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质量保证管理体系一、质量方针和目标公司的质量方针:精心施工,创优良工程;信守合同,让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争行业先进。公司的质量目标: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二、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部工程各负责人、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生产保障人员、财务人员、工地试验室、测量组等,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保证质量自控体系有效运行。管理人员职责分工1、项目经理(1)、认真贯彻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本项目部全体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2)、根据质量计划,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3)、履行工程质量管理职责,杜绝重大、大质量事故的发生。(4)、履行对工程质量的策划,组织质量审核,落实纠正措施。(5)、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及时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方法。2、项目总工(1)、认真执行标准化管理措施,及时向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作业标准化技术交底。(2)、认真贯彻企业的质量计划和目标,组织制定本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3)、主持编制项目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其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4)、主持制定和实施项目质量计划,实施工程的质量检验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严把“图纸、测量、试验”三关,杜绝因技术原因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5)、主持组织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管理并建立工程质量记录。(6)、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主持对关键工序的施工人员的培训,编写施工技术总结。3、生产经理(1)、指挥现场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要求进行实施。(2)、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过程控制,组织有关人员向工区和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主持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工程的分析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3)、负责协调各工区、施工队交叉施工中工序的衔接与工作配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程项目检查,及时统计与总结,提出建议和决策意见,对不合格和不经济的施工方案,行使否决权。(4)、根据工程特点,建立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转,确保工程质量。(5)、在组织与指挥施工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结合实际,教育职工增强质量意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任务。(6)、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在检查工程完成情况的同时,检查工程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质量动态,采取措施,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4、质检员(1)、负责制定工程质量计划,编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对计划和措3施的实行进行监督。(2)、定期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3)、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4)、实行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施工现场的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的行为,质安员有权停止现场施工,并勒令其限期整改。5、材料员(1)、深入现场,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做好料具供应工作。(2)、熟悉各种材料规格及验收标准,进场材料除应有出厂说明书和合格证外,应对原材料进行试验,否则禁止使用。(3)、实行计划用料,加强材料现场管理和使用,建立保管制度,严格领发料制度,做到定期盘点,账物相符。6、试验员(1)、认真执行现行有关检验和试验的标准、规范和规程。(2)、具体负责生产中原材料、工序的检验工作,熟练操作各类仪器设备,按有关要求进行各类检验和试验。(3)、指导、检查和督促检验和试验人员开展工作,积极处理检验和试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4)、按时收集、整理检验和试验报告,并及时上报。7、施工员(1)、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要求,并严格按作业标准化手册进行施工作业。(2)、监督、指导各施工队严格按项目部布置的任务、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施工,遵守各项规范标准,并经常向项目部领导层反映质量进度等情4况。(3)、组织班组严格按图、按规范、按规程及技术交底进行施工。(4)、组织班组开展三检制活动,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对交付的不合格工序返修费用负经济责任。(5)、控制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使用,无出厂证明、合格证、复试单不得使用,对不合格的材料造成质量低劣及事故负责任。(6)、认真及时填写施工日记和整理好三检制的原始质量资料,支持、配合质量检查人员的工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负主要责任。(7)、熟悉图纸、施工质量标准、材料要求及性能,处理设计变更洽商记录,保证按图纸要求及施工规程施工。8、测量员(1)、负责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执行设计及有关技术规范。(2)、对测量仪器量具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并妥善保管(3)、对工程有关的点、线桩位进行保护,测量记录要完善并加以保管。9、班组长(1)、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按照工程项目质量计划,落实质量责任制,组织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2)、组织工人按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加强工艺、工序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施工质量。(3)、工程质量检查以班组、现场自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坚持“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查。(4)、下班前对当天工程质量进行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马上返工,上下道工序在交接上进行互检,不符合质量要求,不允许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三、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创优目标,建立质量管理奖惩制度,狠抓落实,促进工程质量水平5明显提升,努力打造优质工程。从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制度保证、施工质量保证、质量检查保证五方面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一)组织保证措施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机构,副组长由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担任,各管理人员为组员。从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制度保证、施工质量保证、质量检查保证、经济保证、质量信息诸方面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二)思想保证措施1、工程质量是施工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取决于工序质量,而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和基础。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施工队伍进场后,将分项目、分工序实施质量教育,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白质量要求,个个清楚质量标准。2、实施领导把关,做到文明施工,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贯彻到参战的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行动中。(三)技术保证措施1、开工前做好施工调查,认真复核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按要求精度完成复测和测量桩橛测设;编制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及重、难点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后实施。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认真研究吸收消化,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2、根据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要求,项目经理部配备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并在施工期间保持相对稳定,选择质量意识强、专业化程度较高、作风过硬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按先进实用的原则配备。原材料严把采购、进场、使用、检验关,确保原材料检验质量,确保工程质量。3、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由公司总工办牵头,专业工程师复核每份图纸,填写审核意见。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进行: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重难点工程下发《作业指导书》。4、加强工地试验、计量工作,严格技术标准,消灭无计量的施工行为。6加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关键阶段的测量检查复核,坚决杜绝因测量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5、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工程质量。推行样板引路,开展群众性的创优活动。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创优的积极性、自觉性,使群众性的创优活动有序展开。6、大力开展克服质量通病活动,把克服质量通病作为质量管理和创优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下发《常见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结合工程实际对照实施,把克服质量通病抓紧抓好,落到实处。7、关键工程、关键工序、关键岗位一律由经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施工,在施工高峰期时用少量民工作为普工,以弥补部分劳力不足,加快施工进度。使用外部劳务坚持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外部劳工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外部劳工的作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全员的整体创优水平。(四)制度保证措施1、质量责任制度为确保施工质量,自上而下逐级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工作岗位的质量职责和义务,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等,并逐级落实到相关科室、施工队、施工班组、作业人员,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确保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3、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度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派有资质和公路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检员,负责内部质检工作,并赋予质量员一票否决权力。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质检员同意后才能用于工程。对工程验工,必须经过质员师的签认,一切需经监理签认的项目,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上报。质检员以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为依据,行使一票否7决权。4、质量预控制度从准备工作,技术交底,预防措施,过程监控,工序验收,质量评定,材料整理等方面实施质量预检制度,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消灭在施工前。5、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制度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达到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以便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6、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有出厂合格证并由质检员组织质量、技术、生产保障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经试验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对防水材料等委托有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场后分类别堆码存放,并挂牌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以防止误用和实现可追溯性。7、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各种仪器、仪表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标定。项目部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进行监督和检查。仪器设备由试验室和相关专业指定专人管理。8、技术交底制度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在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分项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工艺和注意事项等,要求全体人员明确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数。9、测量复核制度测量资料必须经换手复核无误,再报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方可用于施8工,并对中线桩、水准点建立定期复测检查制度,测量与施工建立联系制度,对监控测量的数据及时反馈到施工方案中,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10、“三自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施工中认真执行“三自管理”制度。“三自管理”即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自纠、自检、自控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1、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一不计价”制度五不施工: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一不计价:未按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的不计价。12、“三检”制度施工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坚持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质量保证。对工序施工现场实行标示牌管理,标明责任人、作业内容、质量要求等,作业前进行核定,作业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控。13、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施工队、施工员、质检员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最终签发隐蔽工程检查证。14、变更设计管理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质变化情况,发现与设计不符的,应及时提出变更申请建议,邀请设计、监理、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洽商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9
本文标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4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