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天人合一文化宣言——重建太极合和宇宙元气统一场学说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是独立于我们“人的世界”而存在的天道地道,“我们的世界”是人道,共同统一在太极阴阳合和之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太极合和”是宇宙的常道态。由此构成和谐宇宙。中华本原文化暨中华大道文化,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一)在我们的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另一个世界?假如我们的世界是正世界,是否还存在另一个反世界?这个问题长久地困扰着人们。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天人合一文化和人体潜能现象的谜底,就隐藏在另一个世界之中。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之所以在人的心目中一分为二,首先因为,人是有限时空的产物,而无限宇宙那难以把握的整体和本质,始终是人所感知的现象世界之外的不可思议、神秘莫测的另一个世界。宇宙是阴阳两类物质的复合体,阴为无形,阳为有形;阴为潜,阳为显;阴为反,阳为正。在人生存的有限时空范围内,宇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也只是它的显态的一面,那偶尔窥视到的潜态一面,自然会令人大惑不解。再次,不管人类的认识范围怎样扩大,无论微观世界还是宇观世界,都有人类的活动所不能进入的领域。可见,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是人类生存于其中,并能感知或观测到的那部分宇宙显态的一面,可以称之为“人”的世界。俗语常把不可捉摸的事物说成“只有天知道”,故可把“人”的世界之外的未知世界称为“天”的世界。(二)人天两世界之间并非阻隔不可渡,大自然早已准备好了现成的桥梁,这就是人的思维或意识。意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超越时空。“世界上最大的是陆地,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思想。”可以说,宇宙有多大,思想就能有多大。意识的无限性,正对应了宇宙的无限性。其次,意识在进入修炼功能态时,能窥视到、感知到宇宙的潜态信息,而这是现时任何最先进的观测仪器都无能为力的。现代科学采用观测实验和逻辑归纳的方法,这只适用于有限实体事物。对无限宇宙的本质和整体性的认识,只有在心灵的“顿悟”中才能实现。这种在天人感应中实现天人交融、天人合一时得到的心灵启示,也是宇宙通过它的最高产物所达到的自我意识。(三)人猿相揖别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和大自然和谐共处,融为一体。这时,人的心目中尚无同时并存的两个世界,而只有一个统一的世界。为了在险恶的环境中求得生存,这就大大激发了、拓展了人体潜能。其中一部分智者,掌握了原始的性命修持方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时,与所获取的宇宙信息相结合,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达到了对宇宙本质和整体性的正确认识。于是,在世界人类文化史上,率先发现了四时八节来自八方的信风(季风),发现了信风本原气的能级三态,发现八方与四时八节同一的时空合一的道气宇宙律,发明了“天圆地方”混天宇宙观,发明了“方牙”天文仪,确立了天北极和天地宇宙的太极原点“天脐”,率先进入“一划开天”的“开明”时代。由于这些智者在早期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这种认识也就变成了先民的一种共识。这大约发生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的中华大地,至迟在七、八千年前,中华先民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开创了东方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世代相传的河图洛书、易经、太极图等宇宙本体模式的文化解读,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这一中华文明的奠基文明,中华祖先称为“昆仑陆吾开明氏”所传的昆仑文明。和从近现代西方传来的一种见解把这一时代视作黑暗的蒙昧野蛮的时代相反,中华先民的简陋生活,并没有阻碍他们获得宇宙真理。先民的智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先民的活动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因此,这一人类文明的源头,经历代“传天数者”的不断实践与传承,流淌千秋万代;这一人类文明的曙光,所洞彻的宇宙大道自律,将照耀至人类的未来。