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1环境影响评价概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主要内容2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纪律要求:必修课,严格考勤作业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成绩考核:考勤16分,作业14分,期末考试70分3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论44◆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环境质量、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的概念;2.掌握环境影响的作用;3.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适用范围、作用;4.了解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本章重点重点: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55◆本章教学内容1概述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661.1概述1.1.1基本概念一、相关概念1.环境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77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区等。882.环境保护对象的特点(1)主体:人类(2)关键:环境(3)不包括社会环境中的精神环境99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保护对象不包括的一项是()。A.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B.天然的自然环境C.文化环境D.人类生存的环境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的总体。A.天然的B.社会的C.社会因素的D.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10103.环境的分类(1)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生活环境、生态环境11114.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包括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环境质量12125.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环境通过大气的扩散、水流的流动、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的能力。13136.环境容量(1)概念对一定地区,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环境自净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2)分类根据不同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如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等1414二、环境影响1.概念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两个层面:有益的和有害的)2.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意义: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制定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5153.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按影响程度: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1616三、环境影响评价1.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对象)?17173.作用(1)以法的形式明确建设者的环境责任;(2)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3)为环境管理者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8184.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两方面: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技术方法:物理、化学、生态学方法等。管理制度: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做法。19195.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按评价对象:规划和建设项目•按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土壤、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按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20201.1.2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国是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1.1),之后,瑞典(1970)、新西兰(1973)、加拿大(1973)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1979)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1211.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保措施的设计(3)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22221.1.4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一、基本原则客观、公正、公平2323二、技术原则(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2)符合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3)符合清洁生产原则;(4)符合国家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24241.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2.1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1973年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1978年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1979年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25251.2.2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1989年)(1)法律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89年)(f)《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626(2)部门行政规章(a)国家计委、经贸委、建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部1981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经贸委(198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c)国家环保部先后制订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1986)、《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1986)、《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1988)、《关于重审核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程序的通知》(198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1989)、《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的通知》(1989)等。2727(3)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行政规章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共50多个,形成了国家、地方、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28281.2.3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1992年:《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部、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保部、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1993年:环保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29291994年: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招标试点。1995年:环保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1996年:颁发《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8年: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30301.2.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使环境影响评价从建设项目扩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04年: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008年: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年: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2010年: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31311.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在可研或初设完成前报批);分类管理与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3232分类管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3333分级审批(1)国家环境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2)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3)省级以下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34341.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甲级单位:可承担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有效期4年。乙级单位:可承担省级以下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有效期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有效期为3年。35351.环境的概念(作业)2.环境保护的对象3.环境的分类4.环境质量包括哪两项内容5.环境容量的概念6.环境影响评价适用的范围(作业)7.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作业)8.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分类管理内容(作业)3636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3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