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斜视什么是斜视???眼睛歪了呗2斜视的解释一种眼病。当一只眼睛直视目标时,另一只眼便斜向一侧。多由眼球位置不正,或眼肌平衡失调所致。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四条直肌,两条斜肌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上下斜肌与视轴成510514基本概念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5常见斜视种类医学症状儿童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常规检查(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①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②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2)屈光检查: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一是要了解有无弱视,二是要了解斜视与屈光的关系。(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4)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5)有没有代偿头位:不同的头位姿势可以帮助诊断是哪一条眼外肌麻痹。(6)确定麻痹肌的检查:红镜片试验或用Hess屏方法检查。(7)牵拉试验:①术前牵拉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病人耐受情况。②被支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或肌肉的痉挛情况。③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8)隐斜的检查: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9)AC/A调节性集合/调节的比值:帮助判断斜视与调节和集合的关系。斜视检查法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实验交替遮盖眼球运动检查单眼运动检查: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双眼运动检查: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1112斜视检查法斜视的定量检查角膜映光法,最简单和常用13141516内斜Or外斜?斜视多少度?17内眦赘皮所致的假性内斜视18192021222324相关分类1.隐斜2.共同性(1)共同性内斜视(2)共同性外斜视3.非共同性(1)麻痹性斜视(2)特殊类型斜视常见隐斜隐斜眼球仅有偏斜趋向,但能被大脑融合机能所控制,使斜视不出现,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为隐斜视。绝对正位眼很少,约占10%,90%的人有隐斜,多为轻度水平性隐斜而无症状。根据眼位元潜在性偏斜方向分为:内隐斜、外隐斜、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其中内隐斜和外隐斜(两者亦称为水平性隐斜)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少见。其病因可能与解剖异常、屈光不正或神经源性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疲劳。共同性斜视特点无器质性障碍无运动障碍第一、二斜视角相等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发病机制不清楚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分类据偏斜的方向:内斜,外斜,上斜28共同性内斜视(esotropia)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斜视,发病原因不明,但与调节关系密切。29共同性外斜视(comitantexotropia)病因:分开与集合之间不平衡分类:间歇性、恒定性临床特点发病年龄较分散,间歇性可进展为恒定性,斜视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30共同性斜视的治疗目的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获得正常眼位(美容)311、矫正屈光不正2、治疗弱视3、手术治疗:斜视角已稳定或非手术治疗后仍偏斜内斜: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外斜: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治疗方法32术前术后33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非共同性斜视34麻痹性共同性病因器质性改变不清楚发病骤然逐渐进展眼球运动运动受限无受限斜视角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两个斜视角相等复视有无代偿头位有无治疗戴镜,手术病因治疗,神经营养三棱镜,手术*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35麻痹性斜视(右眼外直肌麻痹),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36共同性1.眼球运动无障碍。2.在任何注视方向上斜视角无变化。3.左、右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或相差5°(8.5△),但应注意,旁中心注视者在双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不相等。4.向上、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相差10△。(一)共同性内斜视1、先天性(婴儿性)内斜视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2.调节性内斜视(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大于看远时,AC/A值高。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4.非调节性内斜视大幼儿早期发病,无明显远视,亦可能有近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单眼性者多伴有弱视。(1)集合过强型:看近时斜视角大于看远时,AC/A高,有远视性屈光不正者,戴眼镜后看远时可能接近正位,但看近时仍有明显内斜视。(2)分开不足型:看远时斜视角大于看近时。(3)基本型:看近与看远进斜视角相似,AC/A值正常5.继发性内斜视(1)外斜视手术过矫。(2)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二)共同性外斜视1.先天性外斜视: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斜视角大、恒定。2.间歇性外斜视: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1)分开过强型:看远时斜视角比看近(15△)。遮盖一眼30min后,看远时斜视角仍大于看近时,AC/A值高。