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学派内容提要•1.形成背景•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主要观点•3.第三阶段学科理论体系•4.局限性1.1中国比较文学溯源•古代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关于文学的比较、筛选和相互影响的研究。•魏晋以来印度思想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当时有关翻译、媒介的论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学者开启中国比较文学的序幕。•严复•王国维:《尼采与叔本华》《红楼梦》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学者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外文学并取得显著成绩。•鲁迅:《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茅盾:《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俄国近代文学杂谈》《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吴宓:《红楼梦新谈》1.2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确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中国出现则是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1929年至1931年,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新批评派大师瑞恰兹在清华大学任教,开设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两门课。1.3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出•1971年7月中下旬在台湾淡江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上,朱立元、颜元叔、叶维廉、胡辉恒等学者在会议期间提出了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这一学术构想。•1976年,古添洪、陈慧桦出版了台湾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编者在该书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学派”。1.4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乐黛云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中谈到: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1979年的出版为标志的。•《管锥编》全面、丰富、完整地体现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最广阔、最开放”,最“无法归纳进任何科学或文学研究体系中去”的“边缘学科”的特点。•《管锥编》不仅探索了中西文学共同的“诗心”和“文心”,而且在影响研究、阐发研究、科际整合、翻译媒介研究等方面都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1977年10月,李达三在《中外文学》6卷5期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文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宣告了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建立。李达三(JohnJ.Deeney),1931年出生•论著颇丰,其中文著作主要包括•《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1978年),•《中外比较文学研究》(1990年,与刘介民合著)•《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1997年,与罗钢合著)。•在“中国学派”刚刚起步之际,美国学者李达三起到了启蒙和催生的作用。中国学派拟达成目标:1、在自己本国的文学中,无论是理论方面或实践方面,找出特具“民族性”的东西,加以发扬光大,以充实世界文学。2、推展非西方国家“地区性”的文学运动,同时认为西方文学仅是众多文学表达方式之一而已。3、做一个非西方国家的发言人,同时并不自诩能代表所有其他非西方的国家。4、知己知彼,逐渐构想一些新的文学观念与西方文学观念抗衡。5、消除许多人的傲慢无知的心理。2.1学者致力研究•季羡林1982《比较文学译文集》序言:“以我们东方文学基础之雄厚,历史之悠久,我们中国文学在其中更占有独特的地位,只要我们肯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必然能建立起来,而且日益发扬光大。”•卢康华、孙景尧1984《比较文学导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以我国的优秀传统与民族特色为立足点与出发点,汲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营养,去努力发展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孙景尧:1943年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博士点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著译17种,其中《比较文学》、《简明比较文学》等,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及省、直辖市的社科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和三等奖•远浩一:1988年提出“比较文学是跨文化的文学研究”(载《中国比较文学》1988年第3期)•杨周翰:1988年发表题为“比较文学:界定‘中国学派’,危机与前提”(载《中国比较文学通讯》1988年第2期),认为东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应当成为“中国学派”的特色。此外,国内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也应该成为“中国学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打破比较文学中的欧洲中心论,而且也是东方比较学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远浩一:1990年发表“关于‘中国学派’”(载《中国比较文学》1990年第1期):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学派”的研究。•此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学者就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应的学科理论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讨。刘介民、远浩一、孙景尧、谢天振、陈淳、刘象愚、杜卫等人都对这些问题付出过不少努力。谢天振:1944年出生•谢天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翻译理论家.•中国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的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与他对“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所作的区分的观点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主要学术专著:《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X+Y?•谢天振等学者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研究界展开了对“X+Y”模式的批判。•X+Y模式:研究者采取“X+Y”式的比附研究的模式,意图发现“惊人的相似”。而不注意中西巨大的文化差异性,这仅仅是浅度的比附性研究。•X+Y模式成因: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上出了问题,也由于法美学派研究理论中长期存在的研究模式的影响,一些学者并没有深思中国与西方文学背后巨大的文明差异性。这更促使一些学者思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题。