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贾谊思想•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过秦论》、《论积储疏》、《陈政事疏》等,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最著名。贾谊主要观点•1、以秦为鉴,以民为本。民为万世之本;民多势众,不可欺侮;与民为仇,或迟或速,民必胜之;民之所求,君必从之。•2、立经陈纪,刑不上大夫。•3、礼义为先,礼法结合。•4、主张削藩,维护中央集权。•众建诸侯少其力董仲舒思想•为“群儒之首”的董仲舒,是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人称“汉代孔子”。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完备而又最系统地神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全面论证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代表作有《春秋繁露》、《汉书·董仲舒传》、〈举贤良对策〉一、天人合一的认识论•首先他否定了荀子的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超自然之上的“天意”,把天看成神的象征,认为“事应顺于名,名应顺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深察名号〉。他还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刑相生〉•其次从天人相通的观点,说明了天和人一样是有意志和感情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人副天数“〈阴阳义〉二、确立“三纲”,取法天意•在我国历史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制订封建法律的根本原则,是由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原则是董仲舒通过以天地、阴阳、五刑来比附人事,目的在于论证封建隶属关系是取法天意。“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三、君权天授论•董仲舒说明了三纲后,进一步美化君权也是天意受命,提出“天子受命于天”“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深察名号〉。这样他就把君权神话,深受统治者的欢迎。四、阳得阴刑的德主刑辅论•德主刑辅,先教后刑: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自孔子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突出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然而他所主张的德主刑辅有其特色,那就是由天道引申而来,认为“天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基义〉五、性三品说•他在〈实性〉把人性分成三等“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民,不可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深察名号〉六、引经入狱,原心定罪•自汉以来,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到法律之中,而且对断狱也有很大的影响,董仲舒是把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并对后世断狱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说“〈春秋〉之听狱,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特重,本直者其论轻”〈精华〉七、董仲舒与谶纬神学•所谓“谶”就是用来预测吉凶的宗教迷信,所谓“纬”对于经而言,就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对儒家经典进行的神秘说教,到汉章帝时编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神学法典,颁行全国。〈白虎通义〉大量引用“谶”、“纬”,系统发挥了董仲舒的思想,利用阴阳五行杜撰人类社会和宇宙的起源,宣扬三纲五常理论。王充反神学思想•王充是东汉时期对神学进行深刻批判的人,他写下《论衡》、《政务》、《讥俗》、《养性》等著作,对谶纬神学和天人感应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现流传至今的有《论衡》一书。•在这一时期还有对神学进行批判的代表人物扬雄、恒谭、司马迁等,杨雄最为深刻,他的他的代表作有《反离骚》、《法言》、《太玄》等。•王充继承了扬雄的无神论精神,而且更加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无神论战斗的奠基人。一、元气自然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否定天人感应•他认为“夫天者,体也,与地同,天有列宿,地有宅舍”,“地固且自动,星固将自徙”,这样说明了天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天体的运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否定了天的神秘性。•“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万物自生,皆有元气”。来说明元气是世界的本原,人、物都是气的凝结而生的,驳斥了人的神秘性。•“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人,物也,万物智慧者。禀气于元,与物无异”说明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之所以智慧,以含无常之气”说明了人的精神现象也是气的运做,驳斥了精神可以独立存在的谬论。二、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否定圣人生而知之•“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人未生,无所知,其死,归无知之本,何能有知乎”。否定了圣人生而知之。•“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说明必须经过效验才有结论的主张。三、生死自然观—对成仙、不死的否定•“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无有不死。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效。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人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六、国家用人观•在国家治理上,王充主张“文武张设,礼法并用”。他认为“治国之道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名能用兵。此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作业•1、性三品说•2、原心定罪•3、天人合一•4、文武张设•5、阳德阴刑•6、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本文标题:秦汉时期思想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5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