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10-第十章-第二课堂--素质教育-(2008级)-2011.4.12.
物理教学论第十章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物理(课外)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参观等附:课题研究物理系物理专业08级本科班☆11年春季物理教学论上节课复习:一、物理复习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1、复习的意义:学生掌握知识须经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环节,巩固环节特别重要。通过复习与遗忘作斗争,使学生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适当拓宽知识面,还能纠正认识上的错误和弥补知识上的缺陷。2、复习的作用:复习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有积极的作用——温故而知新。复习时,不仅要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要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宽、加深,在“贯通”与“联系”上下功夫,从新角度、新高度认识已学过的知识,利用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达到温故知新。二、物理复习如何分类?⒈平时复习(P161)⑴引入新课的复习;⑵新课教学中的复习(边教边复习);⑶巩固新课的复习(当堂巩固);⑷课后复习(课外作业等);⑸习题课中的复习;⑹实验课准备阶段的复习。⒉阶段复习(P162)⑴单元或章的复习;⑵期中、期末复习;⑶总复习:(对某一部分知识,如:力学部分等的总复习;初中阶段总复习;高中阶段总复习)。三、物理复习哪些教学方法?物理复习教学方法⑴常规复习方法——编写复习提纲和列表(用系统总结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复习的方法)逻辑划分必须遵循规则(P164):①按同一依据划分;②子项的外延总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③子项必须互相排斥;④不得越级划分。⑵解题复习方法(也称“练题复习方法”,——用练习方法进行复习)解题是常用的复习方法之一。以基本综合题训练为主。⑶实验复习方法(用实验方法进行复习)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技能本身也须要复习。⑷传统复习法:按课本顺序,将重点依次重提。⑸电化手段复习法: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复习的方法。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复习。复习时,常将几种方法结合运用。四、复习课主要环节是什么?⑴系统总结复习(结合提问),形成知识体系;⑵课堂复习性练习(教师巡视指导);⑶课堂练习分析总结:学生汇报,同学评议,教师点评;⑷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复习知识相关的课后练习题。五、物理概念和规律复习中应注意什么?1、物理概念复习注意点:①明确每个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②掌握每个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量的定义式;③掌握每个物理量的单位;④掌握每个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⑤掌握每个物理量如何用实验法测量;⑥掌握每个物理量与相关物理量的联系和区别。2、物理规律复习注意点:①明确每个物理规律的研究对象;②明确每个每个物理规律研究哪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③掌握每个物理规律的内容(包括文字、数学公式、图像表示等);④掌握如何用实验验证物理规律;⑤熟练掌握物理规律的应用;⑥对于每个物理规律必须掌握它的适用范围;⑦对每一个物理规律还须掌握它与其它物理规律的联系和区别。第十章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物理(课外)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参观等附:课题研究§10.1物理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作用§10.2物理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与指导§10.3物理教学参观引言:按照现代课程观念,物理课程应包括物理学科课程和物理活动课程两部分,当前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更是将物理活动课程融入学科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学习物理学科知识。新课程改革之前,物理活动常在课外进行,所以叫“课外活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了物理活动要培养青少年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是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因此,称之为“第二课堂”。§10.1物理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作用一.物理活动课程与物理学科课程构成了物理课程的有机整体。传统的课程观过于重视学科课程,注重课堂传授,学生被动学习,这己不适应当前以信息网络为钮带,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增长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物理活动”在培养青少年的素质上,特别是科学素质,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是传统的学科课程所无法取代的,物理活动课程,将有利于使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勤于动手,敢于探索,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二.物理活动课程与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当前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多样化”。自然界里存在着变化万千的物理现象。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又使物理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兴趣和爱好,掌握科学知识最好途径,莫过于让学生身临其境动手去做,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究和发现周围的事物及自然界的奥秘,生动活泼地学到科学知识,他们将发现现实世界比幻想世界更加激动人心,趣味无穷。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有以下作用:①为学生物理学习学科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从而为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奠定一定基础,并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学习新模式,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②开阔学生知识面,使之了解现代新科技的成就与发展信息。③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激发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STS(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三.物理科技活动的特点⒈灵活性。不受课程标准(大纲)和教科书制约,即可深入地研究己学过的某些问题,也可接触尚未学过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较好。⒉开放性。活动是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接触新科技成就,在时间,空间取材等方面,比物理课堂教学有更多的自由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由选择参加。⒊实践性。活动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师和辅导员帮助下,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动脑、动手、动口、独立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主动探索科学奥秘,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各种能力获得迅速提高,科学创新等科学素质增长更快。⒋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爱因斯坦),物理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受教育,在愉快的气氛中自学地探索追求。