气请行的个人原因,但也促成了胡汉民族六十多年的和睦局面。其和平使者之功绩,应当受到历史肯定。但历史上此类以政治利益为主要目的“异族联姻”屡见不鲜,而且往往是汉族占下风,中原文人出于民族心理的反映,在记载、传述昭君故事时往往脱离历史事实,多加演绎,久而久之,王昭君形象由和平使者转变为千古怨女。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2.汉代乐曲、晋代笔记:①东汉末年,托名东汉蔡邕《琴操》载有《昭君怨》,假托昭君口吻作曲,感叹自己远嫁胡主、思乡思亲,哀怨难遣,又记昭君不愿再嫁前阏氏子,吞药自尽。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②西晋石崇《王昭君辞》中加入王昭君弹琵琶的情节,东晋葛洪在其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记载昭君故事时,凭空加入画师毛延寿,皆无历史依据。王昭君“怨女”形象源于《琴操》,定型于葛洪,《西京杂记》标志着她的故事由历史进入文学。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王昭君故事全部内容,在汉代乐曲与晋代笔记中已完备,但严重背离历史真实。《琴操》更从大汉民族与维护封建道德角度出发,非议胡俗,把昭君和亲、再嫁视作个人失节,民族屈辱。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汉晋以后,王昭君一直是历代文人热衷不衰的创作题材,出现了所谓“诗词千首咏昭君,丹青万种画昭君,戏曲万段唱昭君”的艺术现象。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3.诗词千首咏昭君古往今来,历代名家关于王昭君的诗词创作总计约600多首,不乏大家名作,其文学形象远远超过了历史形象。诗词思想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①从红颜薄命的角度来怜惜王昭君远嫁匈奴,基本格调为哀怨感伤,艺术上佳作频出,但对其历史价值缺乏认识。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唐·白居易《王昭君》全诗怜惜昭君远嫁,受尽磨难,同时宣扬了她“恋恋不忘君”的封建伦理思想。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一全诗以记叙昭君的遗事始,以凭吊昭君怨恨终,“怨”和“恨”都是对汉朝君王发出谴责,在某种程度上扫除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污垢。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当然,也有人能够较为客观历史地分析昭君远嫁,另出新意,但这种具有进步思想的诗歌较少。“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唐·王睿《解昭君怨》诗人庆幸昭君个人能借出塞机会而摆脱“宫中一舞人”,这一立意可取且不同流俗。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更有少数作家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昭君和番之举,促进了民族和睦,社会安定,带来了经济繁荣,百姓富足。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张中素《王昭君》元代文人最能认识昭君出塞和番的积极意义,他们客观评价并高度赞扬了此举的历史价值,与前代文人“恋恋不忘君”及“悲怨”唱了反调。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元·虞集《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尘,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元·卢昭《题昭君出塞图》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古代诗词中,最能正确对待王昭君出塞和番事迹的,当属元朝张翥《昭君怨》一词:词前序:“昔人赋昭君词,多写其红悲绿怨,作此解之。”以明作者反对把昭君出塞主旨描写成为“悲怨”。“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蛾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在张翥笔下,不但写出了昭君出塞要比禁闭在宫中幸福,而且留下遗冢墓草常青,赢得了流芳千古的美名。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②文人借抒写昭君不幸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重点反映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境。“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去时忧色衰。古来人生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宋·苏轼《昭君村》诗中赞美王昭君的艳丽,同情其不幸遭遇,借此抒发了对人生颠沛坎坷的不满。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毳帐琵琶曲,休弹怨恨声。无金赠延寿,妾自误平生。”——清·沈德潜《落第咏王昭君》注:古代诗人作妇女题材诗时,立意常常是另有所指。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③此类题材占主要地位,立意上有新的突破,即批判历代统治阶级对外族侵略的投降妥协态度。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唐·戎昱《咏史》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王安石在其《明妃曲》两首中,摒弃过去归咎毛延寿欺君的正统观念,对封建皇帝的好色、自欺,进行了批判:“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王安石肯定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肯定了“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贵在相知心”;指出“相知”也可以存在于汉家与胡地、汉人与胡人之间,而且十分明确地认识到“汉浅胡深”,可谓是言论大胆,立意新颖。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4.小说戏曲A:《西京杂记》后,唐代流传有《王昭君变文》,记昭君出塞后,匈奴单于立其为阏氏,并召集部下朝贺。单于携昭君出猎,昭君登高南望,忧怨难遣,患病而死。单于按胡俗为昭君举行隆重国葬,汉朝也派使者前来吊唁。清代雪樵主人著有白话小说《昭君传》。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B:戏曲万般唱昭君杂剧:元代关汉卿《汉元帝哭王昭君》(佚)、马致远《汉宫秋》。明清传奇:《和戎记》、《琵琶语》、《昭君出塞》、《吊琵琶》、《昭君梦》,受《汉宫秋》影响,主旨均为赞扬王昭君,批判汉元帝,但未从和平使者角度写。王昭君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5.当中原文人大费笔墨争论昭君出塞之荣辱时,在内蒙古草原,王昭君作为和平使者的象征备受尊敬、信任与爱戴,其“青冢”位于呼和浩特南部。“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1963年董必武《题昭君墓》青冢沉黑江明妃青冢恨,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致远《汉宫秋》马致远广泛吸取历代文人创作昭君故事的艺术营养,并结合元代民族斗争形势,创作出了《汉宫秋》。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小单于曾作把盏呀刺刺唱。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马致远【南吕·四块玉】《紫芝路》《汉宫秋》主旨《汉宫秋》可谓是王昭君故事的大总结,马致远在史料方面作了以下修订:1.故事背景由汉匈势均力敌改成了匈奴强大,汉族弱小。2.毛延寿身份由宫廷画师变为一个卖国求荣中大夫,夸大其个人作用。3.把昭君由一个普通宫女改成汉元帝的宠妃。4.把昭君自动请求出塞改成了匈奴按图索要美人,被迫出塞。5.把昭君入胡后生子的结局改成了到边塞后跳江自杀的结局。这基本上属于马致远的再创作,突出展现了《汉宫秋》的主题思想:《汉宫秋》主题思想一:虽写汉朝事,反映的却是宋元之际中原民族亡国的屈辱,并曲折反映出蒙元异族统治下中原人民的爱国主义。如剧中匈奴使臣当面威胁汉元帝:“陛下若不从,俺有百万雄兵,刻日南侵,以决胜负。”勾起观众亡国之痛,是民族斗争的具体反映。《汉宫秋》主题思想此外,剧终时还让毛延寿被解回汉朝斩首,祭献明妃,大快人心。在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汉宫秋》的这些描写,客观上具有赞颂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强烈效果。《汉宫秋》主题思想二:尖锐批判腐朽无能妥协投降的汉朝统治者。汉元帝自夸“嗣传十叶继炎刘,独掌乾坤四百州。
本文标题:马致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8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