(2)集合不足型:看近时斜视角比看远时大(15△),AC/A低。(3)看远与看近时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常。(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1)相似,但遮盖一眼30-45min后,看近时的斜视角加大,与看远时相等或更大。3.恒定性外斜视双眼交替性单眼性,斜视角恒定。4、继发性外斜视(1)内斜视手术过矫(2)知觉性外斜视(三)其他1.周期性内斜视内斜视和正位视周期性出现,常风周期为48小时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具有调节性内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的特征,二者可以交替出现。3.微小斜视又称单眼固视综合征,多为内斜视,微小外斜视较为少见,斜视度10△,患者有中心抑制暗点,多伴有弱视,交替遮盖试验可能为阴性,常用4△三棱镜试验检查。非共同性(一)麻痹性斜视特征:(1)眼球运动有障碍;(2)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3)在麻痹肌作用方向斜视角加大;(4)可能伴有代偿头位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病,包括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肌肉缺如和筋膜异常等。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包括中枢性、视神经源性、内分泌性和机械性眼外肌麻痹。相关治疗治疗斜视的,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眼视轴矫正训练、眼肌手术或上述方法的综合使用。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视轴矫正乃利用仪器加强眼球运动。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或缩短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眼肌。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眼镜」来矫治。(三)疗效评价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共同性斜视,对象以20岁下的青少年为宜。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位复正,视力增加到1.0以上。显效:眼位复正或基本复正,视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视程度减少一半,视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复正,视力增加1~2行;或斜视程度减少不到一半,但视力增加2行以上。无效:无改善或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治疗情况评定共治共同性斜视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标准评定,痊愈57只(31.0%),显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无效3只(1.7%),总有效率为98.3%。内斜视比外斜视疗效好,斜视程度在15度效果较好。急性共同性斜视acuteconcomitantesotropia,ACE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病因其病因不甚清楚,目前可以用融合机制来解释。人类依赖大脑的矫正融合反射功能来维持双眼视轴平行,保持双眼正位。根据多数研究人员测量,正常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内隐斜或外隐斜。正常人通过外融合克服内隐斜所致的同侧复视,通过内融合克服外隐斜所致的交叉复视,避免视觉上的紊乱,从而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一般情况下,内融合力大于外融合力,某种因素如精神、心理、外在环境等破坏了双眼眼外肌的平衡,引起了外融合力减弱,不足以克服内隐斜,则促使内隐斜发展为间歇性或恒定性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原来无斜视,突然感觉复视及内斜视。斜视角在10∆~44∆之间。复视像为水平同侧复视,各诊断眼位复像距离相等,但视远时距离大,视近时距离小。眼球各向运动正常,多数具有同时视及一定范围的融合,半数患者具有立体视。HERMANNM.BURIAN(赫尔曼.布里昂)1906-1974HermannM.BurianwasbornonJanuary14,1906,inNaples,ItalyM.D.degreeinJuneof1930.attheUniversityofIowa,Dr.Buriandevelopedadivisionofocularmotilityandbinocularvision,分类ACE临床分3型:(1)Swan型:由于遮盖、包眼或各种原因较长时间的遮盖了眼球,干扰了融合,使得潜在的内隐斜视显性化。(2)B—F型:无融合阻断史。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发病,也可能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有关。(3)Bielschowsky型:多见于未经矫正的患有近视的成年人,由于经常从事近距离工作,内直肌紧张,从而引起突然内斜视。患者男,16岁,温州人主诉:双眼视物重影15月,左眼向内偏斜1年现病史:患者15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视物重影,看远时明显,遮盖一眼后症状消失,视物重影随时间有没有变化。1年前发现左眼向内偏斜。患者有近视,平时不戴眼镜既往未曾治疗既往史:体健、无家族病史病史眼部检查VAsc:OD0.3,OS0.3@D矫正:OD:-3.00=1.0,OS:-3.00/-0.50*180=1.0HT:+15°——+20°ACT:由内到正位@N.DEOM:SAFEPrism+ACT:右眼注视=左眼注视裸眼:向前看:+40△@N/D向上看:+35△@N/D向下看:+45△@N/D全矫:向前看:+35△@N/D向上看:+30△@N/D向下看:+40△@N/D三棱镜+交替遮盖示同视机检查一级功能同时视(主观=客观)二级功能融合范围+2——-4三级功能立体视无无无+34°+25°+29°+36°+35°R/L1°+35°+33°+32°R/L4+34°复视像检查为同侧水平性复视,复像在各方向距离相等。胝体压部斑点状长T2信号影,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后述神经系统无明显异常MRI手术过程双眼内直肌调整缝线后退术双内退4.5mm术后情况HT:正位ACT:由内到正微动眼球运动:正常Prism+ACT:裸眼:向前看:+8△@N/D向上看:+8△@N/D向下看:+8△@N/D全矫:向前看:+6△@N/D向上看:+6△@N/D向下看:+6△@N/D同视机检查一级功能同时视(主观=客观)二级功能融合范围+2——-8三级功能立体视tno400‘’titmus400‘’optec400‘’6°8°R/L1°6°R/L4鉴别诊断复视分类:生理性/病理性病理性复视病因:神经源
本文标题:斜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1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