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学士论文赵孟頫尺牍初探指导教授:黄宗义学生:黄雅雯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六月目次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赵孟頫生平及书法概述……………………………2第一節家世生平………………………………………………2第二節书法渊源………………………………………………4第三節书学主张………………………………………………5第四节书学及书风承继变化…………………………………7第五節书法成就………………………………………………8第三章赵孟頫尺牍书艺…………………………………..….11第一節赵孟頫尺牍概览…………………………………….11第二节赵孟頫尺牍内容简介及时间考异...………………..22第三节赵孟頫尺牍之风格特色……………………………..40第四章结论………………………………….……………….45附录:赵孟頫尺牍释文..………………………………………..46参考书目…….……………………………………….……………..57第一章绪论赵孟頫,一个在元代艺坛响亮、然在历史上地位颇多不定的名字,由于其多才多艺的展现、与其以往总是被中国旧有礼教制度所制梏的风格所限的文风,后人对其总为毁誉参半。然而到近现代,在开始摆脱传统「就人论书」的观点,单纯「就书论书」,将书法艺术独立出来重新去加以定位之后,对赵孟頫之书终能以较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故乃以其作为研究对象。而历来对赵孟頫的各项研究评述颇多,包括对于其政治立场、社会现实及书画文艺诸方面,关于其于书法艺术方面之全面研究评价亦十分丰富,然笔者研究发现,一般都倾向对其作品作整体性的概括研究,或就重要传世书迹加以评析,较少针对赵孟頫其中某一类别作品,如题跋、碑文、临摹、尺牍等作有系统的整理探讨,尤对尺牍方面的作品评析最少,故本研究拟从尺牍方面入手,透过探讨比较及对于同时相关作品的研究,希望能在旧有的方向上,从其日常生活往来书信,来看其书法风格、才华及关联性的表现。本研究虽以「赵孟頫之尺牍作品」为探讨重点,但在此之前,仍需对赵孟頫有全面性的认识,故先从其家世生平谈起,进而概述其缘由及其社会背景,除接续旧有研究外,再进一步就尺牍部分进行探讨,除列表概述外,并针对各作品作一主要陈述,期能呈现各篇既有文本之风貌,就其外在及内涵本源自然陈述其原有面貌,结合形式与内在的了解,使其层次能有一贯的展现,希望对于赵孟頫的书法艺术能有细部的考究而非一般的巨观陈述,最后再就较具代表性之尺牍,从各向度—用笔、结体、章法、气韵等进行分析。这只是个初步的尝试研究,希望透过赵孟頫尺牍,能对其人其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该位曾在在书法史上有一定贡献之一代书家,能在新时代中透出打破旧有时代的一丝光芒。第二章赵孟頫生平及书法概述第一节家世生平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晶)宫道人,因所居有欧波亭,为其临池处,故世亦称之为欧波。本系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因四世祖赵伯圭受赐居湖州,遂为吴兴人。据〈赵文敏公行状〉,赵孟頫之父与岩乃宋太祖第二子德昭之后,因过继,两支合而为一,而与德芳、德昭皆有关系。虽赵孟頫四世祖伯圭与南宋孝宗有骨肉之亲,但至其父与岩已是远裔;又由德字辈至孟字辈,分宗别派达十一世之久,故赵孟頫与赵宋皇室实已是血缘悬殊之疏属。其祖希永、父与岩,皆是宋朝的大官,颇受南宋皇帝宠遇,然至赵孟頫十一岁时,与岩卒,家道即告中落。孟頫生于南宋理宗宝佑二年。「幼聪敏,读书过目成颂,为文操笔立就。」年十二父丧,十四岁以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二十三岁时,宋亡,其母告诫云:「圣朝必收江南贤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其时社会动荡,而赵氏则隐于故里,益加勤学,并沉浸于诗文书画之中,常与当地文人相往还,于当时与钱选等人被称为「吴兴八俊」。因其声誉日远,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夹谷之奇所激赏,力荐孟頫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然不就。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行台治书侍御史程巨夫奉召搜访江南遗逸,得二十余人,三十三岁的赵孟頫居首选,此时以才名赫赫,不得不应选入觐。次年春,入大都,受兵部郎中,开始其官宦生涯。由于在诗书画方面的特殊造诣,加上理政治文的卓识,颇得元世祖赏识,二十七年时官至集贤直学士。