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作者:尹贤洙“黄沙欲静览大荒,狂风催动遮残阳。”白色或浅黄色的地子上布满了密密的黄点,簇拥着翻滚着.朝着一个方向流去给人以沙欲静而风不止之感故名流沙黄。该品种最早产出时间为1986年。产出地为第一采区1号洞、5号洞。以后偶有产出,但沙粒均匀颜色纯正,动感强烈的不多。石质属绵料,略硬。一般石块较小巴林石矿脉形成后受构造作用在矿脉上形成了一些密集的片理或劈理。其后充填了一些褐铁矿最后产生韧性变形使其形成定向排列的构造形体,沿小脉体断续相间分布,形成流沙流动的图案。宝贝产地:内蒙古巴林右旗宝贝名称:巴林石流沙黄冻朝天犼雕钮印章宝贝尺寸:21*22*132mm此为流沙黄冻朝天犼雕钮印章,石质细腻、温润,有如膏脂,黄花冻石本为巴林石中的上品,再加以流沙质纹理,使其观赏和经济价值倍增,而这方石印的头部及神兽身体有几点鲜艳的血色,更加使其魅力无穷,身价倍增,且寓意《鸿运当头》,会给您带来吉祥喜庆的兆头。“荒原枯草接落叶,大漠明沙迎朝阳。”该石黄中有黄,黄出于黄而重于黄,浓淡交错,深浅皆宜,互为陪衬相得益彰,呈尽大漠荒原之莽莽壮景故名黄中黄。该品种最早声出时间为1986年,产出地点较多,第一采区的1号、10号采坑和2号、5号洞以及二采区的老二班采坑都有产出。产量虽然很小,但年年都有发现。多数属绵料。其不同的黄色是由于褐铁矿在福黄中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黄色石地又染黄色流纹,黄中有黄,浓淡相益,深浅适度,互为衬托,给人黄里透黄的感觉。局部集中形成了深黄,分布不集中形成了浅黄。由于线纹丰富,易形成各种图案。2001年,中国政府送给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年会的各国首脑的印章,就是用此品种制作的。“金皮一抖山林动,奇石生威百兽惊。”该石浅黄色的地子上布满了深黄色的纹线,形成医状,酷似虎皮,触巨生威,使人凉其形色而感其神韵。故名虎皮黄。该品种最早产出时甸为1981年。产出地点为一采区1号采坑。与其它福黄石伴生。因多数归于黄中黄品种,真正酷似虎皮、形成虎皮黄品种的极为少见,故属福黄中的上品。该石的主要成分是高岭石,由于在形成过程中残留下了原岩色斑.所以生成了虎皮黄这一品种。“叶舞秋风着暮色,石横彩斑唱黄昏。”暮色黄昏,针叶落地,生命的完美就在于轮回。福黄的黄色微透的冻石地上分布着黑色的针叶状斑点,给人以金秋来高风吹落叶之感。故名落叶黄。该品和最早产出时间为1981年。产出地点为一采区l号采坑。伴生在其它福黄石之口,很难发现。产量数量很少。该品种的形成是在矿石形成过程中,残留下了原岩色斑。其主要成分为高岭石,由于少量铁、锰质矿物交代不均匀,便形成了黑色叶状的斑块。“栋梁上墙静等朽,锯沫人石庆生辉。”形同金色的锯沫状颗粒,均匀地散落在黄色的石面上,看似被弃,无所作为,却千载留驻,烁烁生辉。品此石可品透人生哲理淡泊名利。故名金沫黄。该品种2000年才被发现。声出地点为一采区1号采坑。该采坑虽然产出不少上品巴林石,但金沫黄这一品种只是偶尔发现一两块,因而非常珍贵。矿体巴林石矿脉形成后,受构造破坏形成了较均匀的构造角砾,后期气水热液溶蚀不完全,残留了浅黄色的高岭石颗粒,并互相交叉,形似锯沫状。由于图案较为特殊,对研究巴林石的生成很有意义。“大漠兴风卷沙雨,奇石缩景笑天公”。该品种最早产出时间为1985年。产出地点为巴林石矿二采区红花料采坑。现仍有产出。在黄色的石面上,密密地布满流动状的微粒线条,如同狂风卷起的漫天沙雨。主体巴林石矿脉形成后,受后期构造作用,形成了密集的劈理,热液沿劈理上侵交代而形成此花纹。“紫烟飞腾呈瑞气,黄光闪耀送吉祥”。紫烟黄最早产出时间为1979年。产出地点为最早见于巴林石矿一采区1号采坑,后各采区均有产出。目前为止数量较少。在黄色的石面上,缭绕盘环着紫色烟雾状的条纹。该石紫色的花斑为含锰、钛的高岭石,黄色为含褐铁矿的高岭石,具有交代残余构造的特点,多为束状。“雪沃田园关春色,冰封大地留冻痕”。冻斑黄最早产出时间为1999年。最早产出地点为一采区1号采坑。目前为止产出不多。在浅黄色的石地上,分布着透明的冻斑,如同不及消融的残雪冻痕。在巴林石脉形成过程中,气水热液沿构造裂隙对地开石交代蚀变,被带入的钛离子使其变成褐黄色,保留的地开石便形成了冻斑状纹理。
本文标题:巴林福黄石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9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