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深孔爆破主要内容6.1井下深孔爆破6.2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深孔比浅眼崩矿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用重型设备凿岩,因采用大直径药卷,所以炸药爆轰稳定、反应完全),故在中厚以上的矿体开采中广泛使用。第一节井下深孔爆破一、深孔布置方式1平行深孔与扇形深孔深孔布置a—平行布孔;b—扇形布孔扇形深孔具有凿岩巷道掘进量少,深孔布置灵活,设备移动次数少(打完一层才移动一次),故应用极广。但存在块度不均,深孔利用率低的缺点。平行深孔使用较少。2水平、向上和向下深孔主要由采矿方法而定。1)阶段强制崩落法用水平扇形孔2)无底柱采矿法中多用上向扇形孔3)下向孔用的较少,因排粉困难,(天井掘进中用向下,因掘进的需要)最近VCR法、高风压潜孔、牙轮大孔中多用下向。扇形布孔种类倾斜扇形布孔1深孔2凿岩天井3电耙道垂直扇形布孔水平扇形布孔三种方式二、主要爆破参数(1)孔径d主要由凿岩设备、矿石性质决定,一般d有加大的趋势。d大,每米深孔崩矿量λ增加,大块率β也增加。一般接杆(中深孔)d=60~70mm;潜孔d=90~110mm;牙轮钻d=165~200mm,最近已研制出120mm牙轮钻。(2)W值确定取决于f值、d值和炸药性能,W值大,块度大。1)计算法根据一个孔深为L的深孔所能装入的药量应等于所需装入的药量:(对平行孔)一个炮孔的装药量:π·d2/4·L·τ·Δ一个炮孔能爆下的岩石所需炸药量:W·a·L·q∵m=a/W(m—深孔密集系数))/(85.7mqdWΔ:装药密度τ:装药系数a:孔距扇形孔装药处的孔口及孔底距离1—间柱;2—采区天井;3—凿岩硐室;4—炮孔未装药部分;5—炮孔装药部分;6—矿房密集系数密集系数是孔间距(孔底距)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amW即:孔底密集系数是孔底距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孔口密集系数是孔口装药处垂直距离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常用孔底密集系数和孔口密集系数表示:平行炮孔的密集系数m=0.8~1.1;以0.9~1.1居多;扇形炮孔孔底距密集系数m=1.0~2.0.102)经验法坚硬岩w/d=25~30;中硬岩w/d=30~35;软岩w/d=35~45。(3)单耗qq值由f、炸药性能、采幅宽而定。q值对爆破块度和经济效果有严重影响。q值过小,增加二次破碎用药量和工作量;块度过大,严重影响装、运、提工作效率。所以q值不能过低。对中硬岩,一般q=0.6~1.6kg/m3。12桃林矿(f=8~10):70年,取q=0.81kg/m3,二次破碎q′=1.48kg/m3,q总=2.29kg/m380年,取q=1.12kg/m3,二次破碎q′=0.55kg/m3,q总=1.67kg/m3所以在适当范围内提高q值,经济效果反而更好。4)孔深a:考虑凿岩效率,接杆不超过12m,潜孔不超过25m;b:孔底不穿透采空区,硐室应留0.8~1.2m厚度;c:对于难爆矿石,应超深0.4~0.6m,以减少矿石损失d:相错孔超深0.5m;5)孔方位无论垂直、水平孔,与相邻的排之间的孔位相互错开布置。6)孔倾角对于水平孔考虑排粉,向上倾3°~7°。最后在各排炮孔图上标明孔号、方位、孔深、倾角、药量等参数,作为施工依据。VCR法VCR法是垂直深孔球状药包后退式崩矿方法的简称。VCR法(VerticalCraterRetreatmethod)典型采矿示意图1—凿岩巷道;2—大孔径深孔;3—拉底空间;4—充填台阶;5—装矿巷道;6—运输巷道第二节露天深孔台阶爆破(benchblasting):台阶爆破是工作面以台阶形式推进的爆破方法。台阶爆破孔深大于5m的钻孔称为深孔。反之,则称为浅孔。台阶要素W1为前排钻孔的底盘抵抗线。是自炮孔中心至坡底线的最短距离;L为钻孔深度lc为装药长度ld为堵塞长度;h为超深B为在台阶面上从钻孔中心至坡顶线的安全距离。