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语言学纲要-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新..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一、文字的含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二、文字的性质(一)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2、文字是符号。3、记录语言的文字是形成体系的。(二)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三)文字一般都具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绝大部分汉字代表汉语里的语素,也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少数汉字只有字形和字音,而没有字义。如:蜘、玻、璃思考:文字有没有阶级性?嫉妒娼妓妖奴奸三、文字的作用(一)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陈澧《东塾读书记》(二)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人类)从铁矿的冶铁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了文明时代。——恩格斯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里程碑,它使非洲猿人取得了人类祖先的地位。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三)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四、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每一种文字都要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汉语方言中语音差异比较大,形成的时间也比较早,同一个语素在不同的方言区读音不一样,这使汉字容易和语素直接联系起来。汉语(语言)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缺少形态变化一个汉字—一个音节—一个语素(二)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西班牙等语言都采用拉丁字母。而同一种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如南斯拉夫的赛尔维亚文有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两种拼写法。五、汉字和汉语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一)汉字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明确的读音,但从字形上不能判定一个字的具体读音,有些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大致的读音。(二)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例如:姐姑姨她妈妹妗奶(三)汉字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读音尽管变了,字形可以不变。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一、文字的起源(一)文字的起源有过各种各样的传说。在我国,相传汉字是皇帝的史官仓颉造的。《说文解字•叙》里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韩非子》、《淮南子》、《说文解字》等书中都认为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的身份是史官,史官是文化较高的人,以记事为职责,是最需要文字的人,因此可以认为,初始的汉字是以仓颉为代表的史官创造的。“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荀子·解蔽》鲁迅先生:“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可见,如果仓颉确有其人,至多是做了一些文字的搜集、整理和推广工作。文字从无到有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二)原始社会的主要记事方法1、事物记事(1)使用得最普遍的事物记事的方法是结绳。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秘鲁人、琉球人、我国台湾的少数民族也都采用过这种方法。古代秘鲁的印第安人的结绳相当发达,他们先用一条主绳,再在主绳上系上各种颜色的绳子,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意思。结绳记事(2)结珠结珠也是一种实物记事的方法。北美印地安人曾用结珠记事。结珠是用带颜色的贝壳磨成扁圆形的小珠串在一根绳子上,以颜色表示各种观念。(3)刻木(讯木)刻木也叫讯木,也是一种用实物记事的方法。这是在一根木棒(或木条)上刻各种花纹、符号,或者插进各种东西。它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也可以用来传达命令。刻木(4)具体的事物就是用具体的实物代表说话或表达各种观念。古俄罗斯人向波斯人发出一封实物做的信鸟老鼠青蛙云南陇川县的景颇族,求爱(现在)原物退回——同意如果不同意——在原物上加上火炭如果还要考虑——加上奶浆菜用结绳、结珠、刻木和代替说话的实物都不过是一种简陋的记事方法,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流动性,还不具备文字的性质。文字也不会在这个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2、图画记事图画记事是通过图画来记录各种事件,表达各种思想。北美洲印地安人中间表达一只海狸换了两只狐狸的情况,就画上一只海狸和两只狐狸和两只交叉的手。有的时候,某种意思难以用实物图形来表示,为了方便,就用一些假定性的图形。战争北美印第安人北美印地安人见课本159页的印第安人奥基布娃部落的一个女子的情书。+++图画记事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比较方便地记录事件的过程。图画记事的这种性质更接近自然语言记事的性质,在自然语言中不仅要有记录事物的词,也要有描述事件的句子,图画记事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二、文字的发展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一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一是造字的方法。(一)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不能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能够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二)从造字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文字的发展历史:(一)早期文字(表意)我们现在知道的世界上比较古老的文字是我国的甲骨文、苏末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字。我国的甲骨文甲骨文是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小屯村发现的,那儿是殷王朝的都城遗址,统称殷墟。甲骨文是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它们几乎全是用于占卜。甲骨文的全部单字4600个左右,其中已认识的约1000个,尚未认识的字多是人命、地名、族名。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苏末人(sumer)于公元前3000年初创立的。