(四)人类文明产生之后,由于人类本性的慈内残外、自爱自卫的两重性,由慈内而自爱无私,由残外而自卫自私,这种兽性与人性混合的善恶交变,也就开始了人类文明自身的异化过程。“天道逆行,人道顺行”,从此,人们心目中统一的世界日益分裂为两个世界。先民主要是通过时钟倒拨的修持方法,体会到宇宙循环过程的早期统一性,进而悟出宇宙的生死轮回,并以此审视人体自身和周围世界。老子的格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生动地表述了先民们对宇宙根本规律的彻察。宇宙间万物并置,同时展现在同一空间中,我以此为观察对象,看到了它们彼此间回环往复周期性的演化。这就是宇宙的生死轮回,天地万象,人类,概莫能外。人类产生之后,人也就有了社会性。当文明产生之后,人类用“文明成果”这种工具延长人的官能,扩张人的索取欲,这种社会性才逐渐强化为使人和大自然隔绝的樊篱,人类社会也就日益成为和自然界相对抗的力量。人的社会性日益强化,人的自然性也就日益退化。先民主要依靠自身的感官、功能和意识来认知世界,文明时代的人类越来越借助于、依赖于科学技术,这也就意味着人体自身的能力越来越退化、潜化。人的社会分工越细,人的自身功能也就越向单一方面发展,其他功能由潜化而废弃,不得不借助于别人发明的工具,延长自己弱化或废弃的功能。这时,人们看到周围的世界,具体事物呈现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行演化序列,就误以为整个宇宙也是如此。这时大多数人已不懂得或很少懂得先民对宇宙万物回归并作演化的整体性认识。距人类文明源头越远,人天两世界的分野也就越来越大。天道损有余补不足,所以“天道逆行”,天道就是自然。人道损不足奉有余,所以“人道顺行”,人道是人生存欲望。欲生私,私生妄,妄则掠,掠必打破平衡与和谐。于是天人分离。(五)由上述可知,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导源于此。中华文明诞生之后,那种早期的共识积淀成民族精神,潜化为社会意识;以天人合一文化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就总体而言,中华文明是形而上道层次文化。就文化本质而言,中华文明是太极合和文化,是道器整合互动文化。它追求宇宙万象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西方文明在没有发展为现代科技文明之前,在对“宇宙本体”的认识上,原则上与古代中国人相当。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曾注意到在可见的实体物质之上,还有一个白色透明的真正本体,主宰着可见物体(中国称此为“气”)。但他们的学生因为看不到这个本体,只以可见的物体为“本体”,已是“形而下者”了,于是改变他们先辈们对“本体”意义的解释,称宇宙中有一种抽象的主宰力量,从此“本体”成为抽象演绎的哲学概念,而不再是整合物质世界的另一部分。科学家不承认它,只研究实体可见世界,因为他们同样看不到它,就妄断其不存在。这样西方科学体系恰如一个自然发展起来的城镇,事先并无通盘规划,虽然也产生了许多实用美观的建筑,但未免零乱,互相制约,缺乏整体感,最后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生存危机。西方文明是流不是源,它不能提供宇宙整体性的正确认识。因为这是低层次的,以地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实证实用科学体系。它是为了说明人类周围的世界而创立的,为了解释现象,不得不引入许多先验的东西为出发点,以至许多被奉为真理的基础理论,其实是未被证明的假设(所谓“小心求证”)。它重分析,可是这就破坏了对宇宙整体性的认识,正像解剖师一样,剖出了人体的血管、骨骼、内脏,清楚得叫你无话可说。不过,这样一来,活生生的人就没有了,只剩下一堆生理构造和形状组合。当我们把一件事物分析透彻的时候,就已经破坏了那件事物本身。整体性质决不是各子系统性质的简单相加,仅仅靠对低层次子系统的研究不能解决对高层次的整体性认识。就总体而言,西方现代科技文明是形而下器层次文化。就文化本质而言,是天道地道人道相分离的人欲为中心的利益驱动文化,是破坏性文化。西方人强调“物竞天择”与“人定胜天”,“弱肉强食”,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优劣之争”,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无限度开发占有,毁天毁地,毁人毁己。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悲剧,就在于盲目追随西方。众多的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著名人物,并没有参破中西文化差异的真谛,因而也就谈不到真正弘扬民族文化,一切以西方文化为取舍的参照系,中华文明的许多无价之宝,被毫不怜惜地丢到垃圾堆里。