世祖以其刚正有守、敢为直言,数有意大用,择为辅相,然赵孟頫「自念久在帝侧,必为人忌」,故力请补外,远离京师。至元二十九年(年39岁),离京师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因府事多暇,遂赐力文字。成宗元贞元年(年42岁),以修《世祖皇帝实录》而至京师,不久即辞官回故里吴兴。成宗大德元年(44岁),元欲任其为太原路汾洲知州,孟頫辞之,这期间,赵孟頫之生活不出吴兴、江浙一带,过着吟诗作画写字之写意生涯,广交文人学士,与好友周密等人相交甚密。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五十七岁,被召回京师撰《集百本经叙》,官拜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又升为集贤侍读学士中奉大夫,官从二品。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五十九岁,擢为集贤侍读学士正奉大夫。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六十一,迁集贤侍读学士资德大夫,之后数年内再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至一品,推恩三代,时称「赵承旨」。仁宗曾言:「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皇帝青睐加上其艺术成就,使其名声至为显赫,官位达到一生巅峰。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六十六岁,以夫人管道升脚疾复发请辞南归,途至临清,管夫人卒,丧偶之悲痛,而使孟頫健康状况急遽下降。冬,仁宗遣使召回大都,「以疾不能行」辞。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夏,卒于吴兴家中,享年六十九岁,是年葬于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之阳。至顺三年(1332),追赠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頫博学广识,才气横溢,在历代文人艺术家中,他的多方面才能,实为罕见。除了在书法上取得很高成就,是元书艺泰斗;又善诗文,其诗清远隽永,文章亦冠绝时流;也长绘画,是元「四大家」的师祖,其诗连同书法及绘画,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此外,且精通音律,并善鉴定古器物与书画,能一眼看出真赝,还旁通佛老经典,几可说是一位天资超群、多才多艺的全才。第二节书法渊源元代的艺术发展基本上是朝着复古主义的道路迈进的,而赵孟頫便是引领这复古风气的主要领袖人物。他虽以宋宗室,入元而仕元,然因受元代帝王之赏识,使得他在文学艺术领域方面能够独领一代风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力倡回归古法的复古主张,领导当时之文人画家,影响了整个元代的书风发展,同时在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亦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性地位。然而赵孟頫之所以在书法艺术上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除了他自身的才气及努力之外,与朝代政治及书法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如果说是因赵孟頫的出现而带动元代书法回归晋唐之风尚,或许我们也可以说,是时代趋势及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促成了赵孟頫的成就。一、朝代政治因素元朝为异族建立的政权,实行民族歧视,政权主要掌握在蒙古贵族手上。但元代统治者意识到,若只是尚武而不尚文,势将难以驾驭这样一个大国,为巩固其对广大汉人的统治,于是在政治上乃改采「近取金、宋,远法汉唐」的政策,立孔庙、建官制、兴学校、开科举、征召儒生,起用汉文人学者助其施行汉法。当时元世祖并派遣御史程巨夫至江南一代访贤,得文士二十四人,孟頫即其中第一人,于出仕后甚得帝王赏识,其书画亦深受当时朝野好评。然而,元朝政府之所谓搜访遗逸、征召贤才,与其说是爱才,最主要还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欲利用他们来稳定汉族统治区的民心,可以说当时入仕之汉人仅为附庸,并无能够影响当时的政治经济之实权。所以虽然赵孟頫因其才华横溢而颇受赏识及恩宠,但因「南人」及赵宋宗室的身份,让他的仕途始终伴随着蒙古贵族的猜忌,在他出仕元朝的数十年中,虽有治国之大才,却尽可能的避开政事。