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市政学第二章城市的发展进程学习重点:通过第一章对市政学概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市政建制是以城市为依托建立的,那么我们对市政学的研究自然也脱离不了显示中的城市。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推动力量和影响有哪些?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适合于我国?本章学习重点在于掌握上述有关城市及其发展的相关概念,对城市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特别关注城市化问题。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城市概述•(一)定义:•1、城市社会学角度、城市经济学角度、城市地理学角度•2、市政学角度•(二)城市的特征•1、城市的高度聚集性:人口、活动、设施、物资、文化五个方面•2、城市的复杂性: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多过程;•3、城市人口及其文化构成的差异性:与乡村比较而言;4、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5、城市人际关系以业缘为主,人际交往感情色彩淡薄。•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的形成•1、最早的城市发源地•2、城市产生的因素:三次社会大分工•(二)发展:四个阶段•1、原始(古代)城市阶段:特点(代表城市)•2、封建(中世纪)城市阶段:兴起、衰落、发展以及特点(代表城市)•3、近代城市阶段:概况、特点(代表城市)•4、现代城市阶段:概况、特点(代表城市)第二节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影响因素•一、城市化的含义•(一)概念•1、城市化: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从而造成农村中具有城市特质的城镇的增加,引起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的过程。•2、内涵:•3、途径:A、原有城市的扩大;B、非城市区向城市区的转化;C、新建城市。•(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的进程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a、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占世界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b、城市规模级别越高,人口发展速度越快;c、出现了许多庞大的城市聚集群,形成若干大都市带。•4、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三)城市化的衡量指标1、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扩散及其带来的乡村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向城市的趋近。•3、城市化水平指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的构成;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4、城市化速度指标: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和城市数量增长的速度。•5、城市化质量指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一)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和机制•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构成了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源泉。工业化不断提出的要求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而这又吸引了更多的工业活动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从多角度对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分析,这多种动力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构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多产生的动力。•1、城市化浪潮的兴起•(1)第一阶段:1760—1850S•(2)第二阶段:1850—1950S•(3)第三阶段:1950S至今•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2)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技术革命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二)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个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1、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在良好的状态下发展,其城市化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世界上有些国家虽然城市膨胀的速度很快,但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得这些国家城市的发展质量也相对较低。•2、社会文化条件。一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一是城市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二是社会体制的作用。•三、城市化的形态•1、集中性城市化和扩散性城市化,这是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来考察的。•2、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分为积极型的城市化和消极型的城市化。•3、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前者指人口向城市中心聚集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展初期的基本方式,因此被称为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后者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化发展中后期出现的方式,可称为城市化的中级阶段,离心型城市化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可进一步分为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四、城市化的影响与后果•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1、城市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化;•2、城市化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3、城市化改变了社会人口和职业结构;•4、城市化引起了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5、城市化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节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一、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是农村经济与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3、中国城市化出现了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中国城市化的方针和原则•(一)方针•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2、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二)原则•1、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升级密切结合的原则;•2、坚持市场调节为主,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3、坚持提高竞争力的原则;•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5、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原则。•三、我国城市化的阻力及其对策分析(一)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思维误区•1、以“官位”设市;•2、人为构市;•3、全能城市。•(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经验•1、经济规模设定城市规模,没有行政级别的限制;•2、突出产业强项,凸显特色;•3、城市建设要讲究比较成本,不能人为构市。•(三)更新传统落后的城市观念•1、变官位设市为按经济规模设市;•2、变人为构市为产业建市;•3、变全能城市为特色城市。•四、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模式(一)确定依据•1、从城市化的内涵和中国的国情出发。•2、从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寻找突破口。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总体水平低。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城市人口以自然为主,作为城市化标志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异地转移十分有限。城市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2)城市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密度呈明显的“东高西•的不平衡状态,并且这种态势还在进一步加剧。•(3)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城市和新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乡镇企•发展造成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二)我国城市化道路模式的构建•考虑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现状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与各地区经济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模式。•1、东部地区。•2、西部地区•3、中部地区•(三)实行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战略•1、走城市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可持续性城市,主要依据在其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与过去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而获得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一方面强调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聚集效益,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适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协调城市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高品质现代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区域中心,区域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和各种物质支持。保护好城市区域,特别是其周围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区域的自然和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有必要把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城市开发与国土整治相结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化案例•济南市阳光舜城和凤凰城两个成片综合开发的城市化案例.济南市出现的政府通过城市运营商进行成片综合开发,在城市化过程中首先造福农民的做法,突破了现行国家征地,一次补偿,零星出让的模式,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失地农民的待遇与保障,实现农民市民化和社区文明化,也有利于减少城市建设成本和政府财政负担,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优化。理论探讨•1、土地对农民的意义•2、城市化与农民进城•3、土地发展权与政府经营•4、农民参与城市化的权利
本文标题:市政学(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4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