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国教育史适用专业:教育学及小教专业专业基础课外国教育史课程介绍每一门科学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如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独立形态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理论深化时期),同样整个教育科学也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它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众多教育家教育理论的结晶。•外国教育史课程分类•教育科学主要有两大分类方法,第一种方法可将教育科学分为以下诸种:•1、教育空间: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2、教育层次: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3、教育与社会子系统的关系: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生态学、教育人类学外国教育史课程分类4、教育对象的特点:职工教育学、农民教育学、青年教育学、妇女教育学、特殊教育学5、教育职能: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督导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6、教育内容: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德育论、各科教学法、美育论外国教育史课程分类•7、教育历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国别教育史、断代教育史•8、教育比较:比较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比较教学论、中小学管理比较、比较师范教育•9、教育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教育规划、教育预测•10、教育理论: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外国教育史课程分类•第二种分类方法则可将教育科学分为:•1、部门教育学:研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机构中的教育问题如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2、跨学科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其他各种问题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学、教育财政学•3、专题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各种专项教育问题如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外国教育史课程分类•4、学科教育学:研究各种教学中的教育问题如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5、教育学原理:研究一般教育问题如教育哲学、教育原理•外国教育史课程性质与内容•外国教育史(学科)•按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和当代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性质与内容•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史注重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探讨各种类型学校的特点和经验。•教育思想史着重研究在各个历史阶段那些重要的、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史课程价值•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意义•学习外国教育史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源流,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扩大知识视野。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外国教育史的学习,才能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各国当前的教育发展源流及理解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现状。外国教育史教材设计•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编写体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研究各阶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其中教育制度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管理措施、人才选拔及教育内容等;教育思想是通过对主要代表人物的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外国教育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二讲: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第三讲: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第四讲:古罗马时期的教育•第五讲: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第六讲: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第七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八讲: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第九讲:17-19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第十讲:卢梭的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史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十一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第十二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第十三讲: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第十四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第十五讲:杜威的教育思想•第十六讲: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第十七讲:20世纪欧美主要国家教育•第十八讲: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每一讲各用2或4学时,另留出4学时机动及讨论时间,共计48学时。第一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东方文明古国最早产生学校教育: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及应用一、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的教育两河流域的教育是世界文明的源头,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文字和“泥板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马里城学校遗址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学校。(“泥板书舍”)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王国兴起。国王汉谟拉比用武力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后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巴比伦王国的学校是寺庙学校,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等级,教授读写算、天文学、医学、占星术等,教学方式是师徒传授式。二、古代埃及的教育公元前3200年象形文字24个辅音字母(“西奈字母”);用做书写的材料称为“纸草”;学校类型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教学方式:灌输和体罚三、古代印度的教育古印度文明的前身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哈拉巴文化”;公元前1400年,雅利安人创造了雅利安文明和梵文,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古印度的教育分为前后两部分:1、婆罗门教教育“古儒学校”,学习《吠陀经》、语音学、文法学、天文学等,教学方法以背诵为主。2、佛教教育寺院学校,主要学习佛教经典,培养男女僧侣,教学采用争辩和讨论方式。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佛教的产生及教义。四、古代希伯莱的教育古希伯莱的教育分两个时期:从逃离埃及到前586年,以家庭教育为主;从前586年到公元70年,以学校教育为主。《圣经旧约》(或《旧约全书》)※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校的主要类型及教育特点:学校类型:(1)宫廷学校:培养高级官吏;(2)祭司学校:培养高级僧侣;(3)神庙学校:培养一般官吏及神职人员;(4)文士学校:初级启蒙学校;(5)古儒学校:古代印度一种私塾式学校。