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第_五讲_佛家文化修
第四讲佛家文化•一、佛教的兴起1、佛教创立的背景:原始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为悉达多,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90——480之间,大致与孔子同时而略早。属于刹帝利种姓,生于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南部),相传为净饭王太子。•自幼曾经受婆罗门的传统教育,兼习武艺,29岁出家,经过6年苦行,35岁悟道,号为佛陀(觉悟者),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进行传教活动,主张众生平等,历时45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是佛教对他的尊称,其中,释迦是种族的名称,摩尼是圣人的意思。释迦牟尼,顾名思义是释迦族的圣人,后世称他为佛陀或者简称为佛。•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当时印度正处于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时代。约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一个属于印度语系的后来自称雅利安人的白种游牧部落从中亚高原侵入印度的西北部,先后征服了原来居住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黑色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在两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利用征服的奴隶进行农业生产,逐渐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在印度奴隶制度的发展中,形成了他特有的种姓(瓦尔那)制度即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祭司、僧侣)、刹帝利(王族、政治管理和军事指挥者等贵族集团)两种姓,主要是成为征服者的上层雅利安人,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下层雅利安人,首佗罗(雇佣奴隶和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则主要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婆罗门早期法典对四个种姓的划分及其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不同规定。他们以“人间之神”自居,是主宰一切的;•刹帝利则是王权的主要支柱。他们都是天生的统治者,有权对广大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特别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首佗罗可以任意驱逐和杀戮。所以,虽然种姓划分为四个,但实际上本质对立的只有两个,即奴隶主贵族和奴隶穷人之间的矛盾。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即他们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益加剧。佛教就是在这种矛盾斗争中产生的,它产生于刹帝利种姓,名义上强调众生平等,本质上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2、佛教的分支: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历经了两次大的分裂。第一次是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上座部坚持某些保守教义,主张严守戒律,所以又称为长老派;大众部不满长老派的保守作风,思想倾向自由进步,取得大多数僧众的支持。(后来,上座部内分十部,大众部内分八部,合两部共二十部)。•在公元二世纪,产生大乘佛教,统称以前佛教派别为小乘佛教。于是就有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乘,有运载、乘坐的意思,佛教打着慈航普渡,救人于生死苦海以达到涅槃彼岸的旗号,故有大小乘之分。其实,这是后来的大乘贬低原来的小乘之说。他们认为小乘只是强调“我空法有”和个人涅槃,而大乘则主张“我法俱空”和普渡众生。•二、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以及基本主张:相传释迦牟尼的出家,是由于出游城外时亲眼看到人们生老病死的各种现象(苦相),产生了悲天悯人的思想,于是决心出家,苦行求道,为的是要解决他日夜思索的一个问题:怎样把苦难的众生解救出来?而这个问题又牵涉到两个问题:苦是从哪里来的?摆脱苦的方法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他认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无边的苦海,苦是由于人们与生俱来的“无明”或愚昧的必然结果,而“无明”或愚昧的集中表现就是坚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法执)和坚执一个我的存在(我执)。•由于有了这两个执,所以看不破红尘,克服不了各种物质欲望和诱惑,陷于无穷的烦恼和痛苦。因此,要免除苦,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看空一切,无论是客观世界也好,主观世界也好,一概彻底否定。因此,苦空观是佛教的思想理论基础。•佛教教义的基本主张是无常和缘起,这是佛教反对婆罗门“神造万物”的基本思想。•1、无常:在原始佛教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都是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无常意味着事物刹那生灭、瞬息万变,在永无休止的变化、无穷无尽的生灭中,世界上任何永恒的固定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而且,凡是真实的东西,一定是刹那生灭的,或是变动的;反之,凡是非刹那生灭的东西,一定是不真实的。•由此,他认为,人的生命更是无常,“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曾经有一次,佛陀问弟子什么是无常?一个说:生命一天难保,这是无常。佛说,你不懂佛道。另一个说,一顿饭也不可保,这叫无常。佛说,你也不懂佛道。再一个人说,生命在于呼吸间。佛说,你算真懂得佛道了。•2、缘起说:缘起思想和无常思想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既然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的,而是按照生、住、异、灭的规律不断变化的,这就得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巨流,并着重从事物的相互联系条件和因果关系上去了解一切变化。