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达方式4、表现手法:4、诗歌风格鉴赏表达技巧考查范围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衬托)、对比、对照、象征、联想、想象、悬念、伏笔、铺垫、以小见大、类比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以动写静,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等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倒叙,正、侧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浪漫、现实、豪放、婉约•看一看找启示:题目、诗序、注释、作者•抓一抓寻突破:抓词语的暗示找出写景(人、事)的词语、找出直接写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辨一辨明关系:明确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鉴赏程序(走进诗歌)——咏史怀古诗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咏史怀古诗的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E.其他:吴钩、《后庭花》怀古咏史诗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表现手法:对比、用典、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1)思想感情:⑴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⑵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⑶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⑷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⑸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典故《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封侯”表示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楚狂”、“接舆”指代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王孙”指游子或高人隐士;“式微”表示国势或门庭衰落,或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不系舟”比喻自由不羁的思想或生活,也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天狼”表示敌人、战事;“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青冢”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自己深陷囹圄……“闲适隐逸诗”“闲适隐逸诗”主要是指因看厌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而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闲适隐逸诗”常见意象: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渔夫渔船等。“闲适隐逸诗”常见情感: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闲适隐逸诗”常见技巧: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高考示例】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本文标题:怀古诗笔记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7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