西方科学体系正面临着大自然的严重挑战。既使自身的发展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也导致人和环境的严重对抗,危及人类的生存。因而不得不向东方哲学回归,这也就是向本质的回归。中华文明需要吸取现代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在新的基础上升华天人两世界的和谐统一,把一个崭新的大道和谐宇宙观带给人类。(六)同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的观点相反,宇宙中必然存在物质始原。近万年以来,中华先人称这种宇宙始原物质为真气、天一、天乙,天纪、天纲,我们称之为原初粒子。由气分五色可知,原初粒子的数目有五种。微观宇宙的终极物质,就是这种唯一的原初粒子,别无他物。原初粒子并不是所谓的虚粒子,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弥漫于、充塞于宇宙空间并与宇宙同一,中华先人称它为“太极印”,“合”;原初粒子呈游离态、弥散态以及凝聚态、结合态,中华先人称它为“宇宙明点”“一点灵光”。从微观到宇观的物质结构层次,正是原初粒子的凝聚态、结合态。而游离态、弥散态的原初粒子是自由粒子,它们充满了从微观到宇观的所有实体之间空隙,并能在物体内部的层次结构中自由往来,构成了实体的背景物质,我们称之为元气场。我们所界定的“场”,不是西方现代物理学意义的“场”,而是指气的波动性联合混元存在形式。场和实体不过是同一物质——原初粒子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已,并且,这两种存在形式在宇宙中的比例是恒定的。对于我们地球人来说,“气的混元存在形式”,就是“大气层”之下的“空气”,空气中有人类与地球一切生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能量物质。假如地球上没有“气”,地球生命就毁灭。假使把星系的物质在整个可观测区域中均匀地铺展开来,那么,在每个相当于地球大小的空间体积中,仅有一颗沙粒。因而在整个宇宙空间,呈凝聚态、结合态的原初粒子与呈游离态、弥散态的原初粒子相比,显得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正是这种具有向心力的呈凝聚态、结合态的原初粒子,是太极生命体的本源,好比人的精母细胞、卵母细胞经过复杂分裂,亿万个精子中只有一个精子与成熟卵结合,形成胚胎,发育为胎儿。就整个宇宙而言,元气场可以看作是各向同性的,是均匀的,连续的;只是在实体结构附近发生了畸变,被实体物质所吸引、所俘获。因此,具有游离、弥散态的活跃的原初粒子,作为宇宙的背景物质,其中含有产生凝聚态、结合态的因子,是太极体的摇篮,太极体诞生之前,由它布气场,进行凝聚、结合的编序(密码序列),控制太极体的发生、显化过程。太极体一旦形成,又被实体物质所吸引、所俘获,形成万有宇宙的稳定结构,形成具体气场。早在洪荒时代,中华先人就发现,一切宇宙体都是螺旋结构。这种螺旋结构是由于原初气粒子的自旋所形成,现代科学称“波粒二象性”,粒子就是气化明点,又称“宇宙明点”,波就是气粒子的运行轨道“太极印”,由此二性象构成太极体。中国人造字为“乙”、“己”、“乞”、“气”、“气”、“”、“”、“印”、“卯”等来象其“形”。这形形色色的“太极体”构成宇宙的秩序。发现这一宇宙本质的中华先人,被称为“伊萨姆”“人气夫人”,为“人方”乞姓,族人称为“仡”,“合氏”,“皇雄氏”等。宇宙的稳定结构,即终止于星系一级,而星系群或星系团,不过是宇宙对称性的表现。宇宙在时间上的无限性,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宇宙岛——星系,各自经历着展现宇宙演化史的循环历程。而每一循环终点,由于能量衰减引力坍缩,原初粒子之间没有任何空隙地密集在一起,形成了黑洞。物极必反,当这种密集达到极限,原初粒子又开始猛烈向外喷发,形成白洞,新的循环历程又开始了。这正如太极学中从无极——太极——皇极(无极)而产生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理论所证示的那样。从白洞到黑洞,从黑洞到白洞,不论在大尺度宇宙中,还是在小尺度宇宙中,都是同时双向逆反发生的,没有先后终始之分。(七)任何物体,都有与其实体结构相对应的场,各个物体的场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如前所述,这具体的场,仅是元气场的畸变,与外界的元气场是相通的。宇宙间存在着原初粒子波粒两种形态的转化,而作为宇宙缩影的人,也能通过意识实现这种转化,中国传统人体生命学和当今生命潜能现象激发的谜底,就存在于这种转化之中。中国传统人体生命学分支之一中医学把气分为三类:自然之气
本文标题:天人合一文化宣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5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