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DK50+671.92-DK51+228.26松软土路堤设计图》京沈客专施路-029;(2)《DK50+180-DK50+652.08松软土路堤设计图》京沈客专施路-028;(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6)《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0)《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2)《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0).2.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沈京冀客专路基DK50+400-DK51+228.26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电缆槽,预埋过轨管线等基床沟槽施工。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澄清有关技术要求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路基基床沟槽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告知危险源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修建拌合站以满足施工要求。4.技术要求4.1根据施工图标示位置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施工放样,对声屏障或接触网立柱基础中心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做好护桩。4.2施工前做好沟槽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备料工作,原材料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4.3沟槽所用混凝土必须采用厂内集中搅拌。4.4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不得在雨天施工。4.5接触网基础设置里程及型号见表1表1接触网基础设置里程及型号表序号设置里程设置型号备注1DK50+438.51ZH1602DK50+445.51ZM553DK50+488.51ZH1404DK50+538.51ZH1405DK50+583.51ZH1406DK50+628.51ZH1407DK50+679.88ZH1408DK50+717.88ZM559DK50+724.88ZH16010DK50+772.88ZH16011DK50+827.86ZH16012DK50+834.86ZM5513DK50+879.86ZH14014DK50+929.86ZH14015DK50+974.86ZH14016DK51+024.86ZH14017DK51+074.86ZH14018DK51+117.86ZM5519DK51+124.86ZH16020DK51+174.86ZH16021DK51+221.53ZH160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电缆槽施工5.1.1电缆槽施工程序电缆槽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电缆槽沟开挖→沟槽基底处理→电缆槽的预制与运输→电缆槽安装→接缝防水材料填塞→养护。5.1.2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图图1电缆槽施工工艺框图5.2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制作基础施工5.2.1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制作基础施工程序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制作基础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电缆槽位置测放画线开槽槽道两侧处理填入中粗砂垫层吊装电缆槽收尾槽道人工修整施工准备槽道沟修整检验签证否否是是检验签证→钻孔→安放钢筋笼→成孔检查、清孔→钢筋笼、预埋件安装及检验→混凝土灌注→预埋件安装及检验→养护。5.2.2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制作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制作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接触网支座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框图5.3过轨管道施工5.3.1过轨管道施工程序过轨管道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基槽开挖→预埋过轨管线→检查→回填夯实。5.3.2过轨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过轨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桩位放钻机就钻进设计下钢筋下串灌注混凝成桩检制作钢筋制作串试件制平整场原材料检设立砼搅拌、试件检否是安放下锚钢检验签砼拌制运图3连通管道施工工艺框图6.施工要求6.1施工准备⑴根据施工图标示位置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施工放样,对声屏障或接触网立柱基础中心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做好护桩。测量出电缆槽,预埋过轨管线中线桩位置及轴线,进行定位标识。⑵测量定位完成后,旋挖钻机就位。将旋挖钻机钻尖对准声屏障或接触网立柱基础中心,准备开钻。管道预埋位置测量槽道修整管道周围夯实处理收尾施工准备铺设连通管道划线开槽检验签证否是6.2电缆槽施工工艺6.2.1测量定位电缆槽安排在接触网立柱基础、声屏障基础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完成后进行;测量出电缆槽中线桩位置及轴线。利用全站仪根据施工图标示位置、尺寸每10m为一测点精确测量定位。6.2.2电缆槽沟开挖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完成后,用开槽机切割成沟槽,施工中开挖一段、安装一段。沟槽开挖中要做好排水设施,以免施工废水或雨水进入沟槽。6.2.3沟槽基底处理基槽切割完成后,人工配合将电缆槽底部整平,电缆槽安装前首先在基槽底部与路基接触面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沟槽基底处理。铺设中粗砂,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或铺设水泥砂浆。6.2.4电缆槽的预制与运输电缆槽槽身和盖板采用在预制厂集中预制,模板采用定做的定型模板,能够循环使用。预制厂的模板数量应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电缆槽槽身和盖板按长1.0m的标准块预制,预制好的电缆槽槽身和盖板应及时养护。预制通信、信号电缆槽时应按照施工图要求预留排水孔,预制时采用每0.5m一根φ8mm镀锌钢筋将通信和信号槽分开,注意槽身底部横坡。电缆槽槽身和盖板预制时要预埋吊环。电缆槽按照施工图位置设置手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80%以上时采用汽车运输到指定位置。6.2.5电缆槽安装电缆槽采用人工配合5~8t汽车吊安装,砂浆勾缝。电缆槽安装时采用施工线配合3m水平尺施工,以保证电缆槽平顺;电缆槽安装时应保证砂浆粘贴密实,接缝结合完好。盖板安装时应平整、无错台、牢固,盖板间隙应符合施工图要求,铺设平顺。