且由赵氏在元代所任官职来看,地位虽高,但所做的无非是执写诏书、讨论古义、典司述作一类之官职,无法尽情施展他的理想抱负,也促使他将毕生精力尽量用于文学艺术上,如其诗所云:「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唯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而这也正是他能在书画艺术有如此重要成就之根源。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书法的实用性,为任何一个在中国的统治者不可回避的,所以元世祖虽不善书,却为了他的子孙能在这块汉文化的土地上坐牢江山,而令太子裕宗向指定的名儒学习书法,其后之英宗、文宗、顺帝也都研习书法,元文宗更是集历代书法名画作为内府收藏,故元代书法也因为受到帝王一定程度上支持而得以发展。二、书风发展的自然改向清梁献《评书帖》:「晋书神韵洒脱,而流弊则清散;唐贤矫之以法,整齐严谨,而流弊则拘苦,宋人思脱唐习,造诣运笔,纵横有余而韵不及晋,法不及唐;元明厌宋之放佚,而慕晋轨。」晋唐的中正规矩风度到了北宋四大家,转而朝向「尚意」书风,表现出强烈的文人写意特征,他们在形式表现上,继承了二王及唐法的精粹,在晋唐古法的基础上去追求意境的创造展现,而不以示”法”为能。然到了南宋中期之后,大多数的书家皆热衷于再现前人,丧失鲜明个性及特色,缺少像苏、黄、米、蔡四家般有才气的书家继续发扬北宋书风,能够有新创意,展现新的生命力,因此使得仿效尚意书家的体势风格从时风渐转化为流弊,使原本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尚意风格成为定式,演为陈腔滥调。当时书法应有的法度也愈加丧失,只强调意趣和精神层面的极度放纵,而忽略了基本该有的技法和形式。不仅南宋后期是如此,到元朝初期书艺也在此风笼罩之下,此时弊若持续下去,将使书法的发展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此种流弊其实在南宋初年的宋高宗赵构,就已经看出来了,其《翰墨志》云:「本朝世人,自国初至今,殊乏字画名世,纵有不过一二数,诚非有唐之比。」其学书「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特别对王羲之的《兰亭序》用功至深,「详观点画,以致成诵」。可惜南宋为时代所限,一方面由于政权动荡不安,一方面是当时尚无一群志同道合的书家群,使得宋高宗这种以回归晋唐而谋书法变革,冀图以其至尊之位改造日益衰落的书艺的想法,未能拓展实现。不过「物极必反」,乃万物发展的自然法则,等古法丧失损坏到了极点,曾一度为人们所疏远的晋唐大家及其法度,便因此重新给予人们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而回归晋唐平正严谨之书风便成为很自然的发展,这其实也可说是书法发展延续中隐藏着的必然。此时赵孟頫的出现,与一批有识之士高举起「力抵两宋、师法晋唐」的复古主义旗帜,正是顺应著书风发展的趋向顺势而发,加上其政治地位上的优越条件,以其地位之显、交游之广、历时之久,改变了南宋后期日益空虚单薄的颓废书风,成为影响元代书坛无可移易的一员主帅。第三節书学主张赵孟頫在整体艺术审美观上是以「崇古」为立场的,这种崇古思想,使他在书法上主张以晋人书风为尚,极力提倡回归晋唐书法。其书法观,集中体现在「当则古,无徒取于今人也」这句话中,即认为应以古法为准则,而不能如南宋般只以本朝书家为法。可以说其复古行动,正如唐宋八大家之古文运动,乃借古以开今,以法古而希能力矫时弊。赵孟頫对书法的主张虽无专门的书学著述,皆为只字片言,但却是他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提取出的,所以仍可由其中了解其书法美学思想。透过他对历代法帖的品评题跋,大抵可知其对书法艺术的基本看法。首先,赵氏以为写字的态度不离「认真」二字,他在《论书》中曾说:「凡作字虽难写,亦如欲刻金石。」即便后来因书名之隆盛,使得欲求得其书者纷至,因而应接不暇,深受其扰。然从赵孟頫传世之众多墨迹来看,却篇篇无不是规旋矩折,动止合度,不因疲于应酬而漫不经心,草率随意。其次,他认为「纸笔相称」是写好字的必要条件。当时南宋书法的颓坏,与一部份书家「不择纸笔」,以为作书能不择纸笔,乃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却造成用笔粗俗之弊。其于《论书》曰:「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艺不能善也。譬之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明李日准云:「赵文敏善用笔,所使笔有宛转如意者,辄破之,取其精毫别贮之。……故公书,点如碾玉锤金,无丝毫遗憾也。」可知赵孟頫在作书时对纸笔之讲究。其在题《禊帖》亦云
本文标题:尺牍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3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