古埃及的圣书字圣书字是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一王朝创始的文字。有3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碑铭体是装饰性的正体,僧侣体是实用的草体,主要用于宗教写经。这两种字体的内部结构完全一致。大众体又称书信体或土俗体,它是僧侣体的简化形式。玛雅文字玛雅人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在公元前后,他们就创造了象形文字,但出土的第一块记载着日期的石碑却是公元292年的产物,发现于蒂卡尔。5世纪中叶,玛雅文字普及到整个玛雅地区。当时的商业交易路线已经确立,玛雅文字就是循着这条路线传播到各地。这些文字的特点:1、它们像记事图画一样,每个字就是一幅图画,许多字就是许多图画。2、它们不是拼音,而是表示语言的意义。这些字是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创造出来的。(1)表形的方法,即直接描绘词语所代表的事物。“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许慎《说文解字叙》)(2)表意的方法就是有些词语的意思无法直接描绘,人们就用图形去间接提示。指事字(3)表音的方法就是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是无法直接描绘,也无法用间接图形提示,人们只好用假借字音的方法来创造。例如:其(箕)来表音的图形可以单独成字,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和一个表示意义的图形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声符和一个意符构成的形声字。(二)文字的发展(表音)公元前一千多年,居住在两大文化中心之间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一代的闪美特人(塞姆人),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例如,闪美特语中表示“门扇”的词的第一个音是“d”,他们就以古埃及文字中表示“门扇”的字“凸”来表示“d”这个音,并把这个图形加以简化和改造,后来写成了“△”。因为闪美特人住在地中海沿岸和欧亚交界的地方,那里的商业和贸易很发达,因此,闪美特人的字母随着商业和贸易的往来就容易传播到其他民族中去。拼音文字是利用字母来表示读音的。它的字母数量有限,却能记录极为丰富、复杂的语言,所以,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文字。拼音文字分为三种(从字母所代表的语音单位):(1)音节字母文字音节字母文字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日本的假名就是表音节的。(2)辅音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的字母表示辅音,元音用一些附加符号表示,或是根本不存在。现代阿拉伯文就是辅音字母文字。(3)音位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的字母基本上代表音位,目前绝大多数拼音文字都是音位字母文字,如英语、俄语。结论文字的发展是从表音走向拼音。补充:汉字的性质从文字体系看,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从汉字符号记录语言的单位来看,它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一)文字改进和改革的制约因素1、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语言变了,文字的写法也应该改变。书写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方言的分歧普通话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之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肯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要对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天津版说借话可是那阵了,有一份倍儿真的感情摆在我眼皮底下,我倒霉催的,愣没当回事,等没了吧倒醒过闷来了,唉没法儿啊,世界上最点儿背的事儿也就借意思了。不过如果老天爷能再让我来一回的话啊,我跟你说我豁出去了!我非跟那闺女说仨字儿:“我耐你!”如果非死乞白赖要在前面弄个头的话啊,我估摸着大概齐是一万年?东北版曾经有一份贼拉子纯的爱情,搁在俺跟前,俺没咋当回事,直到整没了,俺才发现,世界上最憋屈的事也就这样了。如果老天爷再给俺一个机会,俺愿意对那个丫头说:“俺稀罕你!”如果非要给这件事整个年头的话,俺希望这个年头是———一万年!重庆版那二年子,有那么巴实的一mol感情摆在老子面前,老子居然没有甩它的。等老子一想过来啬,他龟儿的居然完都完了!恁个世界上最不安逸的事也就摆在眼皮子下头了。不过如果老天爷再给老子一个机会的话,老子一定会对到她说:“老子爱你!文化历史传统的强大力量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所以跟语言相比,文字有很大的保守性,语言一旦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它就不会轻易起变化。(二)文字的改进和改革文字的改进: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情况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文字的改革:通常是指将文字从一种体系改变成另一种文字体系。汉字的简化把汉字改变成拼音文字汉字的改进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后来,在1985年12月,又将原来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对汉字的改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简化笔画、精简字数等等。汉字体系能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万代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忙做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化的,拿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从目前的条件来说还不可能。1、语言的特点制约文字的特点。(1)汉语的语素基本是单音节的,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2)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因而语言中的同音语素特别多,这些主要靠字形来区别。2、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空间的功能。3、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4、汉字已经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汉字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而只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必须把它和汉字体系的改革区别开来。第三节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的定义(一)口语也称“口头语”。口头上交际使用的语言。(二)书面语也叫“笔语”、“文字语”。书面上交际使用的语言。是在文字创制以后逐渐形成的,其产生和发展是以口语为基础和源泉的。二、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一)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
本文标题:语言学纲要-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5115 .html