•这里所谓的缘起是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重点在于“缘”,条件和起因。“起”只是表明“缘”的一种功用。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因为有缘而起,都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存在的,没有无缘而起即不依任何条件而存在的事物。“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法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本质的和现象的。而缘起说的组成部分是“十二因缘”学说。•“十二因缘”学说认为,世界上各种存在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因缘)的,离开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的生命的起源与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它可以分作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的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他是从老死的苦来推知十二因缘的,在这个序列中,前者依次为后者的结果,后者依次为前者的原因。最后,无明是造成老死的原因。由此,他认为,如果消灭了人与生俱来的“无明”也就消灭了老死的痛苦。•3、三法印:从缘起论出发,释迦牟尼进而提出关于人生的三大命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合称三法印。法印指印证是不是真正佛教的标准和标帜。“诸行无常”是说人的一生始终处于流转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诸法无我”是说人生的一切现象均系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切皆苦”是由前面两个得出的自然结论,是对人生价值的评定,是对佛教人生观的揭示。它引导着人们摆脱人生苦海,向人生极乐世界追求。•4、涅盤寂灭:作为佛教理想世界、彼岸世界的极乐境界就涅盤,其意译为圆寂,或者说解脱。5、轮回报应:6、四谛:谛是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即关于人生现象的四种真理。这个学说是佛教理论的中心。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苦是痛苦的现象,集是产生痛苦的原因,灭是消灭痛苦的结果,道是消灭痛苦的途径。7、中道:这是佛教中和的方法论,不强调绝对、偏激而强调中和。•三、佛教在中国1、传播的原因:佛教最早传入我国,大约在东汉时期。传播的原因在于:首先,农民起义对东汉王朝的打击,使得儒教、道教都不能成为统治阶级愚昧人民的工具,反而道教却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帜。此时佛教的出现,填补空缺。特别是佛教的轮回、因果报应思想更成为“人民的鸦片”的作用;其次,民族矛盾的加剧使得佛教成为民族斗争的工具,特别是“五胡十六国”的北方中国,大力提倡佛教与中原的西晋政权进行对抗;最后,从农民的思想状况来看,农民起义连遭失败,使得农民只有到宗教中去寻得解脱。2、存在的大势:传入、中兴、没落;传入时期,在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末期,相当于东汉到南北朝时期,此时,以佛经翻译和解说介绍为主;中兴时期即中国化时期,即南北朝经隋唐至五代,大约为公元五世纪到七世纪中叶,此时佛法之兴已经超过印度,而且中国化的佛教分支已经创立。由于统治阶级的支持,寺院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没落与停滞时期,由宋到清朝时期,此时的佛教思想与中国固有的民俗结合已经很深,并有了坚固的民间基础,但是已经没有了创新的理论出现,历经宋朝儒学的引佛入儒,使得佛教的思想逐渐成为老百姓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此期间,佛教也受到了多次的打击,三武一宗的毁佛运动。这也是佛教在中国最兴盛的时期,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由封建皇帝亲自发动的大规模的毁佛运动,给佛教势力以沉痛的打击:他们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五代末期的周世宗。要说明的是,这几次毁佛运动,与佛教的传播和儒家、道家冲突有关。可以说,佛教、儒家、道教的矛盾、冲突伴随着中国的思想历史。四、佛教与现代人生1、如梦如幻的生命本质;佛教的时间观与众不同,劫是佛教表示长时间的单位:一小劫是一千六百万年,中劫是三亿二千万年,大劫是十二亿八千万年。每个生命周期是一大劫。与此相比,人的生命周期显得比较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我们的一生?是取还是弃?2、一切皆苦的人生真谛;有僧人附会说,人的面容就是一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两个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巴是个“口”字。给乐观主义以打击!3、亦僧亦俗的人生态度;入世哲学。4、圆活无滞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你心中有什么,你看到的一切就是什么!顿悟与苦修。5、平等自救的自主意识;佛教认为,没有任何的救世主的存在,一切都需要自己的修行才会使自己得到解脱。同时,众生平等(当然,佛教与儒家思想一样,也有着歧视妇女的思想存在,而只有道家思想才不歧视妇女)。•6、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佛教教人以忍,忍有二意:忍苦,忍辱。所以,我们经常在弥勒佛像旁看到“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条幅,可谓对佛教的忍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描述。7、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8、与人为善的处世方式;大乘佛教是典型的利他主义,主张“普渡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五、对现代化的不利之处:1、避世思想;2、谶(陈音)纬思维;3、鄙视妇女;4、烦琐复杂:基督教就是《圣经》一部;伊斯兰教就是《古兰经》一部;儒家最多有《十三经》;而佛教的《大藏经》却有一千九百一十六部,共八千四百一十六卷。
本文标题:第_五讲_佛家文化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4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