教育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明显*(2)设施简陋,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3)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4)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和宗教教育等;*(5)体脑分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6)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7)文化教育源远而不流长,有断层期。思考题:为什么说“光明来自东方”?1、世界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古代东方前4000年的图画文字(楔形文字)前3200年的象形文字(西奈字母)前2500年的象形文字前1400年的梵文前900年的腓尼基字母前800年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世界各国的字母。2、世界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古代东方前3500年的巴比伦学校遗址(泥板书舍)前2500年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前2100年我国夏朝的庠、序、校前700年古希腊最早的学校3、世界最早的书籍产生于古代东方前4000年苏美尔人的泥板书——前3200年古埃及人的纸草书——前1600年我国殷商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竹帛书。比公元6世纪希腊的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早近3000年。4、世界最早的大教育家产生于古代东方出生于公元前558年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和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孔子,比出生于公元前469年的苏格拉底早89年。思考题:斯巴达与雅典不同教育特征的历史分析。第二讲: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古风和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一、荷马时代的教育“英雄时代”《荷马史诗》《伊利亚特》24卷《奥德赛》22卷教育内容:包括军事知识和技能、道德教育。教育目的:培养武艺高强、能言善辩、品行高尚、足谋多智的英雄。二、古风和古典时期的教育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众多城邦中最强大和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城邦。(一)斯巴达的教育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斯巴达人(统治者,约3万)、希洛人(奴隶,约30万)、皮里阿西人(自由民),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数相差悬殊,实行全民皆兵的军事化管理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任何财产包括儿童都属于国家。教育具有浓厚的军事体育色彩,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0-7岁由父母抚养,养成健康身体;▼7-18岁送往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生活;▼18岁起进入高一级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20岁起开始实战训练;▼30岁时经过考核成为合格军人,结束教育历程。1、国家重视教育并对教育进行监督管理;2、教育为政治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注重军事体育训练、性格训练,忽视文化知识教育;4、重视女子教育教育性质:野蛮、落后。※斯巴达教育的特点:0-7岁:在家接受教育,聘用身体健壮的斯巴达保姆来哺养,雇佣年长的女奴隶担任家庭教师;(二)雅典的教育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公民可以参政议政,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军人、政治家和商人。※雅典的教育制度分为以下阶段:7-16岁:女孩在家跟母亲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等技能,男孩则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音乐学校)和角力学校学习。文法学校传授简单的读写算和文学知识,弦琴学校传授歌唱技能,角力学校以体育训练(即“五项竞技”)为主。16岁时大部分青年不再继续上学,从事其他职业。只有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主办的体育馆学习,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20岁时经过考核成为正式公民。18-20岁: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1、德智体美和谐发展;2、教育机构有私立与国立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3、教育和生活需要紧密结合;4、不重视女子教育。※雅典教育的特点:(三)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希腊古风时期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认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对数(世界的本源)的研究、领悟和训练,实现灵魂的净化,以达到和谐、完善的境界。这种精神陶冶与和谐发展思想对希腊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希腊古典时期活跃在各城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和作家。他们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授知识获取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普罗狄克、安提丰等(四)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共同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智者们广招门徒,收取高额学费,向年轻人传授文法、修辞和辩证法(雄辩教育的核心,被称为“前三艺”),以及数学、自然科学和音乐等。公元前4世纪后,智者学派演变成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江湖骗子和玩弄概念游戏、混淆是非、歪曲事实的“诡辩派”。其雄辩教育和“前三艺”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政治上的巨变,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3、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机构较多。2、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取代了国家体育馆的地位,教学科目主要是文法和修辞,体育和美育不受重视。1、初等教育:文法学校占统治地位,文法教师地位较高,音乐和体育不受重视,身心和谐发展的传统遭到破坏。*前392年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创办修辞学校;*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前335年亚里斯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前308年芝诺创办“斯多葛学派”哲学学校;*前306年伊壁鸠鲁创办伊壁鸠鲁学园;*前200年上述学校合并为雅典大学,成为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直到公元313年后才开始衰落。(1)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波斯和埃及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2)新的文化教育中心(亚历山大利亚)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东方的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流行,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希腊化时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结: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文化和教育对后世影响很大,继希腊之后的又一个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几乎全部吸收了希腊化时期的文明成果,后经罗马人的传播,希腊文明成果扩散到世界许多地方,对于西欧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讲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1、论“美德即知识”苏氏伦理道德方面的著名命题。认为美德不是先天形成,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美德可以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包括正义、勇敢、信任、友谊、节俭等,这里的知识仅指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反过来,也可以说“知识即美德”。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2、创“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精神助
本文标题:吴式颖外国教育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6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