电缆槽埋设完成后,外侧再砌筑路肩浆砌片石,槽身靠路基中线侧的缝隙用沥青砂浆填塞密实。过渡段电缆槽连接要平顺。6.2.6接缝防水材料填塞拼装的电缆槽线性必须平顺。电缆槽与路基衔接处缝隙利用施工图标示的防水材料填塞密实。6.2.7养护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进行草袋洒水覆盖养护。6.2.8施工注意事项⑴电缆槽与级配碎石、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之间的间隙用沥青混凝土填塞密实,填塞材料、密实度要符合施工图要求,以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本体。⑵电力电缆槽在路基路堤坡脚或路堑地段的侧沟平台完成后,内夯填中粗砂。⑶电缆槽开挖应采用专用的机械设备。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和安全。⑷在路桥、路涵等过渡段设置电缆槽,不同线路形式的电缆槽应平顺连接,弯曲角度符合施工图的要求。⑸施工中观察电缆槽排水孔要保持排水畅通,综合接地孔的填塞方式和质量要满足施工图要求。⑹仔细检查运输到施工工地的预制件的完整性,对于有缺陷、强度达不到施工图要求的预制块不能够使用。6.3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施工工艺6.3.1钻孔钻孔时采用钻桶带螺旋钻头对准桩位钻进50~80cm,然后去掉螺旋钻头用钻桶干钻成孔,边钻边清渣,钻孔深度和垂直度应符合施工图和技术规范要求;钻孔清渣宜在基床表层施工前完成。如在基床表层施工后完成,钻孔清渣应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汽车上,不得倒在级配碎石表面,出渣及时从路基上运走。6.3.2安装钢筋笼钻到施工图标示高度清理余渣后,安装钢筋笼及固定地脚螺栓的框架,安装钢筋笼时在钢筋笼四周做好导向装置,每2.0m沿钢筋笼四周设置一道。钢筋笼下放到到位后应将钢筋笼固定,以免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上浮。钢筋笼安装时,钢筋笼和孔壁间垫混凝土垫块来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6.3.3成孔检查、清孔钻到施工图标示高度后,停止钻进,采用人工将孔底部浮(渣)土清理干净;检孔:检查钻孔桩的孔深、孔径、倾斜度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6.3.4钢筋笼、预埋件安装及检验运输、起吊、焊接、安装、固定,并进行检验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6.3.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采用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配合串桶灌注,串桶距离混凝土面高度不应超过2.0m,以防止拌合料离析。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cm;施工人员在井下捣固混凝土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将预埋的地脚螺栓校正。最后将混凝土表面收平并覆盖养护成桩,基础混凝土表面应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施工时,可按照13~14根或26~28根钻孔桩为一组,每组安装完钢筋笼后同时灌注,不能及时灌注的孔用模板盖住孔口,以免杂物或施工人员掉入。6.3.6预埋件安装及检验混凝土灌注至顶层时安装顶层预埋件,并进行检验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6.3.7养护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进行草袋洒水覆盖养护。6.3.8施工注意事项⑴如钻孔在基床表层施工后完成,钻孔清渣应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汽车上,不得倒在级配碎石表面,防止污染。⑵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将接触网与路基基床的接触周边用沥青砂浆封闭。⑶接触网立柱基础钻孔完成未灌注混凝土前应作好基础的防排水,以免施工用水或雨水进入接触网孔内。基础钻孔施工时最好安排在晴天施工。⑷接触网立柱基础按照施工图要求施工,钻孔应按照操作规程施工;超挖的基础不得采用废渣回填,为保证路基完整采用与基础同标号的混凝土回填。⑸有渗水暗沟地段应在基础灌注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挖渗沟。⑹接触网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平面应符合施工图要求,下锚拉线的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和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⑺基础预埋的地脚螺栓应准确。6.4过轨钢管施工工艺6.4.1测量定位埋设于路基上的过轨管线与路基同步施工。根据施工图标示位置利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定位。6.4.2基槽开挖采用轮胎式小型开槽机械挖沟或人工开挖。在基床内挖一条与钢管尺寸相当的横沟并进行管槽基处理。6.4.3预埋过轨管线将准备好的钢管铺设在沟内,用中粗砂回填管周并夯实。每根过轨钢管均穿两根铁丝,并在钢管两端留一定的余量,以备后续工序施工使用。预埋过轨钢管两端用麻布包裹保护。6.4.4检查对过轨管线的设置位置、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技术要求。6.4.5回填夯实埋设的过轨管线经检查合格后,用中粗砂回填管周并夯实。6.4.6施工注意事项修建于路基上的预埋过轨管线等各种设施需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7.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劳动力组织见表2表2路基基床沟槽施工主要劳动力安排表职务人员职责范围架子队队长1人负责本架子队生产管理工作技术负责人1人负责本架子队技术工作技术员1人负责本班组技术工作质检员1人负责本班组质量工作安全员1人负责本班组安全工作材料员1人负责提供本班组所需用材料实验员1人负责本班组试验检测领工员1人负责本班组的组织管理测量队2人负责测量定位、高程控制工班长1人负责本工班的组织指挥施工人员15人负责路基施工工作8.材料要求沟槽混凝土用原材料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专线铁路有关混凝土的材料要求。9.设备机具配置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如下表3:表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混凝土搅拌设备1套2旋挖钻机1台3开槽机1台4压路机1台5小型压路机1台6装载机1台7自卸车2台8汽车吊1台9小机动翻斗车2台10钢筋加工设备1套11交流电焊机1台10.质量控制及检验10.1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表4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方法钢筋外观质量符合代号、尺寸、外形质量等技术要求查每批钢筋,采用观察、检查出厂合格证、质保书拉伸、冷弯符合技术标准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一批,并不
本文标题:路基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2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