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设计方案—《学前儿童卫生学》之婴幼儿气管异物的处理教师:陈奕专业:学前教育单位:邻水县职业中学一、设计意图从学情上来看,中职的学生的学习在做中学,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我在活动设计中,也尽量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社会需要来看,我专业一部分学生毕业选择参与工作,她们可能进入到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面对的可能是3岁以前的婴幼儿。因此,教会她们了解并运用一些针对更低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教学方法(一)教学手段:讲解法、多媒体演示法、操作法、情景模拟法(二)教学方式:“教学做”合一(三)教学时长:40分钟三、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婴幼儿发生气管异物的症状、掌握气管异物的理论操作方法(二)技能目标:掌握气管异物基本处理技能(三)情感目标: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救护意识四、活动准备PPT课件、婴儿玩偶5个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气管异物基本处理方法教学难点:紧急救护的意识六、活动过程导入部分情景导入:播放新闻片断,一小孩因气管异物两分钟后,脸色发紫,呼吸微弱,若未能及时送医取出,可能导致窒息死亡。(设计意图:通过真实事件,激发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同时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基本部分(一)气管异物的概念1、概念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为外界物质误入气管、支气管内所致。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异物较大堵住气管,患儿可在几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常见的异物类型:坚果类、豆类、糖球、小瓶盖、塑料、玩具小零件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异物类型,能够在环境中及时排出危险物,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2、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喉异物:异物入喉时,立即发生呛咳、气急、反射性喉痉挛,而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喘鸣,若异物停留于喉上口,则有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稍大异物若阻塞于声门可立即窒息致死。气管异物:异物刚吸入,其症状与喉异物相似,以呛咳为主。以后,活动性异物随气流移动,可引起阵发性咳嗽及呼吸困难。随着时间延长,呼吸道不完全堵塞可以发展至完全堵塞,患者表现为不能言语、极度痛苦面容及V字手型,同时伴有严重发绀,如未能排出异物,患者将发生昏迷甚至死亡支气管异物:早期症状与气管异物相似。由于不同种类异物可以出现不同症状。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豆类,对黏膜刺激较大,常出现高热、咳嗽、咯脓痰等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若为金属异物,对局部刺激较小,如不发生阻塞,可存留在支气管中数月而无症状。(设计意图:了解气管异物的表现,便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怎样使用海姆立克正确处理气管异物1岁以下的幼儿1、冲击法(配合动图)一只手置于婴儿的颈背部,一只手置于婴儿的颈胸部,先将婴儿趴在大人的前臂上,依靠在大人的大腿上,头部向下倾斜,在婴儿的肩胛骨中间,用力啪打5次。1岁以上的幼儿2、推压腹部法(配合动图)成人在其身后,双手环抱住婴儿,一只手大拇指向内,放在婴儿的肚脐与剑突之间,另一只手按住拳头,有节奏地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婴儿横膈抬起,压迫肺部,使肺部产生强大气流,迫使异物冲出气管3、注意事项直接给婴儿拍背,这样容易使异物进入气管深部。海姆立克手法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腹部或内脏的破裂或撕裂。如果婴幼儿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该鼓励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若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成功抢救后,应检查是否有并发症。(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讲解和动图相配合,更加直观的体验帮助理解知识,课件中的动图可以反复观看,而教师的一次性示范,学生容易产生遗忘,因此我从视频中截取了动图,利于保存。)(三)实践操作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同学进行模拟操作,发现并记录问题,讨论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教师随堂指导,帮助发现问题。(设计意图:小组学习,构建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查自纠,巩固教学效果。)结束部分同学们分享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注意的关键点。七、活动延伸回到家中和亲人朋友分享气管异物急救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气管异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出正确地反应和应对措施。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宣传手册,收集2-3个意外伤害的情况,以及处理的方法。八、课后小结本课从启发引导、案例展示、方法指导、模拟演示、实际训练等多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很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体现了中职教育理念,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凸现了中职课程教学特色。
本文标题:气管异物-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4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