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出你知道的几位先秦著名思想家的名字、原名和代表作及思想派别。儒家:孔子(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道家:老子(李聃)--法家:韩非子(韩非)---兵家:孙子(孙武)---《论语》《孟子》《荀子》《老子》(《道德经》)〈韩非子〉〈孙子兵法〉《庄子》(〈南华经〉)庄子(庄周)-----“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开宗不了《逍遥游》,空读《南华》三十篇。逍遥游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人,著名的,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周战国宋道家学派“老庄”清静无为。思想家、文学家《庄子》《庄子》一书,今存篇,分为,是庄子所作,和,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想象,气势。《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一书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33内篇7波澜壮阔杂篇11外篇15奇特丰富汪洋恣肆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起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对名利的轻蔑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庄子将死的时候,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说:“我拿天地当棺材,日月当宝璧,星辰当珍珠,万物当随葬的物品,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们恐怕老鹰、乌鸦啄食你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乌鸦吃,埋在地下被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怎么那么偏心呀!”面对死亡的安然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音读——正字音、明句读意读——疏字词、通文意情读----------抓主旨、悟其情万物皆“有所待”鲲、鹏大海运将徙小大舟深水芥草杯水野马、尘埃蜩与学鸠对比以息相吹比喻强调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行路备粮嘲笑大鹏(比喻)反驳第一段小年:朝菌、蟪蛄、众人大年:冥灵、大椿、彭祖此小大之辨也不及大知不及小知,小年不及小年。(空间——时间)第二段鹏飞依风野马尘埃以息吹水—舟;风—鸟行路——备粮自然万物皆有所待所待有大小(特殊例子)(普通例子)四类人:犹然可笑宋荣子:犹有未树列子:犹有所待世人皆有所待(人)自然万物有所待(物)第三段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如何做到“逍遥游”?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无己: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无名: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文章的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游”)↓什么才是“逍遥游”↓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悟读——析手法,谈启示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逍遥游我们很多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生与死》(英)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在生命的火前温暖我的双手一旦生命的火消沉我愿悄然长逝庄子,带给我们的启示!一、人不要成为物的仆役、异化的牺牲品。寄语: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有时不妨学学庄子,超然物外,幻化为蝶,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明月清风、甘露琼浆,流连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徘徊于清澈湍急的小溪边,欣赏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品味着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时而扶摇直上,摒弃了人间的是非荣辱,遗世独立,超脱了世俗中生死名利的纠缠,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翱翔。这是多么地逍遥啊!二、学习庄子远大的目光和恢宏的气度。寄语:作为青年我们也要从前人那儿继承鹏的精神,拥有鹏的气度。不能如刘海洋那般只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就冷血地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更不能像马家爵那样只因一点儿小摩擦,就残忍杀害四名同学。不能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冷漠,不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我们要高飞,就要有鹏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笑看风云的开阔襟怀。“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我要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次次将我重伤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一直在飞一直在找一直在飞一直在找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三、按规律办事寄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得下苦功。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应该遵循学习的规律。可是我们有些学生,却对此视而不见。有的平时不学,考试时才临阵磨枪;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上课走神,回家边学边玩……最后导致自己成绩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基础文化知识不能系统扎实地掌握,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及时养成,这样,我们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1、《谐》言鹏之物汤问棘鹏之事2、蜩、鸠笑鹏——奚以之九万里斥鷃笑鹏——奚适3、鹏——欲自由而不能的人蜩鸠——无知而自大的人寓言故事想象夸张比喻典籍说明史实印证写作特色清人林云铭评论《逍遥游》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庄子认为,只有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当我们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当我们处于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角色之中时,我们想到过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吗?我们是不是已经被束缚了本性而全然不知呢?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灾难也会随之而至。人心应该是自然的,不应有很多的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于丹《庄子》心得古今异义海运:海波动荡例: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例:南冥者,天池也野马:游动的雾气例:野马也,尘埃也果然:饱的样子例:腹犹果然众人:一般人例: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羊角:旋风例: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词类活用名词用如动词例: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使动用法例: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固定句式其……邪?其……邪?(选择句)例: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奚以……为,(表反问,哪用……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恶乎……哉(表疑问)例: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巩固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北冥有鱼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D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D3.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C.汤之问棘也/是已。D.楚之南/有冥灵者。B4.翻译下列句子①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①去百里之远的地方,要用一宿舂米准备干粮;去千里之远的地方,要用三个月时间储备干粮。②哪里用高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后再往南飞呢?5.解释句中红色的词:(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齐谐》者,志怪者也:(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腹犹果然:(5)众人匹之(1)这(只)(2)记载(3)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或:何必……呢?(4)饱的样子(5)比6.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①蟪蛄不知春秋。②汤之问棘也是已。③有冥海者,天池也。①四季②就是这样。③天然的水池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E.之二虫又何知E8.对下列句中红色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朝菌不知晦朔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④邹忌修八尺有余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B.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C.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A(①②农历每月最后一天③长④身高)9.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小知不及大知③有冥海者,天池也②则知明行无过矣④且适南冥也A.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也不同。B.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也相同。C.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相同。D.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不
本文标题:逍遥游庄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9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