钻孔形式露天深孔布置H—台阶高度;h—超深;Wd—底盘抵抗线;ld—堵塞长度;b—排距与垂直孔相比,倾斜孔的优缺点优点:1倾斜孔的底盘抵抗线小,且装药均匀,不易留根底,矿岩破碎好,而垂直孔底盘抵抗线大,爆破大块率高。2易于控制爆堆高度,有利于提高采装效率,斜孔的爆破参数易于控制,而垂直孔的底盘抵抗线计算不准可能造成飞石或者根底。3易于控制台阶坡面角和坡面的平整,减少突悬部分和裂缝,斜坡自身就有稳定性,可以达到少后裂或者不后裂,而垂直孔的后裂现象严重。4穿孔设备与台阶坡顶线距离较远,设备安全。缺点:斜孔施工困难,进尺慢,炮孔长度长,装药也困难。深孔爆破参数(1)孔径DD取决于钻机,潜孔D=150~250mm,牙轮D=250~310mm。(2)孔深由台阶高度H和超深h(对斜孔指垂直深度),H=12~14m,多为12m。h指炮孔超出台阶底盘标高以下那段深度。其作用是降低装药中心,以有效克服底部阻力,减少根底。一般h=(0.15~0.35)·W底(3)底盘抵抗线W底(第一排装药孔中心到台阶坡脚的最短距离。)1)对垂直孔按安全作业条件W底≥H·ctgα+BB-钻机作业安全距离,2.5~3.0mH-台阶高。α-坡面角,60~75°2)按照体积法(即药包重量与爆落岩石成正比)反推计算式中:d——炮孔直径,dm;Δ——装药密度,kg/dm3;τ——装药长度系数,当H<10m时,τ=0.6;当H=10~15m时,τ=0.5;H=15~20m时,τ=0.4;H20m时,τ=0.35;HqmLdW85.713)按台阶高度确定:岩石坚硬,系数取小值,反之,系数取大值。4)按钻孔直径确定:k——日本取k=40,国内铁路上建议取k=32~38;d——孔径,mm。HW)9.0~6.0(1kdW1(4)孔距a与排距ba=m·W底m-炮孔密集系数,m=1.4~3.0。甚至更大些,在保证a·W底不变时,适当增加a,减少W,可改善爆破效果,一般a=5~8m(潜孔时)排距b指相邻两排孔之间距离,采用逐排起爆时,b=W底。(5)阻塞长度LL过小,岩块飞散,气体过早冲击,能量损失;L过大,孔口附近出现大块。通常取:L=(16~32)D。深孔排列方式与起爆顺序(1)排列根据a、b值的不同,深孔排列方式,有三角形、矩形和方形。图6-2深孔布置图一字形;三角形;方格形;梅花形(2)起爆顺序(不同的顺序,实际的a值不同)逐排起爆简单。但在工作线长时,同段药量大,对抵抗线反向的地震作用强,容易造成爆破危害,用得少。斜线起爆有利于横向挤压,多用于端部,多与V形起爆配用。波浪起爆实质是V形起爆的变形,要求雷管段数少。提高爆破质量的措施露天矿良好的爆破质量a:大块率低;b:爆堆集中度合适;c:无后冲(W值不可过大),不留根底(超深不能太少)。可通过使用多排孔微差爆破,留渣挤压爆破和宽孔距爆破,改善合理装药结构等措施,提高爆破质量。(1)间隔装药孔内装药不连续,用空气或炮泥隔开,一般分成2~3段,孔底部分占总装药量50~70%,上部也装适量的药,改善炮孔上部、中部的块度。(2)孔内微差在间隔装药基础上,使用微差时间间隔,起爆孔内各段炸药,可获得间隔装药和微差爆破的双重效果。一般先下后上效果好,可减少超深h和后冲现象。间隔时间不可过长。可用导爆索-继爆管或电爆网路实现微差控制。(3)混合装药针对爆破抵抗线(对垂直孔)和夹制作用下大上小的情况,下部装入高威力高密度炸药,上部装一般低密度硝铵炸药。或在极端情况下,下部用药壶(将孔扩成),成了下部球状药包、上部柱状的装药结构。二次破碎可用重锤、高压水射流、液压碎石机、高能碎石机等进行二次破碎,但运用最广的还是爆破法进行二次破碎。主要有三种方法:(1)炮眼法在大块上钻凿炮孔,眼深为大块的一半,效果好,用药少,但费工。用于较大的大块。(2)覆土法将药置于大块凹陷部位,用两倍于药包厚度的粘性泥土覆盖,起爆即可。简便易行,费时少。但药耗大,空气冲击波、飞石严重。用于较小的大块。(3)成型药包带有集中穴的高猛度炸药的药包---聚能破碎弹,用药少,效果较好,正推广使用。
本文标题:第七章_深孔爆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9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