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物业管理法律基础知识------李超锋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一、法的效力等级在我们国家:根本法(宪法)、(基本法、全国人大发布的其他决议、命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其他法律、发布的决议命令)、(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发布的决定、命令)、(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特别行政区内仅次于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律在特区内具有与国家法律相同的地位)、(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由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特殊优于一般、后法优于前法。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二、法系法系是根据各国法在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及其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一般把具有相同特点和相同历史传统的国家的法称为一个法系。通常现在习惯划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个不同的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英美法系以不成文法即判例法为主。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三、物业管理法的渊源我国物业管理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宪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立法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3.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专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规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4.国务院下属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有关部、委、办、署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5.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特别授权的城市(如深圳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实施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四、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的构成主要有:一般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的物业管理法律责任。(一)、一般情况下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的构成:行为的违法性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构成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的两个必要条件。一般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行为人必须要有过错才会被追究责任。在过错责任原则中,受害人也就是原告负有举证责任,必须证明他所受的损害是由于被告的过错造成的。当然还应考虑以下几项条件:1、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3、行为人的责任能力。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二)、特殊情况下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的构成:无过错责任(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致人损害的一方即使没有过错,也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三)、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的种类:1、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1)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当事人履行合同所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是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及重作、更换等。2)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指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因民事主体实施侵犯国家、集体的财产权以及公民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3)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1、依法执行职务。2、正当防卫。3、紧急避险。4、自助行为。5、受害人承诺。5、不可抗力。6、意外事件。7、受害人过错。4)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修复、更换或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2、物业管理行政法律责任指行为人违反有关物业管理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主要表现如下:非法买卖、租赁物业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非法经营行为(含无证经营和超越范围经营);妨碍管理的违法行为;渎职行为。3、物业管理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行为人严重违反物业管理法律规范,触犯刑事法律而应承担的强制性的法律义务。主要表现如下:1)自然人犯罪主要涉及的罪名有诈骗罪、盗窃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渎职罪、玩忽职守罪、侵占罪、挪用公司资金罪、商业贿赂罪等。2)法人犯罪主要涉及的罪名有偷税罪、逃税罪、商业贿赂罪等。第二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一、正当防卫的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属于正当防卫。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一、正当防卫的条件1.正当防卫必须是对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3.防卫的目的必须正当。4.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大损害。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三、防卫过当1.防卫过当的概念:指行为人的防卫行为超过了必须的限度,给对方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2.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要看防卫行为是否能有效制止不法侵害;要把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进行比较,凡是经综合分析后认为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无论是在性质、手段、强度等方面大体相当,即可认定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3.常见的非正当防卫有:假想防卫;防卫挑拨;不适时防卫;局外防卫;抗拒防卫;互殴防卫;防卫过当。第一节法律基础理论方面知识四、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及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二)紧急避险的条件:1.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威胁。2.必须是面临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3.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紧急避险,否则,不应当损害其他合法权益。4.必须是为了使更多更大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行为。5.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完)谢谢!
本文标题:法律知识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