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方舟子①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②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③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形咸硬水。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④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经过实验,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万升这种水。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⑥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有删改)1.文中说明了一般认识中的水反复烧开不能喝的三种原因,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思路探究】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提示性信息:“一种是说”“另一种说法是”“第三条理由就是”。锁定关键词句,分条概括。【参考答案】反复烧开,致水中的含氧量低;反复烧开,水垢溶解形成硬水;反复烧开,致水蒸发,有害物质浓度增加。【误区警示】解答这类题容易陷入以下误区:语言拖沓、冗长,详略失当;答案不全,遗漏要点,甚至只就某一点展开叙述。这些都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因素,考生应该力避。2.全文在说明中使用了逻辑顺序;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分,3.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思路探究】本题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1)句中,“那点”表示份量很少,从句中的“微不足道”“毫无价值”也可看出是在表达作者对水反复烧开致含氧量低从而不能喝这个观点的不认同。第(2)句中,“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词语是为了让语言不过于绝对化,从而使表述更加准确。(1)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2分)表明与呼吸相比,饮水中的极低的摄氧量不值一提,也表达了作者对水反复烧开致含氧量低所以不能喝说法的不认同。(2)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2分)这是指出亚硝酸盐致人中毒的一般含量,并不能:l说明达到这个量都一定会中毒,因为人体还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这样说使得语言更具准确性。【方法指导】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把该词放入具体的上下文语境甚至是全文中来看,有时还需结合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分析。4.请给本文划分层次(分三层),并概括层意。(5分)【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准确概括层意的能力。题目已给出“分三层”这一提示,根据说明文的常见结构,以及本文中“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另一种说法是”“第三条理由就是”“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这些语句,不难看出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据此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所要说明的话题,并指出有三种认识;第二层:具体分析一般人的三种说法的科学性与否,并表明作者的态度;第三层:总结,指出不要轻信一般传说,并补充对饮用桶装水的建议。【方法指导】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概括层意时要注意重视文中的首括句、崑结句或提问式语句,以及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类文字。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并用简洁的语言连缀起来,分条列出。
本文标题: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9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