•1995年,曹顺庆在《中国比较文学》第1期上发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一文,对比较文学在中国复兴十余年来的发展成果作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学派的理论特征和方法论体系,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作了全方位的阐述。他在文中总结了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五种方法:跨文化的“阐发法”、中西互补的“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与文化根源的“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的“对话法”、旨在追求理论重构的“整合与建构法”。学术界评判(支持/反对)曹顺庆:1954年出生•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比较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主要著作:《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化与文论》、《比较文学新开拓》、《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乐黛云:1931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主要学术专著:《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中西比较文学教程》•熊沐清:1998年率先发表了“中国学派”:必要、可能、途径”(载《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4期)•他认为倡立“中国学派”的内在动力来自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中国学者在具体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使“中国学派”的建立成为可能。•有学者认为:“研究者的科研条件与环境,研究者的出发点、立足点、独特的思路、视角,以及由上述条件决定的独特的创新的成果,由大量创新的成果所体现出整体研究实力、学风和整体的学术风格,这就形成了‘学派’。‘中国学派’也只能在这些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形成”(王向远)。小结:这些讨论促进了中国学派,即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2.2在论争中成长•论争一:要不要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立一个民族地域性学派是民族性的问题,还是世界性的问题。•论争二:“阐发法”是不是中国学派的方法论。论争一•反对的声音:1987年,荷兰学者佛克马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就从所谓的国际观点出发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坚定地反对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1991年孙景尧先生在《文学评论》第2期上发表“为‘中国学派’一辩”,孙先生认为“中国学派”的提出,正是为了清除东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史中形成的“欧洲中心主义”。•1993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举行的全美比较文学会议上,李达三仍然坚定地认为建立中国学派是有益的。•二十年之后,佛克马教授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在2007年4月的“跨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成都)”上,佛克马教授公开表示欣赏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想法(见《比较文学报》2007年5月30日,总第43期)。小结:经过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和方法体系的论争之后,学者们普遍认同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法,这也成为比较文学在中国复兴之后一个绝佳的发展和壮大时期。论争二:•质疑声:美国学者奥德里奇(A.Aldridge):“对运用西方批评技巧到中国文学的研究上的价值,作为比较文学的一通则而言,学者们有着许多的保留……如果以西方批评的标准来批判东方的文学作品,那必然会使东方文学减少其份”(Aldridge47)。•孙景尧先生认为阐发法“这种说法就不是科学的,是以西方文学观念的模式来否定中国的源远流长的、自有特色的文论与方法论……用它来套用中国文学与文化,其结果不是做削足适履的‘硬化’,就是使中国比较文学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国注脚’”。•叶舒宪教授指出:这种援西释中的“阐发法”对创建“中国学派”是极为不利的一面。因为,“阐发法”造成的结果难免会使所谓的“中国学派”脱离民族本土的学术传统之根,演变成在西方理论之后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的学术支流。•王向远认为“阐发法”未能摆脱“西方中心”观念的束缚,无法显示比较文学应有的世界文化的全面视野,暴露出了理论概括上的片面性。•还有学者对“阐发法”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表示怀疑。小结:以上学者对“阐发法”的抨击也并非子虚乌有,“阐发法”确有否定中国文论,以西律中,以偏概全和缺乏比较等缺点和弊病,这一模式也不能说是通向中国学派的理想途径。肯定:杨周翰先生所说的那样:“有的台湾和海外学者用西方的新理论来研究、阐发中国文学。他们认为‘中国学派’应走这条路。我觉得也未尝不可……也许有人说,这不是比较文学,只是用舶来的理论的尺度来衡量中国文学,或用舶来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学,而不是不同文学的比较研究。不过我认为从效果看,这种方法和比较文学的方法有一致的地方”。•曹顺庆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近代“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学者援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都只是在运用而没有阐发。•这种将西方理论强加于中国文学的操作方法使中西处于不平等地位。这种“顺化阐发”或“奴化阐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派的“阐发法”。中国学派的“阐发法”应该是跨文化意义上的对话和互释,“跨文化”意识上的“阐发法”才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独树一帜的比较文学方法论。•“双向阐发”的提出•针对台湾学者“单向阐发”的观点,陈醇、刘象愚在所著的《比较文学概论》中,首次提出了“双向阐发”的观点。•杜卫在“中西比较文学中阐发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阐发研究的核心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解”,充分认识到了阐发法的基本特征及学术意义(载《中国比较文学》1992年第2期)。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中国学派的研究与论争,成就了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派获得两个学术收获:从跨文化到跨文明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跨异质文明研究,拓宽了异质文化之间文学比较研究的路径,标志着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真正到来。♀异质文明之间的话语问题、对话问题、对话的原则和路径问题、异质文明间探源和对比研究问题、文学与文论之间的互释问题等,都是在强调异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即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根本性特征和方法论体系。♀曹顺庆于2005年提出比较文学的变异学研究。这是中国学派的又一个重要理论收获。四、中国学派的局限性•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学者往往为了促使比较文学学科“与时俱进”,突显出当代学者为比较文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急于建立新的理论框架,忽视了比较
本文标题: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7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