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大题提纲1、我国城市产生的时期、基础及其条件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2)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3)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2、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评判的标准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评断我国早期城市形成的标准:(1)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规模;(2)需要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宫殿庙宇等行使政治文化职能);(3)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城市经济中心职能);(4)要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给水、排水、城墙、壕沟);(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3、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包括列国王城平面图)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形制多不规整。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城廓分工明确,城是政治中心,廓是经济中心。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管子》)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鲁国曲阜——内外两重燕大都——大小城并联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4、宋代都城东京规划特点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了望亭。5、汉代长安城建设及其规划要点。修建过程: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规划要点:1.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2.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3.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4.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6、隋唐长安规划要点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长安城市规划的缺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太大*东西大道应成为主要干道,但规划强调南北轴线*政治中心的转移造成东北部交通、居住的拥挤7、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简述里坊制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合课本内容,自主答题,考查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答案雷同将扣分)8、绘制曹魏邺城的复原想象图,说明其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意义。(结合课本内容,自主答题,考查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答案雷同将扣分)9、一个理想城址的风水模式应该包含哪些景观特征?(结合课本内容,自主答题,考查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答案雷同将扣分)10、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原文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空间关系、城市等级等方面的段落,并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影响。(结合课本内容,自主答题,考查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答案雷同将扣分)1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社会形态或文化思想方面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结合课本内容,自主答题,考查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答案雷同将扣分)12、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特征⑴、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⑵、城市类型: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⑶、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⑷、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⑸、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⑹、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⑺、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⑻、城市型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13、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新特点及其趋势?外建设史大题提纲1、希波丹姆式的主要思想及影响、典型城市。P292、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建设特征P483、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P764、霍华德“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图示P1175、沙里宁的有机疏散P1276、勒·柯布西耶的主要思想P1297、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图示P1358、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先进性、局限性P139注:以上内容占70个百分点。
本文标题: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3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