因此对活动内容应有趣味性、吸引人,不管是趣味物理游戏,或科普宣传活动,不管是科技制作还是研究探索性课题,不管是天文现象等自然观测,还是各种竞赛,都必须强调趣味性。⒌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物理科技活动中更具有自主性,活动内容由学生自选,活动方案由学生自拟,他们是活动的真正主人,充分自主地学习,教师和辅导员只起辅导作用,自主性是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究创新的内在机制。物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有不同特点和特殊功能,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物理课程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解决学生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获取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这三个矛盾,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10.2物理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与指导一.物理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物理科技活动是中学物理课程的一部分,理应纳入中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从课堂内外结合的总体和充分考虑,各种活动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智能适应条件,及学生负担等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每项活动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教育目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凡是没有教育意义,甚至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计算机算命等)必须严禁。每项活动应真正做到:①培养科学兴趣,寓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②巩固和加深学生科学基础知识,丰富开阔知识领域,激发求知欲;③培养观察,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⒉必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所以活动内容和形式只有丰富多样,才有吸引力,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做到丰富多样,首先,活动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第二,形式要符合青少年特点,寓知识于活动中,使学生参加活动有所收获。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是物理科技活动的主人,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和理解,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或干脆由教师或辅导员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自然发挥出来,去突破传统观念,吸收新的思想,想出新的办法,做到有所发明创新。当今社会,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中学物理自主活动课程的设置,将有利于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⒋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开展活动的必要保证。物理科技活动要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配备得力的辅导教师。辅导教师以本校教师为主,根据需要聘请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来讲学,动员有专长的家长来校辅导讲座或参与活动,也可聘请附近高校大学生或本校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物理科技活动需要一定的器材,仪器设备和场地,学校应设法满足,但要提倡因陋就简,修旧利废,就地取材,当然也需花钱购置一部分,活动资金上应当做到不加重学生负担,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二.组织形式及组织原则。㈠组织形式:⒈班组以上的群体活动:如①集体的参观活动;②物理和科技讲座报告;③物理竞赛;④物理游艺会和探索宫;⑤科技夏令营;⑥科技节等等。⒉小组性活动:如航模、电器、摄影、天文观察、自制教具、小发明、计算机小组等各种兴趣小组。⒊个别性活动:如①个别的自然观察作业;②家庭小实验,小制作;③课外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小论文,等。㈡组织原则:⒈要有计划性活动纳入学校计划,从课内外结合来安排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①附属于课堂教学,如观察、实验作业,小实验,课外参观,基本仪器操作竞赛。②与选修课结合,如劳技课结合家电,电工兴趣小组活动。③适当安排在特定教学阶段之后,有持久性和临时性两种安排方式。⒉总体上要遵循自愿的原则活动类别,深度不要一刀切,要以活动本身来吸引学生。⒊要从物质上,组织上提供保证这对顺利开展活动和锻炼学生活动能力是必要的。三.活动内容及其指导⒈课外观察活动⑴内容:①对于有关自然界物理现象的观察;②对于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运用的观察;⑵指导: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有计划布置观察作业,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物理事物的变化,如大气压、静电等各种现象。②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外观察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展一些专题观察竞赛,看谁能注意到一般人容易忽视的问题,能提更多有价值的“为什么”。例如观察太阳,提出“为什么”。③注意培养学生的毅力。有的课外观察需要多次持久地观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毅力。如用一、二个时间观察月相变化,每天1、2次,做好记录。④培养学生估计能力。观察中,培养一定的估测能力是重要的,如两电线杆之间距离,小车、自行车经两电线杆之间平均速度等。⒉家庭实验与室外实验活动⑴家庭实验取材于家庭日常生活用品,随手取材。因地制宜,如测起床与入睡前的身高,测家中常用物品的物质密度等。⑵室外实验空间开阔,不受教室、实验室空间限制。如跑步的平均速度、声音传播的速度,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测定等。这两类课外实验常与教学进程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记录必要的现象数据,但不必过于追求精确程度。室外实验应做好实验前组织准备工作,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可与旅游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⒊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活动(“三小活动”)⑴小制作——手脑并用,重在创新(制作小仪器、小玩具、小教具、小用品等)①善于把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与实际应用相联系;②因陋就简,讲究实效;③动手、动脑,手脑并用;④自行设计制作,不搞单纯模仿,重在求异创新;⑵小实验——认真观察,重在感知①布置小实验,要向学生讲清实验任务,观察内容,注意事项,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②全班同学统一要求与个别选择相结合,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③实验结果应向全班同学做报告,写出简要实验报告;④课前小实验要具有探索性,启发性,课后小实验突出验证性,应用性。例如,光的衍射,让学生装透过白纱巾观察白炽灯的衍射现象。⑶小论文——强调自学,重在探究①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对某一生活实例的解释等都可作为写小论文课题;②一般科技论文为三段式结构,即绪论、本论、结论。本论部分是文章的中心。③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博览群书,上网查阅等自学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问题深入研究。④论点、
本文标题:10-第十章-第二课堂--素质教育-(2008级)-2011.4.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2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